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山橋米招商引資網訊:京山橋米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京山橋米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京山橋米因原產于京山縣孫橋鎮而得名
,其顆粒細長、光潔透明、可口不膩、噴香味美,早在明嘉靖年間就被御定為“貢米”。
京山橋米的稻谷顆粒園實,米白質重,或蒸米飯,或煮稠粥,雪白一片,噴香饞人,食之似糯不膩口,如粳不稀軟,較”691”中稻為糍,比”國際稻”見香,能開脾胃,增食欲,營養豐富,且出米率非常高,能達百分之八十以上,歷史上曾是朝貢皇帝的御米。
據說明朝嘉靖降世時,啼哭不止,老興王一家驚恐萬狀,出榜招醫。恰好武當山真武大帝云游到此,揭榜進府,伏在嘉靖耳邊說:“莫愁,莫愁!貧道為你去尋糧食。”嘉靖當即止住了哭聲。真武大帝走遍了承天府衙(即今鐘祥縣城)周圍山頭田地,皆不如意,最后選定了京山城西的這條山沖,用腳板踏了踏,手指按了按,成了幾十塊田。當嘉靖開始吃飯時,果然只吃這山沖產的大米,以后進京當了皇帝,仍一直吃這里的米。這幾十塊田無論風調雨順,還是旱澇災害,總產增不過五石,減不過十石,據說是由于皇宮中添人減人的原因。人們覺得巧,將它取名“巧米”。因產地孫橋與此諧音,被叫成了“橋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