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關區是古都南京的主城區,濱江依城,交通便捷,人文薈萃,是南京建設“融古都特色與現代文明于一體的現代化江濱城市”的窗口性區域,素有“金陵北大門”之稱。浩瀚長江,孕育千古英杰偉業;魅力下關,見證今昔金陵巨變。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六大召開以后,下關區沿江開發快速推進,“南京外灘”初具雛形;經濟增長全面提速,“第三商圈” 特色凸顯;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城市功能日趨完善;社會事業協調發展,人民生活明顯改善。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努力構建和諧社會、力爭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關鍵階段,全區將重點實施沿江開發、富民強區、開放立區、科教興區、依法治區五大戰略,加快建設市場繁榮、物流集聚的商貿強區,富有古城風韻、濱江特色的旅游名區,現代文明與歷史文化交相輝映的文化大區,城市功能完善、人居環境優良的濱江新區。
“讓世界了解下關,讓下關走向世界”,是熱情樸實的下關人民的共同心愿。誠摯歡迎各界朋友來下關觀光、投資,我們將秉承“誠信為本,開明為懷,雙贏為上,發展為宗”的理念,以優越的區位、優惠的政策、優質的服務、優良的環境,與各方有識之士攜手共建下關區的美好明天。
下關區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省市沿江開發戰略為契機,以“富民強區、加快發展”為目標,積極推進經濟結構和產業布局調整,大力發展商貿流通、都市工業、非公經濟、旅游文化等服務業,經濟綜合實力不斷提高。2006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0.5億元,增長15.2%;完成全口徑財政收入14億元,一般預算收入7.35億元,分別增長24.87%和24.93%;實現固定資產投資44億元,增長1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8.47億元,增長15.4%;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84.7億元,增長19%。
商貿流通業發展迅速。近年來,下關區著力打造以建寧路市場一條街為龍頭的南京“第三商圈”,家樂福、易初蓮花、金盛集團等國際知名企業落戶下關,中國電子南京信息大廈、大觀•天地MALL等一批重點商貿項目建設積極推進,商圈規模、品牌效應不斷優化,全區逐步形成了熱河南路農副產品、建寧路日用工業品、幕府路生產資料物流三個市場聚集群,現有各類市場近70家,有白云亭農副產品中心批發市場、金橋小商品市場、生產資料中心批發市場、南京果品中心批發市場等4個國家級大市場,2006年,全區市場成交額達490億元。轄區內有“四縱”“五橫”的城市道路框架,鐵路南京西站、中央門長途汽車站,7.8公里的長江航道和57座碼頭,交通便利,形成了南京中儲、金帆物流、寧華物流、南京港上元門港區四大物流基地,占南京鋼材交易總量90%的金屬物流園規模不斷擴大,連鎖市場、品牌超市、電子商務和物流配送等現代物流業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新亮點。
旅游經濟初具規模。下關區自然資源和人文景觀眾多,擁有9.3公里的長江岸線、秦淮河、獅子山、幕府山、明城墻等自然資源和閱江樓、靜海寺—天妃宮、儀鳳門、江南水師學堂等知名景區(點),形成了濱江風光帶、明城墻風貌帶和秦淮河景觀帶。下關區大力實施旅游名區戰略,不斷加大旅游配套設施建設力度,旅游成為下關最具潛力的產業。2006年,共接待游客21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2.02億元。
民營經濟快速發展。制定并落實了扶持私營個體經濟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了私營個體經濟貸款擔保基金和下崗失業人員小額貸款擔保基金。成立全省首家民營企業經濟糾紛預防服務中心,民營企業品牌興企戰略和誠信建設工程深入實施。通過降低市場準入門檻,放寬生產經營限制,優化投資環境,加快了私營個體經濟的發展。2006年,全區共有個體工商戶12553戶,民營企業6393戶,注冊資本70.62億元。
都市工業上了新水平。下關把推進樓宇(園區)建設作為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和都市工業的重心,著力提高組織程度,完善服務機制,加強資源整合。區域內先后建有林業大廈、幕府智慧產業園、工程機械廠產業園等樓宇(園區)48個,另有幕府山國際休閑創意產業園、臺興商務樓、南昌大廈等一批樓宇(園區)項目加快推進。2006年,全年新建改建樓宇、園區13個,新增樓宇和園區面積10.69萬平方米,入駐企業總數達1060家,注冊資本達20.3億元。全年樓宇、園區實現稅收1.3億元,增長41%。
開放型經濟取得突破。下關區遵循“誠信為本,開明為懷,雙贏為上,發展為宗”的理念,努力構建激勵、服務、保障三大機制,以優質的服務、優惠的政策、優化的環境、優良的保障為中外客商提供投資興業、大展鴻圖的平臺。區招商服務中心、外商投訴中心運轉良好,積極舉辦“重洽會”、“金洽會”等招商引資活動,2006年,全年實現協議注冊外資9183萬美元、注冊外資實際到帳3450萬美元、利用內資20.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