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偷偷av男人的天堂,亚洲 欧美 激情 小说 另类,激情综合五月,国产精品亚洲成在人线

中國招商引資信息網,招商引資信息網,招商引資網,招商投資網,招商網,招商投資集群,招商投資全球集群,招商投資全球集群總站,
運糧湖管理區招商引資網
打造資源衰退型城市可持續發展新樣板
來源:網群國際    瀏覽:

——潛江高新區創建國家高新區匯報材料

 

潛江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以下簡稱潛江高新區)前身為湖北潛江經濟開發區,是1996年湖北省政府批準設立的省級經濟開發區2006年通過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住建部審核,核準規劃面積4.89平方公里。2015年經湖北省政府批準,更名為潛江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實際管轄面積25.74平方公里。自建區以來,潛江高新區立足自然資源優勢和特色產業基礎,大力推動支柱產業轉型升級,積極培育接續替代產業,已成為潛江市創新驅動發展的核心引擎,具備了創建國家高新區的堅實基礎。

 

一、創建國家高新區的重大意義

 

(一)是強化創新驅動對轉型升級的主導作用,探索資源衰退型城市創新驅動發展新路徑的必由之路

 

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是我國所面臨的嚴峻挑戰之一,為統籌推進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國務院于2013年印發了《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2013-2020年)》,首次界定了全國262個資源型城市,將包括潛江在內的67個城市劃分為衰退型城市。《規劃》提出,對于資源衰退型城市,要發揮比較優勢,大力發展接續替代產業,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實現產業多元發展和優化升級,逐步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潛江高新區建設國家高新區,將有利于形成科技創新引領產業轉型的發展新模式,凸顯高新區在城市轉型中的先鋒示范地位,為資源衰退型城市探索出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徑。

 

(二)是探索綠色循環發展模式,推動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重大舉措

 

長江經濟帶戰略作為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轉型實施新區域開放開發戰略,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內河經濟帶、東中西互動合作的協調發展帶、沿海沿江沿邊全面推進的對內對外開放帶,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示范帶。20169月,《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印發,提出了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基本思路,全面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新要求,共同推動長江經濟帶肩負起我國生態主軸、經濟主軸和人居主軸的戰略性、全局性作用。潛江高新區建設國家高新區,將有利于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加快建設長江綠色生態廊道。

 

(三)是支撐湖北省“兩圈兩帶”發展戰略,加快推動區域開放協同創新的有效途徑

 

隨著國際分工與合作的不斷深化,以創新全球化為特征的經濟全球化進程加速推進,開放合作成為后發地區加速崛起的新機遇。湖北省在“十三五”提出將培育經濟充滿活力、生活品質優良、生態環境優美、文化魅力彰顯的新型城市群和經濟帶,深入推進“兩圈兩帶”協調發展。潛江作為“兩圈兩帶”的重要節點,正不斷深化區域合作交流,積極參與區域融合、分工協作,已經成為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潛江高新區建設國家高新區,將有利于構建全方位、多元化、高層次開放平臺,從更深層次探索區域協同發展模式,為潛江市加快建成內陸開放高地提供新動力。

 

(四)是實現潛江市建設“一個樞紐”奮斗目標,引領城市實現轉型升級、跨越發展的戰略選擇

 

在中國共產黨潛江市第八次代表大會上,潛江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設江漢平原樞紐城市,發揮潛江居于江漢平原地理中心的優勢,加快推進交通樞紐、產業樞紐、文化樞紐、創新樞紐、生態樞紐建設,打造以江漢平原樞紐城市為引領、融貫“兩圈兩帶”重要節點城市這一重大戰略目標。高新區作為潛江市推動轉型升級、跨越發展的創新引擎,承擔著引領潛江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提升城市發展水平等多重使命。潛江高新區建設國家高新區,將有利于培育產業新優勢、提升核心競爭力,打造創新型產業集群,加快推進城市建設發展,引領帶動潛江市實現跨越發展。

