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甸奇石
來源:網群國際 瀏覽:次
1998年10月,從首都北京傳來令人欣喜的消息:在北京天壇公園舉辦的第3屆全國名人奇石文化藝術節上,羅甸縣奇石協會選送一塊命名為“人與獸”的石頭榮獲金獎。1999年,在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上,一塊命名為“母與子”的羅甸奇石獲銀獎。2001年,在山樂淄博首屆奇石博覽會上,一塊命名為“江山如此多嬌”的羅甸奇石榮獲金獎。2002年,在貴州首屆奇石博覽會上,“母與子”又獲獎……頻頻獲獎,羅甸奇石知名度越來越高,不僅轟動國內,還引起海外的關注。
羅甸奇石主要分布在紅水河蒙江河一帶,紅水河、蒙江河流域水位落差大,江水湍急,河谷狹窄,滾滾江流把上游峽谷沿途各支流的各種巖石裹入江中,九曲百折,數十萬年間激流將各種巖石磨礪成造型生動,線長流暢的天然奇石,形成鬼斧神工的天然美。
如果從“形、色、質、紋”這四個賞石要素來分析,羅甸奇石具有以下特點:
㈠石體的造型和結構:羅甸奇石的形體經巧于變化見長。位于龍坪鎮把坎、里冗、王汝一帶的石形飽滿圓潤,體態簡潔從容,線長柔暢,渾圓厚實,抽象夸張。羅甸奇石收藏家李澤華的諸多把坎石,不以惟妙惟悅人,而以簡約儲蓄著稱。比如其中一塊多次獲獎的“母與子”整塊石頭分為兩部份,上部稍長,作下俯曲狀,下部體積小,似一幼兒正在吮吸母乳,造型極為簡煉,石表平不滑,看似平平,實則體態完備,氣韻悠長。把坎一帶產出的“金濤”、“遠航”、“豐碑”等獲獎作品,都 因石形簡潔明快而負盛名。
紅水河流量大,險灘多,富含沙,兩岸巖石質地堅韌,盛產奇石。紅河石奇簡潔渾樸,與興盤江石同宗。紅河石形以卵狀居多,厚重、渾圓墩實。如取名“聽泉”的灰褐色卵狀石,石體的外輪廓近乎四根直線,中部左側段有凹槽,將石體分割成三座山峰,一道白石英線布高于中部至底說,再沒有更多的變化。一石商識寶,以數拾元購得,現已成名石,價值在人世幣五位數以上。又如卵狀石,變化起伏不大,然部下猶如豐富腴而富強的性的臀部,便以“出浴”命名,此抽象中顯具像,品位之高自不待言。
邊外游標項仿、立亭及八茂、鳳亭一帶石形則以“怪”稱奇,其石形硬朗明清瘦,參差變幻多端。因石體欠厚實而善于變化,因石質混雜而別具情趣,這一帶石頭皺褶多、孔穴多、杈丫多,以怪異別致為特色。
羅妥鄉一帶的地理石造型堪稱一絕,足令人間能工巧匠汗顏。其形嵌空宛轉,縱橫連棉,石窟佛洞,透風漏月,是通透多姿和渾厚飽滿的結合體。
(二)石色以黑色著稱。“細皮黑”墨石多產于把坎、廣里、里冗、王汝等地,紅水河、邊外河時有發現。這種石頭深黑如漆,通體無一絲雜色。若凝神久賞,會覺得這潤黑之中涌動著一種生命、一種神秘,絕非任何一種人工黑色可比。這種墨石又稱“黑珍珠”,全國僅有羅甸一些鄉鎮及紅水河一帶產出。紅河石中的色彩石和羅妥花斑玉,其色多老道蒼古,幽深凝重,有一種歷史積淀感,為眾多石玩者尤其是藝術型人士所珍愛。
巧色石,即石頭有兩種顏色,兩色比例懸殊,其中比例小的顏色巧妙地“落筆”于石頭的指定部位,該石便不同凡響,身價百倍。如有一石,灰褐色,形似魚,普通象形石,并不稀罕,但魚眼處竟凸起為黑色,灰色的魚身,黑色的眼睛,得以高價售出。另一塊取名為“婷婷玉立”的巧色石,石身灰綠色,頭部為黑色,尚小件石品,在貴州奇石博覽會上以五位數人民幣友情出售。
(三)石質因化學成分不同而硬度不同。羅甸奇石以石灰巖為主,因含有少量硅質灰巖而勝于普通石灰巖,多產于廣里、把坎、里冗、王汝、扁盤一帶。其質地細膩緊密,硬中帶綿,堅而不脆,硬度達7度上下。若將這種石頭擊破,可見細密如嬰兒肌膚,光亮可鑒,深受歡迎。
紅河石種類較多,有的富含硅質,質地致密,皮若彩釉,類似廣西的彩陶石,有的綿中帶硬,不易侵蝕,但質堅皮潤。如李澤華收藏的一塊形似飛行器的硅質墨石,石質細密,石皮通體如玻璃一樣光滑,手感極佳,有人疑為人工研磨,經仔細鑒別后確認純屬天然石皮,感嘆不已。
邊外河頂訪、立亭一帶所產瑪瑙石,富含硅質和石英,玉化感強,質堅但硬中帶脆。其石皮可比玉,似彩釉,若凝臘,加之石體表面多有麻坑,皺褶變化,顯得品位不凡。
好的山石,也出精品。山石又分地埋石和地表石。地表石多有風化,石質不如地埋石。地埋石又分埋于古河床被水沖過的和成巖時埋于土中的。羅妥的地埋石細膩堅朗,近似水石,董王、木引、八茂、干送等地均產較好的石種,石質均屬優良。羅妥的花斑玉石硅化程度極高,硬度當居羅甸奇石之首,這種石質富麗華貴,寶氣十足,是奇石中的“貴族”。
(四)石紋:羅甸八茂至鳳亭一帶產一種罕見的紋理石,有一塊石頭,飽滿的石體上,凸出手指般粗細的線條,線條分成若干組,從上下左右四個方向匯聚于石體上的兩個集中點,集中點又有一線條圓圈居于中央。線條的布局亂中有序,構思獨特,禪味甚濃。把坎產一種彩色條紋石,多為暖色調,由深淺不同的條狀顏色組成,也有由冷暖色線構成紋理狀的,條紋多變,很是好看。紅水河、邊外河、羅妥都產紋理石,有的由顏色因素形成,有的由蝕刻因素構成,風格各異。
關于奇石鑒賞,石代有“瘦、皺、漏、透”的說法。“瘦”可體現奇石的陽風之美,露骨裸筋不臃腫,剛硬苗條,骨架堅實而又嫻娜多姿,輪廓清晰明了,氣勢棱角畢現。“皺”是指石體表現凹凸不平,紋路密布,紆回峭折,起伏松馳。“漏”是石身含洞眼,能通視線,能走水通煙。“透”是說奇石空靈剔透,玲瓏可人,以有大小不等的穿洞為標志,能顯出背景的無垠,令人假想。這四個字正是體現了中國傳統美學的理念。
項目合作:18361148798 或
溫馨提示:本站提供免費發布服務,但對信息的合法性、實時性、真實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名錄資源由會員為向全球展示品牌形象上傳,個人信息均經處理后發布,如有遺漏戓涉嫌侵權他人及不愿展示形象的,請將“該頁網址和需修改及刪除的內容”發至本站郵箱戓留言給我們處理。凡注冊會員并發布信息或名錄資源的,均可定期獲得全球項目參考及合作機會。本站名錄資源概不對任何第三方開放,更不提供如交換、出售及查詢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