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豐市概況
來源:網群國際 瀏覽:次
|
|
大豐市位于中國江蘇省中部,長江以北,黃海之濱。全市總面積2367平方公里,總人口72萬。大豐歷史悠久,成陸于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曾以產鹽而名聞遐邇。大豐人文薈萃,是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水滸》作者施耐庵的故里。大豐自然條件優越,屬北亞 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大豐生態環境優美,是中國第一家“生態建設示范市”和國家社會發展綜合實驗區,境內建有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麋鹿保護區。大豐地處中國東部沿海開放帶,屬上海經濟區,受長江三角洲經濟圈輻射,經濟發展的區位優勢十分突出。這里與中國最大的城市上海和江蘇省省會城市南京相鄰,鐵路、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南京祿口機場和鹽城機場近在兩側。被中國國家交通部列入“九五”規劃的萬噸級泊位的大豐港明年將竣工通航成為一類口岸,直接通航韓國、日本、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大豐素有“金大豐”的美譽。紡織、機械、食品、建材、輕工、化工是大豐工業經濟的六大傳統行業,有近千家企業,其中森威、大力、全豐、銀都、豐山等三十多家企業屬國家大中型企業,微小型空壓機、拋丸機、自行車飛輪、旋耕條播機、床上用品、布絨玩具、龍蝦等十多只產品產銷和出口量在中國同行業中名列第一。 目前,大豐市正在著力培植綠色食品、新型材料和生物工程三大新興行業。大豐資源豐富,物產眾多。境內海岸線長達112公里,灘涂面積10萬多公頃,其中已圍墾3萬多公頃,極具開發潛力。盛產糧食、棉花、油料、蠶繭、水果等經濟作物,雞、鴨、鵝、豬、羊等家禽家畜,魚、蝦、蟹、文蛤、鮮蟶等海淡水產品。大豐有6大類100多產品遠銷美國、日本、韓國等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促進了社會事業的全面進步,使大豐人的生活越來越多姿多彩。 大豐自從2003年首次進入“第三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目錄后,已經連續五屆進入該目錄:排名如下:第三屆:92,第四屆:95,第五屆:98,第六屆:96,第七屆:95。元末,大豐白駒場的鹽民起義領袖張士誠率領起義軍,愛護百姓是有中皆碑的 起義軍所到之處,對民眾秋毫無犯。每攻下一座城府,便開倉濟賑,除留軍需之外,其余財物均分發給貧苦的農民,因此,民間流傳有“死不怨泰州(士誠),生不謝寶應楊(完者)”的民謠。后來,朱元璋打敗了張士誠,建立了明王朝。 但是張士誠在百姓心中的形象是抹不掉的,人們想方設法紀念他,為掩人耳目,西團、白駒、草埝一帶民間將歷史上沿襲的七月三十祭地藏王的習俗, 改為明祭“王”暗祭“張王”。 這一天晚,家家戶戶的門檻外擺一張祭桌,上置一盞用蛤蜊殼做成的香油燈,內浸幾根燈芯,兩邊各置一支蠟燭,前面點香。一時,光影搖曳,香煙縈紅,男女老少磕頭跪拜.祈禱:“懲奸除惡,普渡眾生,家家祭祀,張王安康。” 祭祀完畢,人們便相約來到一處預先搭好的員門下,手持枝蔓蘆柴,在頂端縛上一 柱香,香的末端系上一束鞭炮,待香慢慢燃 盡后點著鞭炮,須叟間,火花四濺,像夜空繁星閃爍。據說,這便是“張王睜眼觀察人世。”接著,人們盡情地吹奏簫 笙.嗩吶等各種樂器,匯成壯闊的聲浪。據說此景象征著當年張士誠一呼百應,帶 甲數十萬的浩大聲勢,也象征著百姓懷念張王的感情如江河行地,永久不息,這種 祭奠活動,每年一次,每次持續到午夜時分 農歷七月三十祭張王的習俗在大豐一帶流傳了幾百年.供水:年降水量 1000 毫米上下,境內有 8 條主要入海河流。 1 座日處理 5 萬噸自來水廠,地下水資源比較豐富,水質優良。取之不盡的海水更是制鹽及化工產品和養殖海產品的重要資源。 