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世界銀行網10月29日報道,世界銀行集團最新《營商環境報告》報告稱,世界各國政府繼續實施了一系列旨在改善地方企業監管環境的改革措施。報告發現,那些采取提高監管程序的效率和加強有利企業、貿易和交流的法律制度雙管齊下的經濟體,能夠更好地促進經濟增長和發展。
報告發現,123個經濟體的本地企業家認為在過去一年監管環境有所改善。從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這份涵蓋全世界189個經濟體的報告記錄了230項營商改革,其中145項旨在降低遵守營商法規的復雜性和成本,85項旨在加強法律制度。撒哈拉以南非洲在改革中占的比重最大。
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考什克·巴蘇表示,一個經濟體的成敗取決于多種變數,其中往往被忽視的是那些方便企業和營商的具體細節,即那些決定開辦企業的難易度、執行合同的速度與效率、貿易所需要的文件等等的法規。在這些法規上做出改善實際上是沒有成本的,但卻能對促進增長與發展起到變革性的作用。
報告從一開始就抓住了2400多項改善營商便利度的監管改革。這些努力為世界各地的小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例如,10年前在哥倫比亞,一家企業從海外進口主要原料需要花48天,現在只需要13天,相當于葡萄牙。同樣,10年前,在塞內加爾新開辦一個企業需要花57天,現在只需要6天,只比挪威多一天。10年前,在印度一家企業要想獲得一筆貸款用于擴大業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為金融機構缺少評估信用度所需要的信息系統。如今,由于設立和擴大了國家征信局提供信用評分且覆蓋面廣,絲毫不遜色于一些高收入經濟體,擁有良好信用記錄的印度小企業更有可能獲得貸款和雇傭更多工人。
報告列出10進步最大的經濟體,其中5個經濟體在撒哈拉以南非洲。這10個經濟體是:塔吉克斯坦、貝寧、多哥、科特迪瓦、塞內加爾、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剛果共和國、阿塞拜疆、愛爾蘭民主共和國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今年的報告首次在人口超過一億的經濟體將數據采集范圍從單一城市增加到兩個城市,這些經濟體是孟加拉國、巴西、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墨西哥、尼日利亞、巴基斯坦、俄羅斯聯邦和美國。報告發現,在本地機構所起作用較大的監管手續中,城市之間的差異常見于測量手續的步驟、時間和費用的指標上。
今年的報告還擴充了所涵蓋10個指標中的3個指標的數據,并計劃明年再擴充5個指標的數據。此外,營商便利度排名現在是基于前沿距離分數,這個指標顯示各經濟體與營商監管全球最佳實踐之間的距離,分數高表示營商環境效率較高,法律制度較強。
報告發現新加坡在營商便利度全球排名中高居榜首,其他排名監管環境友好度前十的經濟體為:新西蘭、中國香港特區、丹麥、韓國、挪威、美國、英國、芬蘭和澳大利亞。
(MG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