 

二、創建國家高新區的現實基礎

 

(一)城市依托條件

 

潛江地處長江、漢水三角交匯地帶,城市面積2004平方公里,人口103萬,轄3個省級經濟開發區6個國有農場、16個鎮處,素有“曹禺故里、江漢油城、水鄉園林、龍蝦之鄉”的美譽。近年來,潛江依托資源與區位優勢,推動特色產業發展,先后獲得全國改革發展試點城市、全國科技進步考核先進縣市、全國平原綠化先進市等榮譽,為創建國家高新區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是資源稟賦優異,助力特色產業發展。潛江石油、天然氣、鹽鹵等礦產資源豐富,其中,鹽鹵儲量居全國第一,是我國鹽都自貢市的30倍,巖鹽、鉀鹽、芒硝礦儲量在全省名列第一。潛江農業資源富饒,種植著蛋白質含量世界領先的潛江大豆,孕育了堪稱半夏極品的中藥材“潛半夏”,擁有“中國小龍蝦之鄉”的美譽,是國家商品糧、優質糧、特種水產、速生豐產林、瘦肉型生豬、農業綜合開發和農業出口創匯七大基地。豐富的自然資源為高新區化工、農產品深加工等特色產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

 

二是工業基礎深厚,經濟實力穩步提升。依托全國十大油田之一的江漢油田,潛江工業快速發展,形成了以油氣開采、能源化工、冶金機械、化工醫藥、農副產品加工等為支柱的產業體系,擁有世界最大的牛磺酸生產基地、亞洲最大的石油鉆頭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眼科用藥生產基地。潛江市面積2,004平方公里,人口103萬,2016年規上工業增加值310億元,工業總產值超過1200億元,規上企業達到280家,綜合實力穩居全省同類城市前列。扎實的工業基礎和雄厚的經濟實力為高新區升級提供了強勁支撐。

 

三是區位交通優越,推動區域開放協作。潛江區位優勢突出,北枕漢水,南接長江,東連武漢,西通巴蜀,是貫通南北、承東啟西的橋梁城市。潛江交通網絡四通八達,是湖北省路網建設試點城市和全國農村公路示范市,滬蓉、隨岳、襄岳等高速公路縱貫全境,滬蓉高速鐵路過境潛江,分別設有客貨兩站,距離武漢天河國際機場1.5個小時車程,內河航運四季暢通,境內漢江段建有澤口、紅旗兩個百萬噸級港口,長江航運僅半個小時車程。優越的區位和便利的交通,為高新區區域合作和開放創新提供了新機遇。

 

(二)園區發展基礎

 

近年來,潛江高新區經濟規模穩步增長,產業轉型升級取得初步成效,創新創業服務體系日趨完善,循環經濟成為示范試點,園區發展環境不斷優化,已成為潛江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科技創新的主戰場,具備創建國家高新區的基礎和條件。

 

