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饒市招商網訊:青山綠水好風光,既是造物主的鐘情使然,也是我市干群傾情呵護的結晶。
圍繞省委、省政府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決策部署,在認識上,我市確立了“生態立市”的理念,把加強生態保護作為優先發展戰略,堅持走綠色崛起之路,建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化區域中心新城。在行動上,全面啟動了以改善環境為目的的水污染治理、保護“母親河”、綠色生態建設、生態園區建設、生態城鄉建設、農村清潔能源、血防綜合治理等“十大行動”。 市縣兩級全部建成污水處理廠并正常運營;加快推進農村清潔工程,在8316個村和151個集鎮實施垃圾無害化處理;我市還在全省率先啟動了生態漁村建設,做到了流沙、垃圾、污水不入湖,加快推進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截至去年底,全市共完成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53.2萬畝,創建森林鄉鎮60個、森林村莊200個;全市環境治理和監測力度加大,化學需氧量削減5841.5噸,二氧化硫削減4923噸,氨氮削減549.5噸,氮氧化物削減6040噸,均完成年度減排任務。
翻開上饒的版圖,一座有著得天獨厚自然稟賦的生態宜居城市躍入眼簾:東面有世界自然遺產地三清山;南面有華東屋脊黃崗山;西面有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北面有“中國最美的鄉村”婺源;中部有世界自然遺產地、世界地質公園龜峰……同時,全市森林覆蓋率已達61.7%,擁有9個國家級、省級森林公園,占全省1/5強;地表水Ι-Ⅲ類達標水質比例達100%;城市空氣質量優良率為100%;榮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稱號。
“在保護中建設、在發展中保護”,是我市生態建設的重要舉措。
在招商引資過程中,我市實行嚴格的準入制度,嚴把環保準入門檻,堅守環保底線,嚴格項目審批,變招商引資為招商“選資”,拒絕污染環境的項目。既堅持科學發展不動搖,又注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把發展生態工業、生態農業、生態旅游和建設生態城市、生態家園作為重中之重,努力使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首先,堅持走新型工業化之路,以培育、發展以光伏、動力電池、生物質發電、風能等清潔能源為主的新能源產業為主攻方向,推動低碳經濟發展,力促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雙贏。其次,大力發展以優質油茶、水果、蔬菜、畜禽、水產品等為主的綠色生態農業,培育壯大農業龍頭企業。如今,我市已建立茶葉、山茶油、黑芝麻等國家級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18個、無公害農產品基地104個,并涌現出萬年貢米、江西遠泉、橫峰葛業等一大批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同時,全力推進生態旅游發展,推動旅游資源大市向旅游經濟強市跨越。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接待國內外游客1784.6萬人次,同比增長36.5%;綜合收入128.07億元,同比增長37.5%;門票收入3.73億元,同比增長24.3%,在全省繼續保持領先地位。
與此同時,我市積極構建平臺,創優低碳發展環境。全市11個工業園區以工業經濟轉型試驗基地、低碳產業承接基地和低碳產品生產基地為定位,全力打造生態低碳工業園區。
10年來,我市依托山環水繞的生態特色,推進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礦山公園、地質公園等建設,使全市受保護地面積達12%以上,形成森林“包圍”城市之勢。中心城區則依托已有的云碧峰森林公園、西郊白鷺洲公園、在建的辛棄疾公園和櫧溪濕地公園等,將綠化、美化貫穿于城市建設中,把中心城區建成一座四季花常開、日日有花香的大花園,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36.3%。如今,一個個保護區、一座座生態公園,宛如鑲嵌在贛東北大地上的璀璨明珠,吸引了八方游人接踵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