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豐縣地處中原腹地,位于河南北部邊陲,冀,魯,豫三省交界處,東與山東莘縣毗連,西北隔衛河與河北省魏縣相望.地理座標為東經114度27分至115度23分,北緯35度45分至36度5分.全縣轄14個鄉,3個鎮,514個行政村.總人口66.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60萬人.總面積87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86萬畝,是一個典型的平原農業縣.
清豐縣東臨京九,西距京廣各100公里,安范公路橫穿東西,106國道貫通南北,鄉村道路四通八達.通訊設施齊全,聯絡便捷,實現了村村通程控電話;擁有大功率電視臺和有線電視臺各一座,節目覆蓋周邊縣(區).縣城綜合服務功能日臻完善,投資環境優良,商賈云集,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
春秋屬衛,古稱頓丘,有<<詩經>>日:"送子涉淇,至于頓丘"三國時期,曹操 曾任頓丘令,隋朝時,境內出孝子張清豐,遠近聞名.唐大歷七年,欽定更名為清豐縣,沿傳至今.歷史長河在清豐大地上留有眾多印跡,爾今發現并保存下來的歷史文物主要有漢陰安城址,一號東漢墓,宋康王臺,明普照寺大雄寶殿等.數千年來,清豐這塊古老的土地曾經孕育出無數優秀兒女,為創造中華民族的文明史作出了巨大貢獻.西漢鴻儒京房,精通<<易>>經,喜好音律,其才學為朝野所仰慕;北魏邊將李崇,官居梁州刺使,鎮守邊關,屢破敵寇,深受軍民擁戴,世稱"臥虎將軍".唐將南霽云,智勇兼備,在抗擊安史亂軍中屢建奇功,死后被詔封為開府儀同三司,再贈楊州大都督,并圖像于凌煙閣.宋代飽學之士晁迥,累官至禮部尚書,工部尚書,翰林學士.太子太保,被真宗譽為"好學長者".當代優秀共產黨員,革命教育家晃哲甫,早年長期從事教育工作,為革命事業培養了大批優秀干部,新中國建立后,榮任平原省省主席,山東省副省長等職,為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獻出巨大才力.在締造人民共和國的崢嶸歲月里,本縣還涌現出特級戰斗英雄張順乾,優秀新聞記者柳朝琦等許多著名烈士,他們的英名和業績,為清豐這塊古老的土地增添了新的光輝.
地下礦藏有石油,天然氣和煤,儲量豐富.質量上乘.1986年中原油田在此大規模開發石油,天然氣,清豐縣氣侯溫暖,地勢平坦,土地耕性良好,水資源充沛,農業生產條件優越.主要盛產小麥,玉米,棉花,花生,大豆等,是國家重要的糧棉,油生產基地之一,以蔬菜,養殖為主導產業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步伐加快,形成了以馬莊橋, 紙房,古城,大屯,大流等鄉鎮為主的蔬菜,養殖基地,培育了津豐醬菜公司,大流天龍養殖公司等一批龍頭企業,帶動專業村79個,專業戶近2萬戶,實現了產,加,銷,一條龍,農工貿一體化經營.工業在改革中迅速崛起,基本形成了化工,制藥,建材`棉紡,釀酒 ,機械,糧油加工,豬鬃加工等一批骨干企業.其中有機化工廠生產的甲胺,填補了全省空白;投資3000萬元的偏苯三酸酐項目屬全國第二家.鄉鎮企業蓬勃發展.全縣經濟發展,政治穩定,人民安居樂業.
近年來,榮獲全國計劃生育基礎教育先進縣,全國百名計生協會先進縣,全國初級衛生保健達標縣,全國農村衛生改水,改廁先進縣,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勝縣城,全國平原綠化先進縣;全省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先進縣,全省掃盲****教育先進縣,全省職業技術教育先進縣,全省文化建設先進縣,全省擁軍優屬先進縣.
清豐縣委,縣政儲將繼續堅持"優化環境,開放帶動,強工重農,商貿先行,集約發展,科教興縣"的發思路,突出"重農立縣,強工立縣,活商富縣'三個工作重點,按照"打基礎,抓重點.攻難點,舉亮點"的工作要求,突出抓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夯實三個基礎,即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鞏固基層政權;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穩固農業基礎地位;加強縣城基礎設施建設,樹立文明開放形象.二是突出四個重點,即強力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全面提高工業運行質量和效益,努力推進鄉鎮企業"二次創業",著力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和第三產業.三是攻克四個難點,即治理經濟社會環境,整頓癱瘓半癱瘓村,清繳公糧,兩費尾欠,搞好新形勢下的計劃生育工作.四是舉起五個亮點,即農業產業化基地和龍頭建設,水田林路綜合治理樣板方,高效農業示范園,有機化工廠"示范企業"縣城"形象工程".
清豐縣委,縣政政府決心帶領全縣人民高舉旗幟,解放思想,抓住機遇,加快發展,把一個文明,富強,美麗的新清豐帶入光輝燦爛的二十一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