一是經濟規模持續增長,綜合實力不斷提升。2016年,潛江高新區工業總產值684億元,總收入731億元,財政收入突破20億元,其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到220億元,占園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32%。園區集聚各類企業近4000家,其中規上工業企業123家,高新技術企業39家,年產值過億元企業76家,成長起一批具有國際視野的創新型企業和優秀企業家。高新區陸續被國家發改委列為國家園區循環化改造試點園、承接東南沿海產業轉移示范園區,被科技部批準為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已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二是特色領域優勢突出,接續產業蓄勢待發。潛江高新區立足本地特色資源和工業基礎,加快培育以光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為代表接續替代產業,持續推進支柱產業轉型升級,精細化工、綠色食品產業特色鮮明,有力帶動全市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以新興產業為代表的接續產業蓬勃發展。光電子信息孕育突破,長飛潛江科技園將是我國第一個具有循環經濟模式的預制棒及光纖產業園,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單體光纖及預制棒產業基地。依托長飛科技園,高新區在半導體材料、光纖光棒、光纜等領域集聚了長飛光纖、飛凌光纖、新硅科技、菲利華等一批骨干企業,初步形成了上下游產業鏈,具備一定的產業基礎。長飛的光纖光纜、光纖預制棒產品目前在全球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菲利華石英玻璃公司是目前全國最大的石英碇生產基地,是全球認證的五家半導體材料提供單位之一。裝備制造持續壯大,形成了石油化工裝備、環保科技裝備、汽車零部件、新型鑄造材料、鋁及鋁制品等多元化的產業體系。石油化工裝備領域,以上市公司江鉆股份為龍頭,聚集配套企業34,2016年實現產值超過170億元,其中,江鉆股份擁有當今世界先進水平的沙爾曼加工中心、FMS柔性生產線等先進設備。汽車零部件領域,以東方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為代表的汽車工業配套產業已初具規模。鋁及鋁制品領域,形成以原鋁為基礎,以有色金屬復合材料、鋁型材、鋁壓鑄件、鋁板帶、鋁鹽凈水劑和鋁箔為核心的鋁產業集群。

 

支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精細化工取得快速發展。高新區集聚了化工生產企業近20家,培育了金澳科技、金華潤化肥、江漢油田鹽化工總廠等一批龍頭企業。園區大力推動企業技術升級改造,快速發展新材料產業,金澳科技采用美國霍尼韋爾公司及浙江中控先進的DCS計算機系統自動化控制,加快智能化升級步伐,提高芳烴及芳烴下游產品、苯二胺、34-二甲基硝基苯等新材料中間體的產能。可賽化工圍繞氯氣資源利用,進一步發展延伸高值深加工產業鏈。金華潤化肥由生產型企業向要素型企業轉型,建設“氣體島”實現轉型,方圓鈦白以固廢循環利用為核心的循環利用產業鏈,實現基礎化工固廢的零排放。以小龍蝦為代表的綠色食品產業成為全省重點成長型產業集群,集聚規模以上企業50家,億元以上企業超過10家。其中,小龍蝦產業特色優勢突出,擁有全國最大的小龍蝦出口基地,出口創匯連續11年位居全國第一,開創性探索出了“蝦稻共作”養殖模式,在小龍蝦養殖、繁育、加工上擁有國際領先的技術實力和技術優勢,帶動周邊區域形成集科研示范、良種選育、苗種繁殖、健康養殖、加工出口、餐飲服務、冷鏈物流、精深加工、節慶文化等于一體的產業化格局。

 

三是以產業發展為導向,創新創業體系不斷完善。潛江高新區圍繞主導產業創新發展需求,積極鼓勵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活動,不斷推進產學研合作、集聚各類創新資源、推動創業孵化載體建設,為區域創新發展提供了良好支撐。

 

產學研合作深入開展,產業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升。高新區企業通過共建研發機構、聯合研發、委托研發等多種模式探索跨區域產學研合作,取得了豐碩的科技成果,支撐了高新區在高新技術和重點領域的發展與進步。中石化江漢石油工程公司與長江大學等單位的合作項目榮獲湖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實現了核心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的重大突破,金澳科技、永紹科技和江漢鉆具的科研項目分獲了湖北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和三等獎。金澳科技的聚丙烯重大工藝改進項目,采用最先進的聚合工藝和改進技術,可年產高附加值的新型改性聚丙烯專用料。永紹科技的含氟工業廢水的處理利用項目,已解決“廢棄物循環利用產業鏈”發展中含氟廢酸環保處理利用關鍵技術1項,為工業廢物治理提供了一種新的解決模式。“十二五”期間,高新區共申請專利2783件,其中發明專利1169件,2016年共有6家企業被認定為省級知識產權示范建設企業,實現科技成果轉化7項,預計可實現經濟效益超1000萬元。

 

