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6日,第二屆中非部長級衛生合作發展會議在南非開普敦召開。此次會議的主題為“提高醫療衛生服務可及性、推動‘后埃博拉時期’中非衛生合作”。經過熱烈討論,與會各國代表團一致通過了《第二屆中非部長級衛生合作發展會議開普敦宣言》和《第二屆中非部長級衛生合作發展會議開普敦宣言實施框架》。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為此次會議發來賀電。她說,當前,中非衛生合作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前不久召開的聯合國大會特別峰會明確了衛生領域“確保各年齡的人群享有健康生活、促進健康福祉”的新目標,此次會議契合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議程,順應了中非人民對健康生活的新要求和衛生事業發展的新趨勢。中國將秉承真、實、親、誠理念和正確義利觀,與非洲國家攜手并肩,與國際社會協同行動,為加強中非衛生合作、提升中非人民健康水平做出不懈努力。
國家衛生計生委主任李斌在大會主旨發言中指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非洲是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中國和非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中國和非洲早日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對于人類發展和全球繁榮穩定具有重要影響和意義。此次會議的召開,將進一步凝聚共識,明確中非衛生合作發展方向、提升合作水平。
李斌建議,下一步的中非衛生合作應以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為核心,全面提升中非衛生水平。中國將與非洲國家在瘧疾、血吸蟲病的防治以及婦幼健康、生殖健康等重點領域開展合作項目,推動解決困擾非洲國家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應以提供基本醫療服務和藥品可及性為目的,加強醫院、企業機構之間的合作。今后3年,中國將向非洲國家派遣1500名援外醫療隊員,與40個非洲國家合作開展包括白內障免費手術光明行在內的各類短期義診活動,支持20所高水平的中國醫療機構與非洲醫院開展對口技術合作,提升非洲國家臨床專科治療水平,鼓勵10所大型中國制藥和醫療器械企業通過技術轉移等方式與非洲伙伴開展合作,在非洲國家生產、維護并提供高質量的藥品和醫療器械。同時,應以建立中非衛生合作國際伙伴關系為紐帶,形成協同、合作、開放的中非衛生合作新格局。
南非衛生部部長莫措阿勒迪說,此次會議不僅是中非衛生合作的重要會議,也是中非合作伙伴關系發展中的重要里程碑。非洲要重建具有適應能力的衛生體系,充分發揮衛生體系在健康、扶貧、社會公平等方面的支撐作用,都需要進一步密切中非衛生合作。希望本著健康權利是最基本的人權、最寶貴的財富的共同理念,將中非衛生合作建設成為跨區域性合作的典范。
據悉,自8月首屆中非部長級衛生合作發展會議在北京舉辦以來,中國先后在6個非洲國家開展“光明行”項目,共為約2000名患者實施了白內障復明手術;并與4個國家建立了“眼科合作中心”,與6個國家建立了對口醫院合作關系,在10個國家醫療隊建立了中醫標準化診室,共舉辦了113期衛生相關專題培訓班,為非洲國家培訓了2100多名衛生管理和醫護人員。先后為非洲國家建設了38個醫療設施項目,提供了近50批醫療設備和藥品物資。累計向埃博拉疫區及周邊共13個國家提供了四輪總價值超過1.2億美元的援非抗疫援助、派遣了1200多名醫護人員。
會議通過的《開普敦宣言》表明,與會各國決定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動中非衛生領域合作深化發展,具體包括:加強公共衛生合作,建設有應變力的公共衛生系統;加強衛生領域人力資源合作;支持非盟及各個非洲國家建立健全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繼續支持此前在非洲建設的公共衛生設施;擴展艾滋病、瘧疾、結核、埃博拉及其他重大傳染性疾病和非傳染性疾病信息交流合作范圍,共同推進建立公共衛生專家信息分享網絡機制;雙方鼓勵醫院或醫療機構之間建立對口合作機制;為非洲國家提供多種形式的醫療援助舉措;將鼓勵雙方制藥和醫療器械企業開展合作。
與會各國衛生部長均表示,《開普敦宣言》及其實施框架所強調的各方在衛生領域的合作與非洲國家內部、國家之間及整個非洲大陸的優先發展重點及最緊迫的發展需求保持一致。宣言及其實施框架的發布,為今后中非攜手解決影響非洲大陸的重點衛生難題制定了路線,標志著中非合作的新篇章。
四十余個來自科摩羅、佛得角等非洲國家和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等國際組織,以及中國各有關部門,共約200名代表出席了會議。
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陳馮富珍發表了視頻講話,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執行主任西迪貝、非盟委員會社會事務委員卡洛科、世界衛生組織非洲區主任莫埃緹分別發表了致辭,北京友誼醫院副院長、中國援助幾內亞醫療隊隊長王振常介紹了中國醫療隊在非洲抗擊埃博拉疫情等方面的工作情況,廣州中醫藥大學宋健平教授介紹了中國和科摩羅合作消除瘧疾項目的最新進展。會上,中非雙方還簽署了十個中非政府、醫療機構、科研機構之間的合作協議。會后,李斌和與會非洲國家代表一同參觀了中非衛生合作圖片展,并與莫措阿勒迪共同會見了中外記者。(轉自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