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窯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民窯體系,是古代民間陶瓷的杰出代表。因其主要窯場位于古磁州(即今河北邯鄲的峰峰礦區和磁縣一帶)而得名。磁州地區的燒陶制瓷歷史可謂淵源流長。早在7500年前的新石器早期,磁州的先民們就已經能夠燒制陶器。在峰峰以北20公里的磁山新石器遺址中,出土有加砂紅陶和加砂褐陶器,是新石器時代已知的最早的遺存,這個遺址考古界命名為“磁山文化”。
在古磁州地域即現在的峰峰礦區、磁縣、武安等地還相繼發現了仰韶文化時期的彩陶、龍山文化時期的黑陶、商周時期的灰陶、戰國時期的印紋硬陶等,并已出現了制陶作坊,標志著制陶的生產已初具規模。漢代的釉陶已達到了成熟期。三國、兩晉和北朝時期已完成了釉陶向粗瓷、青瓷的轉化,并開始燒制白瓷。隋唐五代時期,磁州窯化妝白瓷的燒制,在工藝和技術上達到了比較成熟的階段,胎釉質量較北齊已有很大的進步,窯器已由支燒改為籠(匣缽)裝燒。
到了宋代,磁州窯進入鼎盛時期,并一躍成為中國最大的民間窯系。這時的磁州窯直系窯口生產主要有兩大中心:一個是以峰峰礦區臨水、彭城為主的滏陽河流域;一個是以磁縣觀臺為主的漳河流域。觀臺窯的生產到元代幾近衰亡,而滏陽河流域的臨水、彭城窯口卻一直延續下來,生產規模也日趨壯大,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制瓷中心。并逐漸形成了以磁州為中心,輻射河南、河北、山西、安徽、江西、陜西、遼寧、甘肅、福建、廣東、廣西、云南、四川等十多個省眾多窯場的寵大的磁州窯系。《中國陶瓷史》中還明確指出:“江西的吉州窯于宋南渡后燒制磁州窯風格的瓷器,則是北方瓷窯工人因受金人壓迫,南遷江西燒瓷的結果。”可見,古磁州窯陶瓷燒造的歷史久遠且一脈相承,有著十分清晰的承接關系,磁州窯的歷史就是一部完整的陶瓷史。
磁州窯瓷器面向大眾,品種繁多,在宋元眾多瓷窯中首屈一指。磁州窯以施用化妝土為基本特征,創造了多種裝飾技法,計有各類色釉裝飾、刻劃花、剔花、白地黑花、白地釉下繪劃花、紅綠彩、低溫鉛釉三彩及印花白瓷、印花青瓷等三十多種。尤其是白地黑花,突破了五大官窯單色釉的局限,具有傳統水墨畫的藝術效果,把中國的傳統繪畫、書法技藝與陶瓷工藝結合起來,創造了新的綜合藝術,開拓了古代陶瓷美學的新境界,并為以后元青花及五彩瓷器的發展開辟了道路。磁州窯的裝飾題材豐富多彩,別具一格,畫師們采用極其瀟灑的手法和高超精湛的畫技,將民間喜聞樂見的花鳥魚蟲、珍禽瑞獸、山水人物、戲劇故事、神話傳說、詩詞曲賦、警句諺語、嬰戲雜技等繪于瓷器之上,保留了大量古代民間繪畫、書法及反映民俗民風的實物資料,形成了質樸、灑脫、明快、豪放的藝術風格、濃郁的民間色彩和鮮明的民族特色,對國內及世界陶瓷產生了深遠而巨大的影響,成為聲震古今、享譽中外的一代名窯。
1996年,磁州窯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