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城位于閩西的北部,全縣土地總面積2596平方公里,轄7鎮10鄉240個行政村,總人口33萬人,其中富余勞動力5萬人。境內屬海洋性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環境舒適宜人。連城擁有“中國優秀旅游縣”、“中國紅心地瓜干之鄉”、“中國連城白鴨之鄉”、“全國武術之鄉”和“中國客家美食名城”等榮譽稱號。連城是革命老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連城是中央蘇區21個縣份之一,當時全縣有近萬人參加紅軍,全縣有在冊革命烈士1675名,毛澤東、朱德和陳毅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在連城從事偉大革命實踐。境內留存有《古田會議決案草案》起草地新泉望云草室、朋口戰役紀念碑等多處革命舊址。
連城是旅游勝地。境內旅游資源豐富,主要有冠豸山、石門湖、竹安寨、九龍湖、梅花山自然保護區、培田古村落、四堡古書坊建筑群、新泉紅四軍整訓地等八大景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AAAA級旅游區冠豸山距城區僅1.5公里,素有“陽剛天下第一、陰柔舉世無雙”的美譽,入選“福建最值得外國人去的10個地方”。
連城文化底蘊深厚。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和發祥地之一,客家文化源遠流長,具有豐富的中原傳統文化遺存。有被譽為“天下第一龍”的姑田游大龍和“鄉村狂歡節”之稱的羅坊走古事。被稱為“民間故宮”的培田古民居建筑群、明清時期全國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四堡古書坊建筑群,被列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連城境內資源豐富。礦產資源種類繁多,已發現的礦種51種,其中煤、錳、銀、鉛鋅、花崗巖等礦種品位高、儲量大,具有較高的開采價值。全縣毛竹面積53萬畝,立竹量6150萬根,居龍巖市第一位。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18萬千瓦,可開發資源容量14萬千瓦,已建和在建水電站總裝機11萬千瓦,可為境內生產生活提供可靠的電力和水資源保障。
2006年全年實現縣內生產總值33.91億元,比上年增長11.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1億元,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11.3億元,增長19.3%,第三產業增加值11.61億元,增長11.2%;人均生產總值11200元。三次產業增加值比重由上年的34.2∶30.3∶35.5調整為32.4:33.3:34.3。全縣財政總收入1.86億元(含基金),增長22.6%,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0449萬元,增長21.5%;支出2.73億元,增長 18.3 %。年末金融系統存款余額18.32億元,比年初增長12%,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1.63億元,增長9.6%;年末金融系統貸款余額9.61億元,增長8.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52億元,增長60.7%。實際利用外資1135萬美元,增長33.2%。外貿出口總值464萬美元,增長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億元,比增12.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86萬元,增長11.7%;農民人均純收入4082元,增長8.6 %。
工業經濟。突出工業主導地位,加速壯大工業規模和實力,主動對接市“10+3”產業發展規劃,重點做大做強礦冶、化工、食品、竹木等優勢產業,大力培育機械、電子等新興產業,工業發展已逐步成為縣域經濟增長的新亮點。實現工業總產值28.12億元,比增23.5%,實現工業增加值9.64億元,比增19.3%。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28.4%,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44.2%。規模以上工業發展到81家,新增16家,實現產值16.01億元,比增42.0%,完成銷售產值15.15億元,產銷率94.6%。礦冶、化工、食品、竹木四大支柱產業共完成產值19.4億元,比增31.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0.7億元,占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68.9%。百花公司和供電公司2家企業產值突破億元大關,實現了產值超億元企業零的突破。