科技創新平臺不斷完善,創新服務體系初步建成。“十二五”期間,潛江高新區各類創新平臺陸續建成,形成了從基礎研究、應用開發到產業化的全方位立體創新服務體系,創新服務水平和層次得到大幅提高。高新區現有2家院士專家工作站,5家企業專家工作站,7個省級工程技術中心,2個省級校企研發中心。在小龍蝦產業領域,先后成立了全國首家小龍蝦院士專家工作站和全國首家小龍蝦產業技術研究院,成立了湖北省克氏原鰲蝦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湖北省甲殼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組建了省級水產品加工生產力促進中心,每年組織小龍蝦產業實施1個省級以上重大科技項目,實現了小龍蝦全產業鏈科技創新部署。

 

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富有成效,科技金融不斷創新。高新區大力支持企業利用資本市場融資,培育上市企業3家,進入新三板輔導企業3家,武漢股交中心掛牌企業數16家。在政府主導下,銀行機構先后設立政銀集合貸、助保貸、助農貸、助企貸和小額貸款保證保險等政銀合作產品。在市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政銀企對接、“金融沙龍”等活動頻繁舉行,已成為新形勢下銀行、企業互動的新平臺。加快構建科技金融綜合信息服務平臺,重點幫扶科技型小微企業的創業投資,為持有科技成果的科研機構、高校和科研人員提供轉化資金。

 

孵化載體建設加速推進,大眾創業環境日益優化。潛江高新區在省、市相關科技孵化政策的支持下,不斷加大孵化載體建設力度,企業孵化能力逐步提高。園區建成了潛網電商、中植、華翼、龍創空間4個孵化平臺,正籌建新材料專業孵化園,其中省級孵化器2家,省級眾創空間2家,孵化面積達到10萬平方米,入駐企業和創客超過100個。潛網電商孵化器已經建成“蝦谷360”、“潛江市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兩個線上平臺,其中,“潛江市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目前已經入駐各類線上商家420戶,承擔了國家商務部電子商務進農村項目。孵化載體的快速發展為高新區運用自身優勢,實現大眾創業的目標提供了專業化平臺。

 

四是循環經濟成為亮點,生態新城初具規模。潛江高新區是國家園區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循環經濟產業體系日趨完善。大部分企業內部已形成資源消耗、產品、廢物廢氣排放、廢物廢氣再利用的循環路徑,打造了鹽化工氫和氯資源高值消納、硫鐵資源循環利用、化工固廢綜合利用三條特色化工循環經濟產業鏈,新材料、醫藥、小龍蝦等產業之間,正在加速推進產業配套循環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正在加快推進,以章華路為城市發展主軸的路網格局基本形成,供電供氣設施完備,擁有11萬千伏變電站7座、3.5萬千伏變電站3座,中石油、中石化西氣東輸天然氣管道已建成供氣,城北污水處理廠、固廢處理中心、氣體島、化工綜合管廊等工業配套設施正在加快建設,逐步形成配套完善、功能突出的新型化工循環產業園區。三級甲等醫院江漢油田總醫院輻射全區,社區衛生服務站、鄉鎮衛生室等醫療衛生配套設施基本齊全。職工公寓和人才公寓加快建設,多層次的住房供應體系逐步完善。

 

五是各方領導高度重視,全力推進“以升促建”。湖北省委省政府領導高度重視潛江高新區建設,多次蒞臨高新區視察指導工作。潛江市委市政府將高新區建設作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一號工程”,成立了以市長為組長,市科技、發改、經信、招商、財政、國土、住建、規劃等部門負責人共同參與的國家高新區建設領導小組,在土地、資金、人才等方面給予園區資源配置優先權。明確高新區設立一級財政,賦予高新區規劃、土地和項目審批權等市級經濟管理權限,持續優化高新區管理體制。

 

三、高新區發展總體戰略

 

(一)發展思路

 

