豐都縣招商網訊:近日,隨著薄谷開來、王立軍等案件進行了公審,這些對重慶經濟發展帶來重大負面影響的事件即將塵埃落定。經歷了風雨考驗的重慶經濟正在步入一個新的階段。
“2月份以來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對重慶經濟帶來了一些影響。”9月23日,重慶市市長黃奇帆在回答《中國經營報(博客,微博)》記者提問時說:“那個時候,外資內資不知道重慶發生了什么情況,但是現在外資紛至沓來。”
扭轉外資困局
無所適從的不僅僅是重慶的官員,一些正在與重慶進行對接的外資企業也感到十分棘手。
“一些該簽的項目推遲放緩了,一些要開工的項目也推遲了。”黃奇帆回憶幾個月前的嚴峻時刻,心情也格外沉重。
“懵了。”一位某開發區負責招商引資的官員說,“這事出現后,我們感到無所適從。”其實,無所適從的不僅僅是重慶的官員,一些正在與重慶進行對接的外資企業也感到十分棘手。一度已經敲定在重慶落戶的三星項目也最終選擇了西安。
本來樂觀的招商形勢,一下掉到了冰點。黃奇帆說:“當時張德江書記知道了這個情況,在各種事務都極其繁忙的時候,也專門擠出時間,只要有重要的外商過來,他都要進行接見,并且向外商強調重慶的招商引資政策不會改變,未來還會更好。”根據公開的資料顯示,國務院副總理、重慶市委書記張德江在3月底到4月份,高頻度的會見了包括惠普、香港九龍倉等大型企業的高層。
重慶外經委提供的數據顯示,2012年1~5月,全市外商直接投資新批項目88個,合同外資15.89億美元,同比下降17.8%。而在包括重慶高層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之后,后面幾個月發生了顯著的變化。2012年1~8月,全市外商直接投資新批項目149個,合同外資32.56億美元,同比下降13.74%;實際使用外資45.18億美元,同比增長27.02%。通過數據可以看出,合同外資同比降幅縮小的同時,實際利用外資也保持了高達27%的增長。而在同期,國家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1~8月,全國新批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5777家,同比下降12.38%;實際使用外資金額749.94億美元,同比下降3.4%。
黃奇帆認為:“世界經濟不景氣下,中國經濟下行,上半年全國引進外資是負增長的情況,重慶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已經很不錯了。”
世界五百強助力
無獨有偶,世界500強企業紛至沓來之際,美國和英國的外交官也不約而同地相繼在9月下旬到訪重慶。
“我們對重慶的發展充滿信心。”9月23日,第七屆重慶市國際經濟顧問團年會執行主席、世界五百強企業美國聯合技術公司董事長路易·謝納沃說:“嚴峻的國際經濟形勢下,重慶保持著強勁的發展勢頭,產業結構調整與經濟轉型也有序推進。”
進入9月,重慶引進外資進入了一個爆發期,出現了積極的態勢。20多家世界級企業負責人參加的重慶市長國際經濟顧問團會議期間,重慶市高層與世界500強企業又進行了密集的對接。黃奇帆透露:“多家世界五百強企業就和重慶達成了20多億美元的合作意向。”
達成合作意向之外,多家世界五百強也實實在在地砸進了真金白銀。9月22日,世界500強美國霍尼韋爾與兩江新區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將引進國際頂尖航空航天技術,在兩江新區建西部最大研發中心。9月24日,世界500強韓國SK集團的鋰電池新材料產業基地在兩江新區正式開工。SK項目總投資約1億美元,建成達產后實現年產鋰電池正極材料9600噸,年產值約6.7億元人民幣。
無獨有偶,世界500強企業紛至沓來之際,美國和英國的外交官也不約而同地相繼在9月下旬到訪重慶。薄王事件中,由于英國人尼爾伍德被殺,王立軍出逃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一度讓美國和英國都卷入了這場風波。親歷了這場風波之后,兩國政府又將如何引導企業進入重慶呢?
9月24日,張德江在重慶會見了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 駱家輝明確表示:“重慶經濟社會快速健康發展,投資環境日益改善,令人信心倍增。我將繼續鼓勵更多美國企業來渝投資興業,開展務實合作。同時,也歡迎重慶企業前往美國發展。”而新任英國駐華使館公使安勇(Andrew Key)則在與記者的交流中表示:“壞的宣傳也會變成好的宣傳,重慶事件之后,英國政府對重慶的態度不會有改變,我們也希望鼓勵更多的企業到中國來,我們也了解到中央政府對于搞好重慶的決心沒有改變。”
重慶探索“走出去”
重慶“走出去”戰略實施過程中,強調做好戰略規劃和投資資金平衡。
有關數據顯示,目前重慶已經吸引世界500強企業超過200家,從單一城市數據來看已經躍居中西部第一位。然而,來而無往非禮也,正在徹底走出薄王事件陰影的重慶一方面加速吸引外資,另一方面也在提倡“走出去”。
9月23日,第七屆重慶市長國際經濟顧問團會議討論了“重慶企業走出去戰略對外投資的困惑與對策”這一主題。
黃奇帆認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有助于世界經濟的復蘇。據了解,自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為推動經濟復蘇,歐美各國紛紛實施了“再工業化”戰略,不少國家和地區都希望得到來自外部的資本支持。他說:“中國企業的海外投資,能增加當地企業資金量和就業,助上一臂之力,中國外資儲備3萬多億美元,應對本輪國際金融危機,它可以起到"平衡器"的作用,也使中國企業"走出去"具備了可能。”
然而“走出去”,并不意味著什么都可以投資。黃奇帆認為:“中國企業的海外投資投什么?答案是:參與實體經濟,再造工商業。”而重慶正是按照這一主線進行投資。重慶市外經貿委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8月,重慶市累計批準境外投資企業(機構)284家,總投資逾40億美元。比如機電集團英國PTG項目歐洲創新中心,輕紡集團收購德國薩固密集團,糧食集團境外優質糧油基地等。
當然,重慶走出去戰略也面臨一些風險。對此黃奇帆透露,重慶“走出去”戰略實施過程中,強調做好戰略規劃和投資資金平衡,由政府主導設立了10億美元的海外投資基金,按市場化方式運作,扶持優質項目。
對于重慶提出的“走出去”戰略,世界500強也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澳新銀行首席執行官邵銘高表示:“在重慶企業"走出去"和海外融資等方面提供幫助,并在礦業、農業等領域加強與重慶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