供電:大豐目前建成 220 千伏變電所 1 座, 110 千伏變電所 5 座, 35 千伏變電所 17 座,能滿足大豐工農業生產及廣大市民用電需要,全年供電量為 7 億千瓦時。 通訊:大豐已建成一個全架構、數字化的多功能通信網絡。固定電話用戶總數已達 190225 戶,以 ADSL 和 IP 城域網為主流的數據通信業務已走入干家萬戶。 醫療衛生:全市擁有醫療衛生機構 6 個,鎮衛生院 26 個,民營醫院 5 床位 1425 張,衛生技術人員 2351 人。 教育科技:有高等院校 1 所,中等專業學校 2 所,中等職業學校 4 所高中 8 所 ( 其中省重點中學 3 所 ) ,是江蘇省首批綜合素質教育實驗區。 交通:大豐交通便利,南毗南通港,北接連云港, 204 國道、通榆河、新長鐵路縱貫大豐,鄰近的南通機場、鹽城機場可通往國內主要大城市。具有得天獨厚自然條件和巨大發展前景的國家一類口岸——大豐港,正在興建 3 萬噸級碼頭,并納入了上海國際航運中心體系。正在建設的沿海高速公路直抵市區。市內主要干道實現黑色化,村村通公路。 風景旅游:這里風景秀麗,景色宜人,已有兩條完整的旅游線。在生態觀光旅游線上,有國家級麋鹿自然保護區、全國少見的百萬畝灘涂濕地、林場森林公園、星羅棋布的鹽湖、傳說神奇的斗龍港、俯拾皆是海產品的東沙島、小海溫泉等;人文景觀旅游線上,有由美籍華人美國佛教協會浩霖大師籌資修復堪稱蘇北一流的草堰義阡寺、古代杰出工程范公堤、施耐庵紀念館、八路軍新四軍會師碑、劉莊凈土院、萬壽橋、小海鎮海寺、珍跡墨寶鄭板橋書畫等等。 2004年,該市圍繞“趕超蘇中,跨越發展”宏偉目標,突出企業改革、項目推進、城市建設、優化環境等重點工作,全力推進,狠抓落實,經濟和社會得到快速發展,完成國內生產總值85億元,實現財政收入4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59元,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4055元。今年以來,該市確立了“一個統攬、四個提升”的總體思路。“一個統攬”,就是以“趕超蘇中、跨越發展,全力推進‘強市富民興大豐,加快建設現代'”統攬全局;“四個提升”,就是全面提升結構調整水平,全面提升項目建設水平,全面提升城市建設水平,全面提升對外開放水平。 05年初,鹽城市委、市政府把該市和東臺、城區列為鹽城市第一板塊,前不久,在該市召開了推進東臺、大豐、城區跨越發展工作會議,明確該市跨越發展的新目標,即在2001年基礎上四年翻一備,力爭今年GDP100億元,財政收入5億元,到2005年實現GDP170億元,財政收入8億元,蘇北領先,趕超江都,蘇中一流。對照新目標,該市再找新差距,再理新思路,再抓新措施,目前,全市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保持了穩定發展的良好勢頭,各項經濟指標總體上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超半”。1-6月份,全市共實現國內生產總值45.8億元,同比增長16.8%,其中一、二、三產業分別為9.6億元、20.3億元、15.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6%、22.5%、15.1%。大豐市位于中國江蘇省中部,長江以北,黃海之濱。全市總面積2367平方公里,總人口72萬。2004年底轄14個鎮。 大豐市是淤積平原。地形南寬北窄,呈不規則的三角形,似葫蘆,南北長63公里,東西寬44公里,總面積2367平方公里。地面真高1.9~4.5米,高低相差2.6米。除沿海灘涂外,全市地勢東高(2.8~3.5米)西低(2.4~2.8),南高(3.3~4.5)北低(1.8~2.2)。中部老斗龍港兩側為槽形洼地,寬3~6公里,自西南向東北縱貫全市,地面真高一般在2.2~2.8米之間。東南部川東港以南地區為高亢地,地面真高在3.5~4.5之間。
大豐市屬北亞 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寒暑顯著,陽光充足,雨水充沛。年平均氣溫14 ℃,無霜期 213 天,常年降水量 1058.4 毫米,日照 2255.6 小時。