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積極落實“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主動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以推動資源衰退型城市轉型升級為統攬,以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為中心,著力培育以新興產業代表的接續產業,優化提升支柱產業發展層級,充分激發各類創新主體活力,加快建設綠色循環科技新城,構建開放協同發展新格局,努力將潛江高新區建設成為資源衰退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樣板。

 

(二)戰略定位

 

在新常態下,按照國家高新區的發展要求,潛江高新區需要在更高層面謀求自身突破和發展,全力打造資源衰退型城市可持續發展新樣板,具體定位是: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綠色循環發展示范區。

 

(三)發展目標

 

2020年,持續保持經濟創造能力的快速增長和科技創新能力的快速提升,將潛江高新區建設成為產業特色突出、高端要素集聚、創新創業活躍、管理服務高效、城市功能完善、生態環境優美的現代化生態科技新城。

 

 

 

四、高新區建設重點任務

 

(一)培育活力產業新體系

 

依托特色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堅持高端引進與內生培育并舉,著力構建以光電子信息和生物醫藥為戰略培育,以新材料和高端裝備為衍生發展,以現代服務業為重要支撐的創新型產業體系,加快推動產業實現高端轉型、跨越發展。

 

1.高端切入,重點培育光電子信息和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

 

強化高端對接,加快培育光電子信息產業。堅持“創新驅動、企業為主、集聚發展”的理念,以大項目為支撐,以產業鏈招商為主要手段,加強與武漢的對接合作,做大做強通信與傳感光纖光纜產業,提升光纖預制棒核心競爭力,配套發展光學與半導體材料產業,培育發展光電器件、智能家居領域。力爭到2020年,高新區光電子信息產業實現營業收入200億元,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端光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建設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光纖之都”。

 

加強品牌塑造,做大做強生物醫藥產業。深入挖掘本地特色資源優勢,培育潛江健康品牌,構建具有區域特色的生物醫藥產業鏈。重點發展小龍蝦、稻米、大豆等食品精深加工和副產物的高效利用,加快發展功能性富硒食品,發展壯大特色原料藥及醫藥中間體,推進“潛半夏”等中藥的繁育和研發,拓展以牛磺酸為原料的高附加值產品和新型數字化醫療設備。力爭到2020年,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中國蝦谷和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實現營業收入250億元。

 

2.依托主導,提升發展新材料和高端裝備等衍生產業

 

依托特色資源,精深發展新材料產業。立足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深化產學研合作,加快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推進化工產業向新材料轉型升級,重點發展建設應用于航天、光電子信息、船舶、軍工等領域的化工新材料產業,提升發展新型金屬材料和新型綠色建材,培育發展新型服裝材料和前沿新材料,突出綠色提升、專業建園、循環改造、清潔生產等方向,立足全國示范,高標準規劃、高規格建設新材料園區,到2020年實現年營業收入650億元。

 

加快技術創新,提升發展高端裝備產業。按照“龍頭引領、完善配套”的思路,以智能化、高端化、特色化、集群化為導向,以產業鏈招商和科技招商為主要手段,引進和培育一批智能裝備龍頭企業、科研機構,加強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加快“互聯網+”在制造業的滲透融合,推進傳統裝備業態創新,提升發展石油機械裝備制造,壯大環保裝備制造產業,突破性發展汽車零部件制造,培育發展智能制造裝備(機器人)產業,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高端裝備產業集群,力爭到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100億元。

 

3.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

 

以健全城市功能與服務產業發展為導向,以外部引入和本地培育為手段,集聚大量優秀現代服務業企業,重點發展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科技服務、文化旅游等業態,從產業發展和城市功能兩個層面,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力爭到2020年,建成江漢平原功能齊全、服務高端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實現營業收入600億元。

 

(二)增強創新發展新動力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揮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的引領作用,以產業創新需求為導向,加快集聚創新創業資源和要素,持續提升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強化載體、平臺和服務支撐作用,全面營造創新創業生態,增強高新區內生發展新動力。

 

