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家蕩,地處阜寧西南邊陲,與三市四縣接壤,是蘇北里下河地區一片廣闊的沼澤地,有一百多平方公里。溝河縱橫,蕩灘連片,素有“八八六十四蕩,馬家蕩是首蕩”之稱。
在歲月的沉淀和時空的變遷中,蘇北地區的海岸線不斷向東增移,射陽湖的水位也在不斷的下降,廣袤的湖泊中,原本較淺的地方漸漸裸露出水面成為陸地,那些低洼的地方變成了蕩灘、沼澤、濕地。夏日漲水,湖蕩的水面積增大,秋冬水落,個別地方亦可從事農耕,原來的水上人家在成陸的高亢地域過著亦農亦魚的生活,蕩區的芻型有此而產生。那時,廣闊的射陽湖在逐漸形成湖蕩的過程中,已經分成若干塊,諸如射陽蕩、收成蕩、青溝蕩、沙莊蕩等。據說,茫茫射陽湖中有六十四個蕩區,其中馬地處要塞,面積最大。“自春秋以迄汴宋千有余年,為南北饋運之孔道”。(《阜寧縣志》)因此,也就產生了“八八六十四蕩,馬家蕩是首蕩”的民諺。
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黃河奪淮以后,巨量的泥沙隨著黃滔侵蓋著蘇北大地,馬家蕩亦也未能幸免,大量的沙土,隨著泛濫的洪水沖進了地勢低洼的馬家蕩,原來清淺的地方淤積成陸地,積壓的湖水又在蕩區東奔西突,沖涮成縱橫的河道。據《鹽城縣志·湖鄉分志》記載:“自壩水不常東注,(馬家)蕩已涸為田,孫家莊向在蕩中,今則陸地可至,非復當日茭葦盤錯,鳧雁為鄰,有滿目汪洋之嘆矣。夫蕩亦非自古有也,舊時鹽邑諸水皆西北匯射陽湖,后黃決入淮,河堤屢潰,射湖淤溢,水無去路,橫溢散漫沒及田廬,潴蓄于卑洼之方,浸淫為蕩。二百年來,田沉水底,桑麻繡壤一望蒲荷,滋者亦澤藪為膏腴。”由此可見,馬家蕩在黃河奪淮的七百多年時間里,黃滔泛濫,加速了馬家蕩地區的淤瀉,也給馬家蕩地區帶來深重的災難,古詩中有“射陽積雨千村哭,一村無有稻一斛”的描述。到了清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黃河北徙馬家蕩,基本形成了今日的情形。
馬家蕩水清見底,風光秀麗,物產豐饒,有蘇北沙家浜的美稱,昔日那種“柴完衣裳破,丟了刀桿就忍餓”的原始生產模式已經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萬畝蕩灘萬畝魚蟹,十里長蕩十里荷香”喜人局面。
馬家蕩的水幾乎沒有污染,這里生產的水鮮、野味品種也極為豐富,聲名遠揚。蕩區有魚、鱉、蟹、蛇等64種野生動物和柴蒲、菱、藕、芡實等75種野生植物。其中水產品就有36種,蕩區的人們長期以來,就是靠水這個大舞臺演繹了富民的篇章。
走茫茫馬家蕩是蘇北大地上一首不朽的長詩,包容著吳韻的靈氣和漢風的渾厚,以她特有的底蘊把遠古的回響撞擊在人們的心頭,蘊含著智慧,蘊含著力量,蘊含著精神,使靜態的文化轉化為動態的生產力,并產生持久的影響力和不竭的生命力,為地方“三個文明”建設和發展作出貢獻。山塔設計建造。拾級而上,自然風光盡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