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湯德章紀念公園內的孫中山銅像
人民網8月29日電 據中評社報道,臺南市長賴清德28日在市政會議會聽取孫中山銅像遷移案報告后表示,銅像搬家計劃無任何政治考量,只是為了還原古跡原貌,呼吁銅像周邊未經許可違法架設帳篷與旗幟,能盡速清理。藍營則是繼續向賴喊話,要他打消拆銅像的決定。
臺南市政府計劃拆遷湯德章紀念公園內的孫中山銅像,遭到藍營的強烈反彈,園內持續數日扎營守護。臺南市長賴清德在28日的市政會議上聽取文化局葉澤山陳報“孫文銅像遷移案”報告后,透過新聞稿表達他對此案的最新看法,但不是要取消拆遷銅像,反而是呼吁守護銅像的違占帳蓬、旗幟要趕快清理掉。
國民黨臺南市黨部主委謝龍介說,傾聽民意是溝通的橋梁,這次賴清德強硬拆除“孫中山銅像”,不只十分不尊重孫中山,也漠視市民心聲,“孫中山銅像”和老一輩的市民有共同的回憶,年輕一代也擺脫教科書扭曲的錯誤觀念,知道孫中山不是“外國人”,新世代對孫中山有嶄新注解與熱愛,這是反應出臺灣社會對歷史和文化的認同,是不容任何一個政客操弄民粹,呼吁賴清德立即取消拆遷“孫中山銅像”。
臺南市府則堅持,湯德章紀念公園該回歸主題,孫中山銅像不宜放置其內。
孫中山在臺灣
孫中山與臺灣淵源深厚。孫中山曾3次赴臺從事革命活動。臺灣方面還有文獻指出,孫中山直到去世前,都念念不忘要撤除日本與中國所簽訂的所有不平等條約,給臺灣實行自治的權利……有島內媒體稱,“國父”孫中山因此在臺灣民眾心中扎根深厚、備受推崇。臺北有“國父紀念館”,臺灣的100元新臺幣是孫中山的頭像……
在李登輝第二個任期之前的臺灣,從小學到大學,歷次重要的考試中,三民主義都是必考的科目。李登輝拋出“兩國論”之后,當權的臺灣“獨派”人士開始“去中國化”。陳水扁時期更甚,“去中國化”從修改教科書開始,將中國史劃到外國史,“國父”孫中山先生竟然成了“外國人”。民進黨挑動族群對立,撕裂臺灣社會,招致島內民眾的不斷反對。
2008年以后,國民黨重新執政,被取消的孫中山紀念活動得以恢復,年輕一代的臺灣人對孫中山的評價也呈現出新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