加速創新資源集聚。加快金澳科技、江漢鉆具等省級企業(工程)技術中心的升級改造,重點引進和建設一批高水平的研發平臺。鼓勵企業與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全國高校院所共建成果轉化基地、中試基地。以龍頭企業為主導,聯合高校院所共建新材料、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等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探索建立跨區域合作研發、技術轉移轉化機制。支持小龍蝦產業研究院建設,鼓勵研究院開展小龍蝦深加工、甲殼素提取利用等關鍵技術研發,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建設潛江特色產業協同創新研究院,探索投資主體多元、企業化運作的市場機制。

 

強化企業主體地位。支持永安藥業、金澳科技等龍頭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開展產業關鍵共性技術和裝備研發攻關,積極承接國家、省、市重大科技專項,參與國際、國家或行業標準制定。深入推進“創新型企業培育工程”,建立科技型中小企業數據庫,提供專項資金支持和各項科技服務,加快培育“瞪羚”企業。發揮龍頭企業引領作用,合理配置產業鏈分工,促進本地大中小企業協同創新。

 

完善雙創載體建設。豐富孵化載體形態,加快構建“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專業園”梯級創業孵化體系。完善中植、華冀等現有載體配套設施建設和運營水平,積極開展國家級孵化器資質認定。引導龍頭企業建設一批專業化眾創空間,鼓勵社會力量打造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眾創空間。引入投資機構、科技地產商等社會資本投資新建一批市場化運營的專業孵化器和加速器。探索“創業導師+持股孵化”、“創業培訓+活動聚合”等新型孵化模式,提供創業輔導、項目路演、投融資、人脈鏈接等增值服務。

 

打造人才聚集高地。落實國家和省、市各類人才政策,針對產業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引進一批產業領軍和科技創新人才,組建面向國際市場的高層次人才隊伍。推廣“潛江籍人才回歸工程”“星期六工程師”、“候鳥工程師”、“季度專家”等柔性人才引進模式。依據產業發展定位,加強專業性和技能型人才培養。制訂完善人才扶持與激勵政策,落實科技創業領軍人才培育計劃。建設成為智力密集度高、創新活力強、創業氛圍濃、服務效能優的高端人才集聚區。

 

構建科技金融體系。設立潛江高新區產業發展引導基金、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采用階段參股、跟進投資、風險補助以及融資擔保等形式,吸引社會資本投向園區主導產業、高成長企業。加快對接長江經濟帶產業基金,鼓勵企業積極申報潛江基金扶持項目。繼續深化“政銀企”對接、“金融沙龍”等活動,加快引進銀行、保險、擔保、基金等金融機構。鼓勵銀行在高新區設立科技支行,支持金融機構開展科技擔保、股權質押貸款、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投貸聯動、科技保險等新型融資服務。支持企業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建立上市后備企業資源庫,對有潛力的企業進行上市培訓輔導。

 

(三)打造產城融合新空間

 

按照“以人為本、產城融合、聯動發展”的理念,遵循產業專業集聚發展和城市功能關聯集中的基本原則,持續優化園區空間布局,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打造產城有機融合、創新創業活躍的宜居宜業生態科技新城。

 

打造“一心、三區、多園”整體空間布局。遵循“連片建設、空間布局集中、制造服務分離、產業功能集中、土地集約利用”的原則,重點打造“一心、三區、多園”的空間格局。“一心”即綜合服務中心,重點承載行政辦公、生活居住、教育醫療、休閑娛樂、總部經濟、商務服務等功能,建成高新區標志性區域。“三區”指雙創集聚區、產業發展區、生活配套區。其中,雙創集聚區重點建設創新創業載體,承擔科技研發、孵化加速、技術服務、成果轉化等功能;產業發展區主要承載光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高端裝備、現代服務業等主導產業發展功能;生活配套區主要承載生活居住、商貿服務、教育培訓、醫療健康、文體休閑等生活和公共服務功能。“多園”包括光電子信息產業園、綠色食品產業園、生物醫藥產業園、新材料產業園、高端裝備產業園、現代物流產業園等專業產業園。