農業經濟。全縣農林牧漁總產值實現17.17億元,比增4.5%。農作物播種面積73.87萬畝,其中糧食作物播種46.08萬畝,糧食總產16.31萬噸,烤煙收購7.7萬擔。重點培育紅心地瓜、連城白鶩鴨、茶葉三大特色農業產業,種植紅心地瓜12萬畝,比增26.32%,出欄白鶩鴨235萬只,比增6.8%,種植高山優質茶900畝,產量達247噸,比增9.7%。爭創特色農業品牌,紅心地瓜干成為我市首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新增QS認證企業21家,新增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6家;全年實現農產品加工產業產值11.62億元,比增2.9%。完成造林面積4.02萬畝,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面積198.89萬畝。培訓農村勞動力1.65萬人次,累計轉移8.65萬人,實現外出勞務收入3.9億元。
新農村建設。全面啟動“一鎮十村”新農村建設試點工作,完成試點村規劃設計、產業發展規劃、村級機構組建等工作;開展新農村建設環境衛生整治活動,試點村清淤泥、清垃圾、清路障等“三清”工作進展順利;完成4460多口沼氣池建設,其中2006年度完成農村戶用沼氣池建設1410口。發放農村“六大員”工作津貼174.6萬元。加快農村路、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實現100%的村通電,80.1%的村通村道路路面硬化,48.2%的村通客車,100%的村實施了人飲工程,99%的村通固定電話。
旅游產業。全年共接待游客133.5萬人次,旅游總收入4.7億元,分別增長19.2%和24.8%。成功承辦“龍巖市第四屆旅游節·走進連城”活動,舉辦“雪津杯”中國冠豸山中餐技能創新大賽、“新春(客家)民俗狂歡節”等活動;被評為“中國客家美食名城”,新泉鎮被評為“中國客家美食名鎮”。入選中國文化旅游大縣,完成新泉革命舊址“望云草室”的維修,培田古村落被列入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和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評為“中國十大最美的村鎮”之一。
基礎建設。城市重點項目蓮中路建設累計完成投資9300萬元,完成南段道路全部1.12公里,中段道路完成450米,東門大橋進展順利。實施旅游商品購物街區D區、西康小區、董屋山西側沿街開發等項目建設。冠豸山機場成功開通“連城—福州”定期飛機航班,完成國道路面改造37公里;投資3380萬元,基本完成省道204線一期(文亨-隔川段)路基工程;實施農村公路“村村通”工程,投資4600萬元,完成農村公路水泥路面硬化123.6公里。
防災抗災。5月份遭受40年一遇的強臺風和持續強降雨襲擊,直接經濟損失達4.2億元。全力抓好防汛抗災和生產自救工作,安全轉移群眾21628人,成功避險1005人,投資1228萬元修復水毀水利工程859處,搬遷治理地質災害隱患點87個245戶,下撥重建家園補助資金507萬元,發放農房統保理賠款233萬元。全縣5個集中安置點71戶和分散重建880戶,已全部建好一層并搬進新居。
社會事業。縣職業中專通過省級重點職業學校驗收,連城三中、朋口中學通過省三級學校驗收,高中招生規模進一步擴大,招生數增長44.67%。新創市素質教育先進校4所、省農村示范初中1所。撤并校點23個,拆除全縣所有D級危房,新建校舍9260平方米。成功舉辦第十一屆全國冬泳錦標賽、第二屆國際懸崖跳水大獎賽。投資980萬元,建成縣體育綜合訓練館,成功承辦第十三屆省運會武術比賽。實施鄉鎮衛生院改造提升工程,14個衛生院規范化接種門診通過了省、市級的驗收。共安置下崗失業人員2417人,新增就業314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0%。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全年共發放各類社會保險金8354.79萬元。26645人享受低保補助,其中農村低保25280人,占全縣農業人口8.57%。榮獲第九屆創建省級文明縣城工作先進縣,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進入省二類先進縣行列。
實施項目帶動戰略。緊緊圍繞“抓項目、上工業”的發展導向和重心,深入開展“項目開發建設年”活動,全力以赴實施好項目帶動戰略,培育了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財稅點和就業點項目,項目帶動作用進一步顯現。扎實開展“雙百”競賽和“521”項目活動,全年新簽約投資千萬元以上項目105個,總投資38.61億元;新開工69個項目,總投資26.94億元,完成投資9.58億元;新竣工投產40個項目,總投資6.26億元;項目質量進一步提高,新簽約項目中有93%的項目屬生產性項目,成功引進并開工建設正鑫機械、三連微化等投資超億元的大項目、好項目。深入實施市“三個一百”項目計劃,17個新增長點項目新增產值4.39億元,占年度計劃的114.5%;26個投資項目完成投資7.42億元,占年度計劃的111.3%,其中21個項目超額完成投資計劃,4個項目建成投產,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21個重大儲備項目中有2個項目已開工建設。5個市重點項目共完成投資3.08億元,占年度計劃的115.4%。