大豐市地處沿海,資源豐富,尤其是有得天獨厚的灘涂資源。全市耕地面積127.04萬畝,人均占有耕地1.75畝。還有沿海灘涂116萬畝,東沙島104萬畝(中潮灘以上面積29萬畝),是大豐市最具有發展潛力的后備土地資源。年自然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豐水年達2000多毫米,欠水年最少也有500毫米。市境內有川東港、江界河、王港河、二卯酉河、四卯酉河、斗龍港、西潮河、大豐干河等入海河流,平均地面年徑流量為5.1億立方米,客水過境量為25億立方米左右。地下淡水資源比較豐富,根據實鑿眼井觀察,160米左右的人畜飲用淡水日涌量約200噸,400米左右的熱淡水(水溫27℃)時涌量約60噸。海水取之不盡,是制鹽及其化工產品和養殖海產品的重要資源。
市境物產豐富,品種繁多。植物資源有木本植物、草本植物、地被植物三大類500多種。除有近80種人工培植的藥材以外,還有羅布麻、茵陳、龍膽草、益母草、墨旱蓮、蒼耳子、馬鞭草等野生藥材200多種。陸上脊椎動物100多種。有世界珍惜麋鹿500多頭,有丹頂鶴、天鵝、白尾海雕、牙獐等28種國家一、二類保護動物,還有多種候鳥,其中近年發現的蜂鳥為世界上最小的鳥。近海資源繁豐,潮間帶浮游植物145種,浮游動物68種,底棲固著性藻類47種,水生動物種有各種魚類20種,其中黃鱔、銀鯧、小帶魚等優勢品種10多種。貝類以文蛤、青蛤、四角蛤、泥螺等為多,年產文蛤、泥螺等達4000噸左右。
已探明和開采的礦種有磚用粘土和礦泉水。磚用粘土分布在大沈公路以西,204國道以東10個鎮境內,可開采儲量792.4萬立方米。礦泉水位于小海鎮東郊,為氯化物碳酸鈉型水,出水溫度為37℃左右,礦化度1.75/L,日流量72噸。據石油部門分析,境內油氣遠景良好。
境內居民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有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壯族、布依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傣族、黎族、傈傈族、畬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納西族、土族、布朗族、錫伯族等24個,共1549戶1976人。苗族、壯族、侗族、白族、土家族人數在百人以上,其余的數十人,少的只有1人。唐代,隸屬于揚州(曾名邗州)海陵縣。南唐升元元年(937年)隸屬于東都泰州海陵監(今大團以北隸鹽城監)。北宋時,沿海有紫莊、南八游、丁溪、竹溪等鹽場、隸屬于泰州。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黃河奪泗入淮,海岸向東淤漲,境域隨之東擴,今丁溪至大團一帶屬泰州,新斗龍港一線以北,則隸屬楚州鹽城縣。 元代兩淮設置29個鹽場。其中在大豐境內的有何垛場(北部)、丁溪場、小海場、草堰場、白駒場、伍佑場(東南部)等。白駒場、劉莊場隸屬揚州府興化縣;伍佑場隸屬淮安府鹽城縣;余均隸屬揚州府泰州海陵縣。 明洪武元年(1368年)設兩淮鹽運司泰州分司,始駐泰州,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移駐東臺。何垛場、丁溪場、小海場、草堰場的鹽政歸其管轄。行政上除伍佑場外,其他六鹽場同屬于揚州府泰州東西鄉三十五都。 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稍前,曾將白駒場、劉莊場的管轄權從泰州劃歸淮安府鹽城縣。不久,又從鹽城縣劃歸揚州府興化縣。 清乾隆元年(1736年)復改屬泰州分司,并將白駒場并入草堰場。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劉莊場也并入草堰場。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泰州東部析置東臺縣,丁溪場、小海場、草堰場的地方行政改屬東臺縣。白駒場、劉莊場的地方行政則隸屬于興化縣。 