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陽縣招商網訊:馬鈴薯又稱土豆、洋芋、山藥蛋等,其用途廣泛,是一種世界性作物。在歐、美等國家將馬鈴薯與面包并重,我國有些農村以馬鈴薯作主食,城市居民主要作菜;作為牲畜飼料,其可消化的蛋白質數量僅低于豌豆,而高于其他飼料作物;作為工業原料,馬鈴薯被稱為“全能作物”,不僅能加工成精淀粉、變性淀粉及全粉等,還可加工成肯德雞的薯泥、薯類澎化食品等。
農業部最新調研結果反映,近年來,我國馬鈴薯生產發展速度雖然很快,但仍不能適應國內需要。我國馬鈴薯全粉年需求量約為3萬噸,但國內生產量不足5000噸;馬鈴薯淀分及其衍生物需求量約為80萬噸,而國內生產量約為30萬噸,60%以上靠進口,每年花費超過10多億元。此外,國內紅薯類傳統食品近年來正逐步被馬鈴薯食品所取代,因而馬鈴薯加工品的市場缺口越來越大。
崇陽是個傳統農業縣,農戶家家都有種植馬鈴薯的習慣,只是因為缺乏加工企業,農戶所種植馬鈴薯除了部分當菜食用外,大部分當牲畜飼料。近兩年,縣委、縣政府提出“規模種植”口號,涌現了多個萬畝馬鈴薯種植基地。目前,崇陽縣有馬鈴薯種植面積6萬畝,其中萬畝種植基地2個,年產馬鈴薯3.5萬噸,可為產品深加工企業提供充足的原料保證。
擬引資新建一家馬鈴薯加工企業,引進年產3000噸淀粉生產線,年產2000噸薯條和薯片加工生產線。
項目固定資產投資2000萬元。
據悉,馬鈴薯具有很強的增值潛力,若加工成麥當勞的薯條,可升值50倍;加工成肯德雞的薯泥,可升值40倍;加工成油炸薯片可升值25倍;加工成薯類膨化食品,可升值30倍。
按設計生產規模,淀粉生產線年可產原淀粉、精淀粉、予糊淀粉、變性淀粉等系列產品3000噸,實現銷售收入1800萬元,可實現利潤300萬元;薯條、薯片加工廠年產薯條、薯片2000噸,實現銷售收入2400萬元,利潤5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