“一園兩區”建設起步良好。加快推進連城工業園區二期開發建設,投入資金5000萬元,完成583畝臺地平整、3.2千米道路等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征用工業用地580畝。新簽約投資千萬元以上項目8個,總投資6.0億元,新開工項目7個,完成投資1450萬元,新竣工投產項目3個,產值0.57億元,實現了園區產值零的突破。全面啟動、快速推進朋口和廟前工業集中區開發建設,共投入資金1452萬元,完成土地“六通一平”638畝,征用工業用地1035畝;新簽約投資千萬元以上項目18個,總投資4.92億元,新開工項目14個,完成投資1.87億元,新竣工投產項目3個,實現產值0.47億元。加大工業用地報批征用和標準廠房建設工作力度,全年竣工標準廠房17.08萬平方米,至2006年底獲省批準工業用地1667畝。
近幾年來,我縣堅持圍繞發展抓項目、圍繞項目抓服務、圍繞服務造環境,不斷加強軟、硬環境建設,投資環境持續改善。連城不斷提升的投資環境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交通條件便捷。連城是全國少有的兩條國道、兩條高速公路和一條鐵路同時穿過,且擁有民航機場的縣份之一。公路方面:205和319兩條國道貫穿全縣。正在建設的龍巖至長汀高速公路,東接龍廈高速公路,西與江西贛州相連,可于今年11月建成通車,將成為福建向西拓展的快速通道。永安至武平高速公路今年將開工建設,該高速公路在連城境內與龍長高速公路交匯,并與京福高速公路相連接。兩條高速公路建成后連城將成為貫通東西、南北的重要交通樞紐。鐵路方面:貫穿我縣的贛龍鐵路已建成通車,并在我縣朋口鎮設冠豸山縣級站。建寧到朋口的鐵路正在規劃中,將成為穿過我縣的第二條鐵路。航空方面:建成了冠豸山民航機場,已開通連城到深圳、連城停經廈門至上海及連城到福州航線,實現了與長三角、珠三角和閩南金三角的空中相連。“十一五”時期,是龍巖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高峰期,連城獨特的交通區位優勢將進一步凸顯,成為周邊地區西進、南下、北上和東移的重要樞紐和戰略要地。
二是產業基礎良好。連城是各類資源豐富的縣份,近年來,我縣立足連城自身發展基礎和優勢,提出重點發展礦冶、化工、食品、竹木和旅游等產業,加快培育機械、電子等新興產業。力爭到2010年,礦冶、化工、食品、竹木四個產業年產值分別達10億元以上,工業總產值達60億元以上;全縣實現年接待游客200萬人次,旅游產業產值15億元以上。一是礦冶產業。現有規模以上礦冶企業33家,2006年實現工業產值6億元。礦產品主要有錳礦、鉛鋅精礦、煤礦、膨潤土礦、稀土礦、銀礦等;冶煉產品主要有工業硅、硅錳合金、碳錳合金、高純度太陽能級硅等。二是化工產業。現有百花公司、鴻泰化工有限公司、百新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規模以上企業。2006年完成產值3.1億元。主要產品有油漆、化肥、甲醛和異長葉烯、長葉烯等。其中百花牌純酸樹脂漆、氨基樹脂漆被評為省名牌產品。為進一步加快化工產業發展,我縣委托福州大學化工學院進行規劃,在朋口工業集中區建設化工產業小區。三是食品產業。全縣現有食品加工企業168家,2006年食品加工企業產值3.6億元。其中紅心地瓜干加工歷史悠久,在全國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全縣每年紅心地瓜種植面積穩定在11萬畝,首期開發建設占地150畝的地瓜加工園區已基本建成,7家企業投入生產。連城白鴨被譽為鴨類中的“國粹”、全國唯一藥用鴨,市場前景非常廣闊,已建立“原種場—擴繁場—生產基地”的繁育養殖體系,年出欄連城白鴨200萬羽以上。四是竹木產業。現有竹木加工企業78家,2006年實現產值4.8億元。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5家,去年完成產值3.1億元。主要產品有中密度纖維板、竹地板、竹涼席等。投資5200萬元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項目鑫晟大科技有限公司落戶連城工業園區。五是旅游產業。我縣利用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不斷完善冠豸山景區基礎設施建設,深化旅游經營體制改革,加快發展旅游配套產業,旅游經濟總量不斷壯大。2006年全縣接待旅游人數133.5 萬人次,年旅游總收入4.7億元。