 

提升園區發展環境。加快道路交通網絡化建設,增強園區間組團聯系,構建便捷、安全、快速的對外交通網絡和聯合運輸體系。提升高新區公共交通覆蓋率,推廣微循環公交和定制公交。完善現有商業網點設施,有機補充大型消費場所和娛樂網點,實施集貿市場標準化改造。加快推進128奧特萊斯項目,配置休閑娛樂、商務辦公、星級酒店、會展物流等功能設施,建設博物館、圖書館、體育館、主題公園等文體設施。創新構建社會服務體系,依托生物醫藥產業,建立高新區健康服務系統。搭建以培訓和招聘服務為主的人力資源市場服務體系,吸納失地農民開展技能和就業培訓。

 

(四)建設綠色循環新園區

 

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強化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凸顯城市水鄉園林特色,為創建全國循環經濟示范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提供有力支撐。

 

完善循環經濟體系。依托重點產業園區,以減量化、清潔化、循環化為主線,大力開展工業污染治理和固廢綜合利用,實施關鍵補鏈項目,加快國家園區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建設,著力打造新材料一體化、綠色食品一體化、生物醫藥一體化等特色循環經濟產業鏈,同步搭建企業資源集約利用信息系統,全面提高資源循環利用效率,持續推進企業小循環、產業中循環、園區大循環的三個層次的循環體系建設,構建覆蓋全區、清潔高效的工業體系。

 

促進資源集約利用。全面實行資源利用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供需雙向調節、差別化管理,加強節能評估審查。按照潛江市水資源管理制度,控制用水總量,積極開拓中水回用途徑,提高水資源循環利用率。按照嚴控增量、盤活存量、有保有壓、集約高效的原則,合理安排生產和建設用地,提高土地資源利用效率。加強重點行業、企業原材料消耗管理,積極采用節材工藝和節材技術,降低消耗,提高利用率。節約木材、建筑材料,鼓勵使用新材料、再生材料。

 

推行綠色生活方式。倡導綠色低碳的生活消費理念,引導民眾優先購買、使用綠色低碳節能產品。鼓勵居民選擇公共交通、自行車、步行等綠色低碳出行方式。加快推進綠色低碳交通試點工程,廣泛應用清潔能源及新能源運輸裝備。加大城鎮社區垃圾及廢棄物分類設施建設,強化居民垃圾分類投放和回收意識。鼓勵將生活廢棄物作為工業原料、燃料使用,實現廢棄物資源化協同處理。加強生態文明教育和科普宣傳,引導公眾積極參與生態文明建設。

 

優化園區生態環境。深入實施“藍天”工程,加強工業點源、燃煤鍋爐、建筑施工及道路揚塵、機動車等污染治理執法工作,積極落實空氣預警預報工作。大力加強水污染防治,加大沿岸城鎮污水及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力度,減少和控制城鎮近岸水域污染物的排放量。著力構建優美的園區生態,加強園區道路、園林綠化改造,加快推進綠色通道、水系生態、城鎮增綠等工程,規劃建設生態水系、生態人文景點和其他生態園林設施。

 

(五)形成開放發展新格局

 

主動融入長江經濟帶等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加快建設開放平臺,暢通開放通道,創新開放模式,深化國內外開放合作,建立大范圍、深層次、高水平的開放發展格局。

 

深入推進油地合作共建。推進與油田企業的戰略合作,促進石油科研平臺與設施的本地開放,實現科研成果的本地轉化。發揮油田企業技術與科研優勢,鼓勵其參與地方企業技改升級,提升地方企業的產業創新能力。鼓勵油田企業參與園區重大項目的聯合招商,發揮其旗下企業和合作企業的招商優勢。爭取油田市場對地方民營企業的進一步開放,協助實力雄厚的民營資本進入油田化學品、油田裝備、油氣技術服務、零部件配套等領域。整合油田技術學校、潛江技工學校等教育資源,強化人力資源培訓。

