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縣地處湘鄂兩省邊陲,洞庭湖區腹地,介于東經112°10′53″—112°49′06″,北緯29°03′03″—29°31′37″之間,東西跨62.78公里,南北跨52.73公里,版土面積1075平方公里。南縣北與湖北省石首、公安、松滋相連,西接常德市的安鄉、漢壽兩縣,東臨岳陽市的華容縣,南與益陽市的沅江市隔河相望,東南與大通湖、北洲子、金盆、南灣湖、千山紅等幾大農(漁)場連成一片,為湖南省36個邊境縣之一。
縣城南洲鎮東距沿長江開放城市岳陽100公里,南離省會長沙200公里,北到長江黃金水道30公里。南縣地處長江中下游,系洞庭湖新淤之地。地勢自西向東南微傾,平均海拔28.8米,高差不足10米,除明山、寄山兩處山崗外,一馬平川,屬于典型的平原地形。境內土地肥沃,5條自然江河流貫其中,域內河渠縱橫,湖塘密布,水域面積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一以上,有“洞庭明珠”之譽。
南縣建制較遲,于清光緒21年(1895年,至今108年)設縣建制,是個年輕的縣。南縣是一塊既古老而又年輕的土地。據考證,新石器時代晚期,華夏先人就在這里繁衍生息。后因地殼構造運動,這里淪陷為澤國。唐宋時期,縣境尚在浩渺洞庭之中,僅有寄山、明山、宋田山和太陽山浮峙水面。清咸豐二年(1852年)六月,湖北省石首縣藕池江堤潰決,因頻年失修,至咸豐十年,長江洪水泛濫,夾大量泥沙從原潰口傾瀉南奔,直灌洞庭。清同治末年(1874年前后),洞庭湖北部淤積若干洲渚,其中烏嘴和北洲南岸新淤一個狹長的湖洲,因地處北洲之南,當地群眾稱之為“南洲”。爾后洲渚淤積連片,形成百里沃野,泛稱“南洲”。隨著南洲的形成,各地居民紛遷麋集,圍堤開荒,世代相息。是時分屬華容、岳陽、漢壽、沅江、安鄉、常德六縣管轄。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湖南巡撫吳大澄奏本清廷獲準,劃割六縣交界之地,在境內烏嘴設置“南洲直隸廳撫民府”,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遷置九都。民國二年(1913年)十月,湖南都督府下令撤銷南洲廳,改稱南洲縣,次年六月八日又根據內務部復電轉令,將南洲縣更名為南縣。
南縣盡管年輕,但歷史卻悠久。全縣范圍內共調查發現文化遺址40處(其中新石器時代遺址達20處)、古墓葬群13處、古建筑2處、古石刻文物點7處、近現代重要史跡5處,其中有61處被載入《中國文物地圖集·湖南分冊》,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2處。1999年對南洲鎮大郎城村涂家臺遺址科學考古,發掘了一批新石器時代早期墓葬,實屬罕見,由此可將縣境內人類活動的歷史追溯到八千多年以前。
南縣是一個純移民縣,居民來自湖南、湖北、江西、福建等10多個省、市。現有67萬人口,除漢族外,尚有回族、土家族、侗族、維吾爾族等10個少數民族。其中漢族人口占99.87%。全縣有臺胞1300余人,僑胞及歸僑、僑眷、僑屬1200余人,分布在19個國家和地區。
南縣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半個多世紀以來,南縣這塊土地留下了眾多革命者的光輝業績。新中國的締造者毛澤東早年曾來南縣進行社會考察,彭德懷、賀龍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里傳播火種,建立人民政權,領導洞庭湖區人民的革命斗爭。中國工農紅軍的杰出將領段德昌烈士就誕生在這片熱土上。自1925年至1949年7月,縣內先后20余次建立中共南縣地方組織,并多次成為南(縣)、華(容)、安(化)等縣革命斗爭中心,一度成為湘鄂西蘇區組成部分之一。整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南縣為革命而犧牲的烈士達200余人,其中有中國工農紅軍早期杰出將領段德昌,中共洞庭湖特區委員會書記孟慶友和游擊隊大隊長孫榮華,中共南華工作委員會書記李服波,共青團南華安特委組織部長、少年革命英雄周壽 羽 等。1988年,南縣被國務院批準為“革命老區縣”。
新中國成立以來,先后涌現了各級勞模300多人。榮膺中國科學院院士的黃伯云、俄羅斯國際科學院院士的劉伯操、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劉鎮武、鄧漢民、中共高級干部吳向東、商界名人李陽等,是當代南縣人的卓越代表。
新中國建國之初,南縣劃歸常德地區,1962年12月,改屬益陽地區,1994年7月后屬益陽市(地改市后)。
2005年,南縣依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對本縣行政區劃設置進行了調整。目前,南縣轄9個建制鎮、3個鄉、391個村委會、55個居委會,縣治設南洲鎮。9個建制鎮分別為南洲鎮、茅草街鎮、三仙湖鎮、武圣宮鎮、明山頭鎮、廠窖鎮、華閣鎮、青樹嘴鎮、麻河口鎮。3個鄉分別為烏嘴鄉、中魚口鄉、浪拔湖鄉。
氣象資源。境內氣候適宜,年平均氣溫16.6℃,降水量1237.7mm,雨日136.3天,日照時數1775.7小時,蒸發量1236.2mm。屬亞 熱帶過渡到季風濕潤氣候類型,冬涼夏暖,四季分明,熱量充足,雨水充沛,日照時長,有霜期短,可為農業生產提供優越的自然條件。
淡水資源。境內江河密布,水網勾連。長江水系的藕池河5條支流和松澧洪道流經南縣,注入洞庭,全長222公里,將全縣切割為南鼎、南漢、和康、育樂、大通湖、同興6個堤垸。垸內有南茅運河、五七運河、烏嘴疏河3條運河,全長62公里。有大小湖泊102個,池塘1.03萬個,面積達10萬余畝。有大小渠道1.3萬余條,總長約3000公里,河渠面積達151.4平方公里,河網密度為3.06公里/平方公里。水資源總量1133億立方米,其中降水徑流5.6億立方米,客水徑流1125.1億立方米,地下水2.3億立方米(可開采量)。豐富的水利資源既是南縣農業經濟的命脈,又為水運交通提供了極其便利的條件。
林木資源。南縣有林業用地面積2.06 萬公頃,有林地面積1.22 萬公頃,活立林蓄積量60.2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12.73%。形成了以農田防護林為主體,以河洲防浪林和經濟果木林為重要組成部分的網、帶、片、點相結合的平原湖區林業體系。全縣林帶總量2200多條,林網網格2100多個,林帶總長2900多公里,防護面積占耕地總面積的70%以上。南縣正在大力發展以楊樹為重點的工業用材林,計劃在2010年前建立30萬畝速生楊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