三是發展平臺廣闊。近年來,我縣已投入1億多元資金用于工業園區和工業集中區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為工業發展打造良好的平臺。其中連城工業園區是經福建省政府批準的工業園區,朋口工業集中區和廟前工業集中區是經龍巖市政府批準建設的兩個鄉鎮工業集中區。連城工業園區位于城區西側,距城區僅2公里,距龍巖冠豸山機場3公里,距贛龍鐵路冠豸山站18公里,距即將動工建設的永武高速公路文亨互通口5公里,正在改造的204省道穿過園區西側。園區于2003年開始規劃建設,總體規劃面積10.5平方公里,首期開發建設2.06平方公里。目前已完成2.06平方公里的“六通一平”基礎設施建設。連城工業園區以發展輕工、機械、食品、電子信息及其他高新技術企業為主,兼顧勞動密集型企業。現已有桑杏硅業、鑫晟大科技和正鑫機械等17家企業落戶工業園區。朋口工業集中區位于連城南面,規劃面積6.07平方公里,地處國道319和205交匯處,贛龍鐵路冠豸山站附近,距連城縣城區20公里。正在建設的危險品化工專用線是目前贛龍鐵路線上唯一的專用線。朋口工業集中區以發展化工、機械制造業為主。目前已有連潤化工有限公司、瑞仁通用機械修造廠等18家企業落戶工業集中區。廟前工業集中區位于連城縣南面,規劃面積5.45平方公里,距城區47公里,距龍巖市區69公里,國道319線穿過工業集中區,距國道205線6公里,距贛龍鐵路新泉貨運站10公里,距龍長高速公路和永武高速公路互通口10公里。廟前工業集中區以發展礦冶加工為主。目前已有宏宇礦業、福連礦業等23家企業落戶在工業集中區。
四是投資政策優惠。為了讓更多的企業到連城投資興業,我縣在全面貫徹落實福建省、龍巖市出臺的各項優惠政策的同時,制定了《連城縣鼓勵外商投資優惠辦法》、《扶持連城工業園區技術密集型企業的若干規定》、《關于工業用地政策的意見》和《關于獎勵工業項目投資的意見》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在用地方面,鼓勵在連城工業園區和鄉鎮工業集中區投資建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工業項目,對按照合同約定如期開工建設、竣工投產和單位土地達到國家規定投資強度的項目,給予資金獎勵。在財稅方面,內資企業自投產之日起,三年內免征企業所得稅;外資企業自獲利之日起,享受企業所得稅“免二減三”政策。對具備一定條件的新辦生產性企業,自企業投產或正式開業之日起,五年內縣財政由該企業所得的稅地方留成部分,按一定比例獎勵給該企業作為企業創新基金,扶持企業發展。具體是:縣財政每年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為100萬元以下的,獎勵比例為40%;地方留成部分為100-200萬元的,獎勵比例為50%;地方留成部分為200萬元以上的,獎勵比例為60%。在水電方面,對落戶我縣工業園區、工業集中區的新辦生產性企業,水價享受居民用水價格優惠(目前0.90元/噸)。在目前物價部門已核定我縣工業電度電價的前提下,企業月用電量600萬度以上的按每度0.45元計算;月用電量每減少100萬度,每度增加0.01元;月用電量60萬度以下的按正常電價執行。在資金方面,對固定資產投資500萬元以上,并經我縣專門領導小組確認為具有相對較高技術含量的項目,給予實際固定資產投資額10%的資金扶持。對投資規模特別大、產業關聯度高、國家鼓勵的高新技術項目,給予個案處理,實行更優惠政策。
五是政府服務高效。依托縣外商投資服務中心、項目服務中心和連城工業園區管委會等平臺,努力為投資者提供全過程的“一站式”、“保姆式”、服務。凡在我縣投資的項目,在立項、用地、環評審批、工商注冊、稅務登記以及各種規費證照等報批手續可在項目服務中心“一條龍”辦理,并由外商投資服務中心或園區管委會協助代辦。工商、稅務、金融、環保等各有關部門也不斷創新服務理念,簡化辦事程序,健全服務機制。為了保證各部門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我縣認真貫徹落實《關于對損害經濟發展軟環境行為實行效能告誡的暫行規定》,加大對破壞經濟發展軟環境的責任追究力度,真正為客商提供“保姆式”服務,營造良好的親商、安商、富商、扶商的氛圍。今年以來,我們在全縣開展以服務企業為主要內容的“百名干部掛鉤百家企業”活動,對年產值5000萬元以上企業或者固定資產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新上項目安排科級干部掛鉤服務,及時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或籌建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六是生活環境宜人。連城是閩江、九龍江、汀江的主要發源地之一,有“水流三江”之美譽。是我國南方36個重點林區縣之一,全縣林業用地面積315萬畝,森林覆蓋率82.8%,居福建省第一位。世界A級自然保護區梅花山的主體座落在連城境內。近年來,我縣不斷加強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治理,重點加強境內河流流域植被保護,開展水土保持專項治理。目前全縣空氣質量達一級水平,主要河流出境口斷面水質達Ⅲ類。按照風景旅游城市的定位規劃建設中心縣城,城區交通、居住、市政設施等基礎功能日益完善,酒店、商貿、金融、教育、文化休閑等服務功能較為齊全。連城正在成為長三角、珠三角和東部沿海生態休閑旅游的重要區域,成為閩南沿海的后花園和全市生活環境最舒適的縣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