 

主動對接武漢。緊抓潛江打造“融合兩圈、連接兩帶”重要節點城市的區域戰略機遇,發揮高新區在產業經濟與科技創新上的平臺作用,大力開展與武漢的產業對接、協同創新、人才培養。圍繞園區光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產業與,與武漢東湖高新區、武漢經開區、湖北自貿區武漢片區等園區開展產業鏈分工與協作。深化與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高校院所的合作,探索共建跨區域協同創新平臺,推動科技設施共享,加快科技成果轉移。探索共建異地孵化器等合作模式,積極承接武漢科技型企業的轉移。

 

深化與國內外創新高地合作。加快與北京中關村、上海張江、深圳南山等創新高地的產業對接和項目合作,吸引重大產業項目和科技成果落戶高新區。發揮腹地城市資源優勢及支撐作用,吸引承接沿海地區的光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等產業轉移,深化與創新高地的產業鏈和創新鏈合作。積極鏈接全球產業創新高地,加大與國際知名企業的合作,積極引進優勢產業相關的重大項目,加快科研成果產業化。鼓勵生物醫藥等優勢領域企業,以項目聯合體或產業聯盟等方式抱團走出去,共同開發海外市場。

 

(六)構建高效管理新體制

 

加強組織領導保障。提升潛江高新區在全市的戰略位勢,充分發揮潛江市創建國家高新區工作領導小組作用,調動全市優勢資源為創建工作形成有力支撐。加強與各相關部門的協調溝通,形成橫向協同、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建設“潛江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決策咨詢智庫”,積極發揮相關專家學者、民間智庫、企業高層的智力作用,形成戰略研究與實踐決策的良性互動。

 

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建立“充分授權、封閉運作、屬地管理”的精簡高效管理機制。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成立高新區行政審批局和綜合執法局,出臺行政審批事項清單和行政執法事項清單,賦予其市一級相對集中行政審批權和綜合執法權,推進“三單一網”建設,不斷提升服務效率。加快財稅金融體制改革,推行PPP等多種融資模式,爭取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投入。

 

完善政策支持體系。參照先進高新區政策體系,出臺推動潛江高新區創新發展、轉型升級的支持政策。加快完善產業發展、創新創業、科技服務等專項政策,明確實施細則,建立有利于產業發展、創新創業、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體系。加強園區政策的宣傳、解讀,建立政策調查、實施、評價、反饋、修正機制。

 

健全科學考評機制。參照科技部《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評價指標》,制定潛江高新區經濟發展綜合評估辦法,突出對創新資源集聚、新興產業培育、企業成長、人才引進等方面的考核和監督。制訂領導目標責任考核制度及工作任務年度分解計劃,實行目標責任制。對評價體系實行動態管理,每年進行追蹤分析和相應調整,形成有效的考核管理機制。

 

項目合作:18361148798    或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溫馨提示:本站提供免費發布服務,但對信息的合法性、實時性、真實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名錄資源由會員為向全球展示品牌形象上傳,個人信息均經處理后發布,如有遺漏戓涉嫌侵權他人及不愿展示形象的,請將“該頁網址和需修改及刪除的內容”發至本站郵箱戓留言給我們處理。凡注冊會員并發布信息或名錄資源的,均可定期獲得全球項目參考及合作機會。本站名錄資源概不對任何第三方開放,更不提供如交換、出售及查詢等服務!
項目合作及建議請留言:請理性留言,并遵守相關規定
姓名: 手機: QQ號: 微信: 郵箱:
驗證碼 點此換一張
  • 上一篇: 沒有了
  • 下一篇: 沒有了
  • 關于我們 招商培訓 代理招商 代理投資 代理融資 代理政策 戰略伙伴 服務外包
    廣告報價 匯款方式 合作方式 免費發布 網群建設 誠聘英才 網站導航 設為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