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團鎮位于大豐市中部,總面積96平方公里,轄13個村,79個村民小組,2個居委會。2006年末總人口3.37萬人,耕地面積5100公頃,F有工業企業340家,其中:定報工業企業30家,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3.15億元,銷售收入12.4億元,利稅7999萬元。拋丸機產業集群發展迅速, 2006年實現銷售10億元,利稅8700萬元,現有拋丸機企業109家,從業人員近萬人,被列為“江蘇省百家重點產業集群”、“鹽城市十大產業集群”,成為聞名遐邇的“拋丸機之鄉”。全鎮完成國內生產總值7.66億元,財政收入430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120元。
在僅有3.5萬人的大豐市西團鎮,集聚著大大小小140多家拋丸機生產企業。從鎮黨委書記到企業經營者們都堅信,在這片綠色的原野上,一定能建起國內最大的拋丸機生產、研發和出口基地。1月20日,西團鎮黨委書記鄧既明早早地來到了豐特鑄造機械有限公司。這一天,他的工作安排就是到這家拋丸機生產的龍頭企業進行調研,并和公司董事長喬圣兵商討全鎮拋丸機產業的發展藍圖!∥鲌F是大豐市一個僅有3.5萬人的小鎮,但在這里卻集聚著大大小小140多家生產拋丸機的企業,吸納了全鎮及周邊農村1.5萬人就業!拔覀兡壳皟H僅是完成了大批量的企業集中,橫向集聚多,縱向配套少,從整體上看,產品的技術含量還相對較低,專業化生產程度不高,同質化競爭矛盾突出,國內山東、深圳等地的拋丸機產業發展對我們形成的壓力與日俱增,產品的出口比例還微乎其微。”鄧既明對拋丸機產業的了解,讓喬圣兵對這位上任剛滿2個月的書記深感敬佩。
來西團之前,鄧既明是大豐市的外經貿局局長。那時他就對列入鹽城市十大產業集群的西團拋丸機產業有過自己的深入思考,他的想法是歷經30年經濟大潮的洗禮,在西團這片綠色的原野上,完全有可能建起國內最大的拋丸機生產、研發和出口基地。
鄧既明的想法,也是西團這個蘇北小鎮早有的產業夢想,幾任黨政領導和百名出身草根的西團企業家一直在努力!
拋丸機是機械產業中的通用基礎設備,廣泛應用于船舶、汽車工程、機械制造等行業的除銹、拋光、清砂等金屬表面處理,國內外市場需求巨大。
在地處蘇北腹地的大豐西團鎮,拋丸機產業的興起并無炫目的祖上背景,F任西團拋丸機商會會長的李愛文,24年前是西團鎮上的工業“頂梁柱”大豐市特種合金鑄造廠的廠長。這位膚色黝黑的老人全程見證了西團拋丸機產業的發端和興盛。
“我們廠建于1976年,開始只是生產簡單的鑄造件。1982年,經在南京鐵路分局工作的廠里一位老書記的親家的幫忙,引進了拋丸機配套產品的生產業務,這也是西團人第一次認識拋丸機。1984年,廠里與西安交通大學、上海鑄造研究所等高等院所建立了經濟技術合作關系,開始生產拋丸機成套產品。1985年,廠里又先后從西安交通大學引進了4名大學生,現在的大豐市政協副主席湯小山就是其中之一,他也是外地大學生到鹽城鄉鎮企業工作的第一人!崩類畚恼f,“大學生的到來,讓我們這些土老板信心倍增,企業的科技能力大大提高。經過一次次的技術攻關,從上個世紀80年代中后期開始,標注著西團制造的拋丸機產品大批量走出鹽城,與全國同行拼搶市場!