明國6年(1917年)南通張謇、張察創辦“淮南草堰場大豐鹽墾股份有限公司”,招南通、海門人來此廢灶興墾,開辟了大豐縣東部的廣大地區,種植棉花。民國18年(1929年)丁溪、小海、草堰諸場境域行政上均屬東臺縣第九區。白駒、劉莊則屬興化縣第六區。 1940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四軍在黃橋與國民黨頑固派決戰后乘勝北上,大豐地區獲得解放。 1941年5月將民國政府東臺縣第九區分為小海區、墾區、西渣區,屬東臺縣民主政府領導。 1941年10月,東臺縣民主政府于原第九區境設置臺北行署(縣政權機構的雛形,代替東臺縣政府行使本地區的行政領導權)。 1942年5月,東臺行署轄地由東臺縣析出改置臺北縣,隸屬于華中局蘇中第二分區。 1944年10月,于撤銷蘇中行政公署第二分區專員公署的同時,撤銷臺北縣,并入東臺縣,隸屬于蘇中行政公署第四分區。 1945年11月,恢復臺北縣建制,隸屬于蘇皖邊區人民政府第一專署。 1949年4月,蘇北人民行政公署成立。1949年5月15日,泰州專員公署成立,臺北縣隸屬于泰州專員公署。 1950年,臺北縣改隸屬于鹽城專員公署。 1951年8月,臺北縣因與臺灣省的臺北市同名,乃取著名的大豐鹽墾公司中的大豐二字,定名大豐縣。 1953年1月,蘇北、蘇南兩行政區與南京市合并為江蘇省。大豐縣隸屬于江蘇省鹽城專區。 1983年3月,鹽城建市,大豐縣隸屬鹽城市。 1996年8月,經國務院批準撤消大豐縣,設立大豐市。大豐城市概況 豐市地處江蘇東部,黃海之濱,總人口73萬,面積2367平方公里,轄14個鎮、兩個省級開發區,境內有省屬農場和滬屬農場各3個。大豐市先后榮獲“江蘇省文明城市”、“江蘇省衛生城市”、“江蘇省社會治安安全市”和“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等30多個國家級和省級先進縣(市)稱號。 大豐是麋鹿之鄉。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世界上最大的麋鹿放養區,也是全國精選的15個生態旅游景點之一,現有麋鹿1000多頭,占世界總數的30%。 大豐是綠色生態家園。大豐市先后實施了沿海防護林體系、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等74項生態建設工程,被命名為全國生態建設示范市、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被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為“持續農業與農村發展實驗區”。 大豐是灘涂濕地寶庫。大豐海岸線112公里,沿海灘涂面積10萬公頃,是亞洲最大的一片灘涂濕地,被聯合國列入世界重要濕地名錄。原始灘涂濕地上棲息著400多個野生動物家族,生長著近500種海邊植物,是各類野生動植物棲息繁衍的天堂。 大豐是新興港口城市。國家重點工程大豐港位于江蘇沿海海岸線中部,是填補江蘇沿海港口空白帶的中心戰略大港。2005年10月18日,大豐港一期工程兩個萬噸級泊位已建成試航,2006年開放一類口岸,并同時開工建設6個5萬噸級泊位。到2010年,大豐港將形成1500萬噸年吞吐能力,成為江蘇沿海對外開放的綜合型中型商港。 十一五期間,大豐將努力建成江蘇東部沿海新興臨港工業城市、江蘇中部開放的港口物流城市、長三角地區重要的生態旅游城市和鹽城跨越發展的重要增長點。 |
項目合作:18361148798 或
溫馨提示:本站提供免費發布服務,但對信息的合法性、實時性、真實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名錄資源由會員為向全球展示品牌形象上傳,個人信息均經處理后發布,如有遺漏戓涉嫌侵權他人及不愿展示形象的,請將“該頁網址和需修改及刪除的內容”發至本站郵箱戓留言給我們處理。凡注冊會員并發布信息或名錄資源的,均可定期獲得全球項目參考及合作機會。本站名錄資源概不對任何第三方開放,更不提供如交換、出售及查詢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