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豐縣招商網訊:南豐,山清水秀,人杰地靈,區位優越,交通便捷,是馳名中外的中國蜜橘之鄉、儺舞之鄉。悠久的歷史,孕育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和江西黨團組織創始人趙醒儂等一批先賢志士。
金秋時節,橙黃橘綠。中共南豐縣委、南豐縣人民政府攜橘都30萬兒女,喜迎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
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南豐縣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實施趕超發展戰略,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做大園區、做美城市、做優農業,呈現出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的喜人景象。
站在新起點,踏上新征程,30萬橘都兒女將乘著黨的十八大的東風,搶抓機遇,趕超崛起,積極融入鄱陽湖生態經濟區,主動對接海西經濟區、原中央蘇區縣振興發展區,著力打造“產業高地、要素洼地、人氣熱地、和諧福地”,描繪新一輪科學發展的精彩畫卷,朝著“宜居、宜業、宜游”的贛東南又一個區域中心城市的目標奮勇邁進!
“三宜”藍圖振奮人心
綜合分析南豐的產業基礎、資源優勢、區位條件和發展潛力,縣委、縣政府建設區域中心城市的思路是:以做大中心城區為前提,率先打造初步形成的區域旅游中心,逐步打造正在形成的區域文化中心、區域交通中心和區域商貿中心,加速打造即將形成的區域產業中心,最終形成區域經濟中心,用5至10年時間,努力將南豐建設成宜居、宜業、宜游的贛東南又一個區域中心城市。
打好“宜居城市攻堅戰”。圍繞宜居城市“經濟富裕度、社會文明度、環境優美度、資源承載度、生活便宜度、公共安全度”六方面標準,力爭用5年左右的時間,使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競爭力明顯增強,努力把南豐創建成省級綜合類宜居城市。
打好“宜業城市攻堅戰”。按照“突出工業、不放松農業、抓住三產”的原則,打好工業強攻戰、農業產業化升級戰、三產提升戰。到2015年,力爭工業園區主營業務收入突破200億元;力爭把南豐蜜橘打造成具有國際競爭力和美譽度的“世界品牌”;力爭成為贛東南區域的“商業之都”和“服務之都”。
打好“宜游城市攻堅戰”。圍繞打造江西新的旅游目的地,明確“南豐福地、世界橘都”主題定位,按照“縣域樂”發展模式和“產業融合”發展理念,拉開“一體兩翼”空間布局,編制完善“縣域樂”導游圖,布局開發“六景區、十景點”,加速打造“生態觀光、文化體驗、休閑度假”三位一體的旅游新城。
打好“區域中心攻堅戰”。積極參與縣域經濟大會戰,分別通過與全省、全市各縣(區),以及與周邊13個縣(區)就“四大指標”(生產總值、財政收入、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進行“四比”(縱比“增幅”、橫比“份額”、內比“人均”、外比“排位”),找差距、明位置、添壓力、增動力。加快區域經濟中心建設,力爭通過3年的努力,實現縣域經濟“三個兩”的發展目標,即“兩個翻番”:財政總收入、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翻一番;“兩個百億”: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均跨越百億元大關;“兩個進入”:綜合實力進入全省中上游、全市第一方陣。
南豐蜜橘富民強縣
南豐是“中國蜜橘之鄉”,目前全縣蜜橘種植面積達70余萬畝,今年預計總產量突破10億公斤。該縣始終把南豐蜜橘作為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來打造,堅持以工業化理念推進南豐蜜橘產業化經營,加快推動南豐蜜橘從單一種植為主向生產、流通、旅游和深加工配套產業集群發展,形成“一業帶百業、百業促主業”的良好發展格局。重點扶持發展蜜橘加工、包裝、肥料生產等上下游產業的工業型龍頭企業,先后引進香港國元乳品、北京匯源集團、福建超大集團、北京華廈五千年等一批品牌企業加盟蜜橘產業。如今,該縣土地、資本、勞動力等生產力要素向蜜橘產業聚集,蜜橘產業集群發展之勢日益凸顯,全縣擁有蜜橘加工、蜜橘包裝、農資生產、密橘銷售等“橘字號”企業100余家,其中擁有南豐蜜橘自營出口權的企業21家。連續3年被評為“全省農業發展先進縣”,南豐蜜橘品牌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2011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0700元,連年位居全省前列。
工業經濟強勢崛起
堅定不移地把主攻工業作為壯大縣域經濟的重中之重來抓,加快工業崛起步伐,強力推進項目建設。圍繞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贛東南又一個區域中心城市、建設幸福新橘都的目標要求,精心謀劃好工業發展、城市建設、旅游發展重點建設項目,以大項目推動本縣“三大戰役”的突破發展。按照“續建一批、擬建一批、規劃一批”的思路,強力推進重點工業項目建設。目前,項目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隆恒機電一期工程廠房建設正在順利進行,銘安鋁業一期工程已經完成并投入生產,佰事通科技電子產業園、醫藥產業園等已啟動建設。為加快項目的建設步伐,該縣大力推行“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個牽頭單位、一個責任人、一個方案、一抓到底”的“六個一” 和“征地、實施、督查、調度”四位一體的機制,強力推進建設步伐。“十一五”期間,全縣新上重大項目156個,被授予“江西省農副產品加工產業基地縣”和“浙商重點推薦投資城市”稱號。1至8月,全縣實現工業總產值27億元、主營業務收入26.69億元、工業增加值7.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4.2%、26.7%、24.1%,增幅位于全市前列。
