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網·獨家報道】1月4日傍晚,上海交通大學一名中年女教師在閔行校區遭遇車禍,肇事車輛是校區間職工通勤班車。今天(1月6日)上海交通大學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受傷教師經全力搶救,終因傷勢過重,不幸去世。學校方面表示,將立即采取措施,加強校園安全管理和教育,堅決杜絕事故再次發生。記者在上海交大論壇“飲水思源”上看到,人們在對校內交通管理不嚴等進行問責的同時,也對機動車和非機動車雙方對校園安全所應負的責任進行了思考。
肇事司機已被控制
據悉,4日18時許,在交大校園內的思源湖旁靠近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一段路上,一輛接送職工的班車與一輛自行車迎頭相撞。
事發后,經過警方確認受傷女子是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老師。得知消息后,眾多學生在“飲水思源BBS”和微博等網絡平臺表達了祝福,希望老師度過難關、早日康復。
但不幸的是,今天中午,受傷教師經全力搶救,終因傷勢過重去世。而肇事司機已被警方控制,事故原因警方尚在進一步調查中。
據交通大學透露,目前學校已將該老師的家人接至上海,并成立工作組,配合家屬全力做好善后事宜。
事故引發反思
在上海交大論壇“飲水思源”上,人們對于校車在校內造成車禍一事展開了討論。有人認為,學校的特殊性就決定了什么時候都應該以學生為主,在校園開車甚至可以禁止。也有人說,校園里的路相比正常的路窄太多,轉彎又多又急,本來就不安全。再加上學校人本來就多,路燈又不給力,校內校車真的應該考慮下是否要取締了。
而面對此次事故,不少人也開始反思原因,也提出了不少改進的建議。有人覺得行人和車輛都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沒有自我保護意識的同學太多了,就算車要讓人, 行人、自行車也不應該在機動車道上亂跑。
自行車一直是學生在校內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有人提出,自行車太多太亂,尤其在人流量比較高的時候,車堵得都沒路了,應該規范自行車的停放。也有人提出,有獨立自行車道的地方,或許可以多鋪一些減速帶,“逼迫”自行車走專用車道,也能避免機動車“借道”的情況。而在沒有獨立非機動車道的地方,可以考慮在鋪設減速帶的兩端各加上 一根梅花樁,避免機動車繞過減速,“分割”出非機動車道。此外,在各重要路口,機動車道的減速帶加高,或者設計兩條減速帶。
鏈接
高校內曾多次發生致死交通事故
2005年5月17日,上海大學新校區校園內發生一起二輪摩托車單車意外傷亡事故。一名校外人員為推銷一輛二輪摩托車與一名外籍留學生在校內試車時,因車速過快,轉彎失控而發生意外事故,導致兩人當場身亡。
此后市教委發布緊急通知,嚴禁機動車特別是二輪摩托車在校內超速行駛,通知嚴格規定,高校要在校門口和校區主要道路上設置減速和限速禁令標志,在轉彎道路口和易發事故地點設置警示標志以及設置減速帶等,校區主干道機動車限時速為20公里。學校需要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合理規劃各類道路行車標線,增設夜間道路照明,增加水泥路坪防滑措施,有條件的高校實現校區主干道人車分流。
為了避免大量校外車輛涌入校內造成安全隱患,2007年,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率先實行停車收費政策,每小時收費7元,外來車輛明顯減少,當時校方表示,此舉為了保障校園安全。此后,包括交大閔行校區、上海大學等諸多高校和校區等紛紛開始征收停車費,以緩解校內交通情況。
就在今年9月,市教委還曾發布《做好高校學生出行安全和校車管理的通知》,其中規定,要加強校園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加強對社會車輛出入校園和停放的管理,切實完善校園道路主干道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教學生活區與建筑施工區域的分流措施。要建立和完善重點時段、重點地段的值班巡邏制度,落實機動車校內道路限速行駛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