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合肥11月25日電(記者李云路、徐海濤、李佳琳)35年前的冬夜,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的18位農民在一份“秘密協議”上按下紅手印,分田到戶,搞起“大包干”。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由此被拉開。
35年后的初冬,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之際,記者回到改革發源地——“中國改革第一村”小崗,重訪當年“大包干”帶頭人,與村干部和小崗年輕人對話,為小崗村和中國農村的發展建言把脈。
記者:新一輪改革,小崗人應該扮演什么角色?
“大包干”帶頭人嚴俊昌:改革就是想新路子,把從前好的堅持下去,不好的改掉。國家正在往好的方向發展。對于農民來講,最關心的就是土地問題,無論怎么改,前提和目的是一致的:不能走回頭路,不能讓農民的利益受損。
“大包干”帶頭人嚴金昌:改革要有膽識。國家在摸索,小崗也在摸索。今年是改革開放35周年,紀念改革的最好方式就是繼續改革。作為小崗人,尤其是大包干的帶頭人,不能小富則安,更不能居功自傲,要繼續發揚“敢想敢干”“敢為天下先”的精神。
小崗村第一書記張行宇:小崗的改革和中國的改革就像通往小崗村的“改革大道”一樣,遠看是一條直線,走在上面卻是高低不平、起起伏伏的。必須根據實際路況,把握好大方向,但絕對不偏離正道。小崗既無工業基礎又無豐富資源,它的進一步改革和創新對農村改革具有借鑒意義。
記者:30多年前你們冒著殺頭危險將土地“化整為零”承包出去,如今又將土地“化零為整”集中起來,如何看待這種變化?
“大包干”帶頭人嚴俊昌:小崗要發展,必須依靠農業加工業的形式,搞現代化農業。在這個過程中,要解決小崗勞動力不足的問題,為年輕人回鄉創業提供更多機會。如果在家能掙2000多元,誰愿意跑到外面打工呢?
“大包干”帶頭人嚴立學: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農村土地流轉要堅持“五個必須”:必須自愿;必須給農民合理回報;必須用于農業生產,最好搞農產品深加工;必須最大限度解決農民就業;必須解決失地農民后顧之憂。
小崗村第一書記張行宇:在小崗村新一輪土地流轉過程中,要妥善解決過去遺留的“拋荒”問題,目前近半數已經復墾。未來引進項目要提高門檻,加強監管,堅持高起點、高現代化、高質量、高效益和高產出。
記者:理想中的小崗村生活什么樣兒?
“大包干”帶頭人嚴立華:兒女們在家鄉打工,孫子們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不讓土地荒蕪,不讓失地農民流浪,村容整潔,老有所養。
“大包干”帶頭人后代關正景:有自己的事業,老婆孩子都在身邊,孩子能接受良好的教育。進城純屬休閑、娛樂。
小崗村第一書記張行宇:未來的小崗和中國的農村,不應只是整齊的街道、集體統一的居住環境,而應該是一個充滿發展活力的、具有中國傳統鄉村機理的美麗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