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陰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漢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置蕩陰縣,因位于蕩水(現湯河)之陰得名。蕩原為古國名,因蕩水流經古蕩國得名。東魏天平二年(535年)稱魏德縣。唐貞觀元年(627年)以水微溫,改蕩水為湯水,并蕩原為湯陰縣。湯陰人民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辛勤勞動,在這塊土地上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和近代文明。新中國成立后,尤其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湯陰縣認真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抓住機遇,開拓進取,縣域經濟實力迅速增強,社會各項事業長足進步,城鄉人民生活明顯改善,為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湯陰”之名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居住并逐漸形成聚落。據漢《山海經·西山經》載:“上申之山,湯水出焉,東流注于河。”北魏《水經注》載:“蕩水出縣西石尚山泉,流經其縣……縣因水以取名也。”《清一統志》載:“蕩水自河南湯陰北,東流至內黃縣西南入衛河,本名蕩水。〈環宇記〉:‘唐貞觀元年,以水微溫又改名湯陰’。”《戰國史》載,蕩陰地名出現于公元前350年。“古文蕩、湯一字也,義沿而畫具革矣。”西漢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置縣,治今縣城。“湯陰”這一詞語的使用,距今長達2357年,且世代傳承,沿用至今。湯陰位于華北平原與太行山脈交匯的山前地帶,這里自古以來就是南北交通的要沖。京廣鐵路和107國道及京珠高速公路以西為丘陵地帶,以東為平原。湯河、羑河、永通河自西向東流過,湯(陰)濮(陽)地方鐵路、壺(關)臺(前)公路橫穿東西。
戰國時先屬趙,后屬魏。秦屬邯鄲郡。
西漢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置縣,屬河內郡,東漢建安十七年(212年)改屬魏郡。三國屬鄴都魏郡。東魏天平(元年)初(534年)撤,入鄴。二年(535年)置魏德縣,屬隆慮郡,齊廢。隋開皇六年(586年)復置湯陰于縣東17里(今之古賢),屬汲郡。十年(590年)并入安陽。十六年(596年)再置于縣西南30里(今鶴壁市故縣村),改曰蕩源。大業二年(606年)撤。唐武德四年(621年),復置湯源縣,屬衛州,入古蕩陰城(即今治)。六年(623年),改屬相州。貞觀元年(627年),又改湯陰。五代(907~960年)屬昭德軍節度。宋宣和初(1119年),改屬浚州。后仍屬相州。金(1127~1234年)屬彰德府。元(1271~1368年)屬彰德路。明(1368~1644年)、清(1644~1911年)屬彰德府。
中華民國初(1912~1923年)廢府治,屬河北道管轄。民國十三年(1924年)道廢,直屬河南省管轄。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8月,屬第十二行政督察區,10月,改屬第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日軍侵占時期(1938~1945年)屬豫北道管轄。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秋,屬河南省第三行政區。
1938年秋,在縣東岳兒寨成立中共領導下的湯陰縣抗日民主政府,旋撤。1943年在縣西南山區建立中共領導下湯陰縣抗日民主政府。1944年元月改建淇湯抗日民主政府,同年12月改建安湯抗日聯合政府。1945年10月,安湯抗日聯合政府分設,在縣西成立湯陰縣人民政府,屬中共冀魯豫區委領導。1949年5月,中共太行行署領導下的湯陰縣人民政府由縣西鶴壁遷入縣城。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后,湯陰縣屬平原省安陽專員公署管轄。1952年平原省撤銷,湯陰縣改屬河南省安陽專員公署。1954年9月,經國務院批準,淇縣撤銷,并入湯陰。1957年鶴壁、鹿樓兩區從湯陰縣分出,屬鶴壁市管轄。1958年安陽專署撤銷,湯陰縣屬新鄉專署管轄。1961年復歸安陽專署管轄。1962年淇湯分設。1983年11月安陽行政公署撤銷,湯陰縣劃歸安陽市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