大豐市特種合金鑄造廠是西團拋丸機產業的母體。廣闊的市場需求空間和還算不菲的利潤收益,讓當地一群有朦朧投資意識的泥腿子看到了這個工業產業的前景。1997年大豐鄉鎮企業全面改制時,包括特種合金鑄造廠在內,有一定規模的拋丸機生產廠家在西團已有6家,一家一戶的作坊式配套廠家有10多家,從業人員2000多人,年行業總產值超過1000多萬元。
“一個偶然的親家關系,經西團人有意識的努力,做成了一個規模產業!2001年,李愛文調任西團鎮工業副書記,主抓拋丸機產業發展。也是從那個時候起,因為政府的積極引導,西團拋丸機產業開始迎來大發展階段。李愛文帶著記者來到西團鎮大龍工業園,指著密布的拋丸機企業,這位已經卸任的老書記聲如洪鐘:“經過這幾年裂變式的發展,一批有技術、上規模的現代化企業正在迅速取代一家一戶作坊式的小工廠。”
豐特鑄造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喬圣兵,今年43歲。10年前,趁著鄉鎮企業改制的東風,辭去公職自籌資金買下了一家效益不佳的作坊式小廠,開始涉足拋丸機生產,2000年投資500萬元第一個將廠區搬到了大龍工業園區。喬圣兵是西團拋丸機行業中為數不多的“科班生”,畢業于南京理工大學機械制造專業。借著自己的專業優勢,自辦廠的第一天起,喬圣兵就專注于新產品的開發,在西團整個拋丸機行業都只生產滾筒拋丸機單一產品的時候,豐特公司率先研發出了吊鉤式、履帶式、轉臺式等拋丸機全系列產品。陪同記者參觀豐特公司歐式建筑風格的花園式廠區,喬圣兵不無自豪地說:“鞍鋼集團、攀鋼集團、徐工集團、江南船廠等全國20多個省市的一些著名企業都用著我們的拋丸機,因為始終強化技術優勢,豐特系列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也在逐年提升,目前已經出口到了日本、印度尼西亞、越南等近10個國家!焙蛦淌ケ粯,大龍鑄造機械廠的廠長陳彥鈞在當了17年的中學老師后,2002年4月辭職辦廠,多方籌資400萬元在大龍工業園區征地建廠。短短5年的發展,已經實現年銷售4000萬元。豐特鑄造機械公司、大龍鑄造機械廠是西團拋丸機行業里的佼佼者。西團鎮鎮長董毅說:“也正是這些實干創新的企業把西團拋丸機產業帶入了真正的變局階段!2001年,鄉鎮區劃調整后,西團鎮圍繞打造區域特色經濟,籌資500多萬元,征地650畝,起步建設大龍工業園,全力構筑拋丸機產業集群。董毅告訴記者,到2007年底,園區面積已達到1600畝,2007年完成生產總值20億元,創造利稅1.1億元,西團拋丸機產品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達到40%以上。拋丸機產業不僅是西團鎮的重要支柱產業,同時也已經成為大豐市生產力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鎮黨委書記鄧既明的辦公室墻上醒目地掛著西團鎮大龍拋丸機產業集群集中區基礎設施分期建設圖和工業集中區總體規劃圖。鄧既明說,拋丸機產業雖然已經占據了西團工業經濟的半壁江山,但真正的集群效應尚未產生。在大豐市外經貿局局長的幾年任上,鄧既明對產業集群有過專門的研究。他說:“產業集群是經濟全球化、現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我國當前經濟發展的新趨勢、新特色,對于農村區域經濟的發展來說,意義更為重大。培植特色產業、發展產業集群不僅有利于提升區域經濟競爭力和促進區域經濟增長,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加快推進區域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和三農問題的有效解決!彪m然來到西團鎮才有2個月的時間,但在鄧既明心中,對西團拋丸機產業的發展已經有了清晰的藍圖。他說,經過未來幾年的努力,整個產業園區將從主要從事產品制造延伸到產品研發、設計生產、銷售服務、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培育一批在國內甚至國際市場上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具備較高經營管理素養和國際眼光的現代企業家群體,圍繞龍頭企業形成專業協作和產業配套,構筑完善的產業鏈,最終使西團拋丸機產業形成以專業化分工與社會化協作為基礎,大中小企業并存,不同類型企業共生互補的生態化產業群體。指著墻上的規劃圖,鄧既明說:“目前圍繞拋丸機產業鏈的儲備項目已經有20多個,其中8個項目已經開工建設。至少到明年,拋丸機這個集群將轉移西團及周邊鄉鎮農村勞動力2萬人,年人均收入超過萬元,達到蘇南發達地區的現有水平。”結束采訪時,記者和鄧既明相約,每年都來西團作客,看看這個小鎮的產業夢想怎樣一步一步走向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