招商引資成果豐碩
南豐縣大力實施強攻工業戰略,以招商引資為抓手,加快推進強攻工業戰。該縣圍繞特色資源和產業基礎,著力引進綠色食品、機械電子、生物制藥三大產業龍頭企業,促使主導產業迅速集聚。建立一支“懂招商、善接待”的專業招商隊伍,在原有的14支招商引資小分隊的基礎上,新增了由縣工業園區和縣招商局主要領導帶隊的2支招商小分隊,同時新組建了5支專業招商小分隊,圍繞綠色食品、機械電子、生物醫藥、旅游及城市建設項目開展重點招商。
該縣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創新招商引資方式,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招商戰略,延伸招商“觸覺”,前移招商“陣地”。縣領導多次帶領招商小分隊深入浙江、江蘇、福建等沿海發達地區開展招商引資活動,通過舉辦經貿懇談會、招商洽談會的方式,以商會友,以商招商,以誠引商。在招商引資中,該縣倡導“事半功倍”,大力推行以商招商,并加大親商、安商、富商服務力度,形成上游招下游,一企帶一業的聯動效應;鼓勵“事倍功半”,好項目要常登門走訪,多顧茅廬;允許“事倍功無”,雖然有時沒取得實質性的效果,但是結交了一批朋友、掌握了一批信息,可以為今后引進項目打下良好基礎。良好的招商環境和誠摯的招商舉措,使得全縣在1至8月,引進項目52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8個,5000萬元以上項目33個,引進資金34億元,同比增長216%,增幅全市第一。
城市品位不斷提高
該縣堅持把中心城區作為承載三次產業發展的主要載體,實施“打好基礎,做優環境,對接大交通,迎來大發展”的方略,進一步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基礎設施,健全城市功能。按照“綠色生態橘都,文化旅游名城”的定位,完善了縣城總體規劃,拉開了“一城三區、一江兩岸五橋、二橫五縱一外環”的城市發展框架,連通了城市外環線,建成了儺鄉大道、子固南北路、橘苑南北路等城市主干道路,完善了變電站、自來水廠、污水處理廠等城市功能設施。完成了河東新區、城北片區、火車站站前廣場、儺鄉大道街景等控制性詳規和專業規劃,縣城規劃區面積達22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達13.2平方公里,城鎮化率提高2個百分點,達43.9%。深入實施美化、亮化、綠化、硬化、序化“五化”工程,橘都大道、琴湖公園、橘都文化廣場、醒儂公園等公共場所及街邊主要建筑物更加靚麗,城市綠化覆蓋率達40.8%,綠地率達37.2%,人均公園綠地面積新增2平方米、達10平方米;完成老城區供水管網改造工程,有效緩解了居民供水壓力;抓好城區污水處理,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80%以上;組建“城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城區交通秩序井然。該縣連續多次榮獲全省創建文明衛生城市先進縣稱號,并被評為首屆全市文明城市。
同時,按照“投資高強度、建設高品質、產業高端化”的要求,建設城建精品工程,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加快推進曾鞏文化園、南豐大橋重建、投資大廈等項目建設,打造蘊含橘都特色文化的地標建筑。加快儺鄉大道文化體驗區建設,重點實施國安大型旅游商業項目,把儺鄉大道周邊打造成集文化體驗、旅游觀光、娛樂購物、休閑美食于一體的現代化都市休閑購物中心。
園區功能日臻完善
南豐縣把工業園區建設作為工業發展的重要平臺,實行工作重心向工業轉移,資金、政策向工業傾斜,舉全縣之力主攻工業,決戰園區。該縣按照“資金技術密集、產業結構優化、管理體制完善、投資環境優美、配套設施齊全”的思路,加大投入完善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先后完成了園區主次干道硬化和綠化、220KV和110KV變電站項目建設、自來水廠改造、消防設施配套等工程,協調設立了醫療、金融、通信、郵政等服務網點,完善了園區綜合服務功能。同時,策應向莆鐵路、濟廣高速公路建設,著力打造“一園兩區三板塊”工業園區發展布局,園區面積由原來的2000畝,發展到1萬余畝,大大提高了園區項目承載能力。目前,共有200余家企業落戶該縣工業園區。
縣域旅游蓄勢待發
南豐旅游資源豐富,擁有國家森林公園軍峰山、國家濕地公園仙人湖、70萬畝生態蜜橘園、舞蹈活化石儺舞、唐宋八大家之一曾鞏、白舍宋元古窯遺址、康都會議舊址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紅色、綠色、古色”交相輝映。該縣緊扣“南豐福地,世界橘都”主題,圍繞“生態觀光、文化體驗、休閑度假”三位一體發展思路,高起點編制完善全縣旅游業發展總體規劃,從戰略角度明確南豐旅游發展方向。按照“一心兩翼”的空間布局,整合旅游資源,優化旅游景點結構,打造河西、河東以及縣中心城區3個精品景區。河西區域是以軍峰山、儺湖為中心,白舍古窯遺址、石郵儺文化民俗村、楊梅寨、軍湖、橘園為補充的生態觀光區;河東區域是以傅坊溫泉、潭湖為中心,洽灣船形古鎮等為補充的休閑度假區;中心城區是以曾鞏文化園為核心,南豐蜜橘國禮園、老城區佛教寺廟群、明清古街為補充的文化體驗區。該縣創新思路,發展“縣域樂”。打造“縣域樂”新模式,著力發展以“橘溫泉、儺文化、福文化、山之魂、水之靈”為特色的“溫泉養生、古儺研究、福祉體驗、山水觀光”等旅游產品。同時,大力完善旅游配套設施,軍峰山旅游公路建成通車、琴湖花園酒店投入運營、國安大型商貿旅游項目全面開工。以游客為中心,在“吃、住、行、游、購、娛”六方面不斷優化服務,提升旅游接待檔次,滿足游客需求。今年以來,該縣接待游客55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3.2億元。旅游業已成為該縣又一新興支柱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社會民生不斷改善
南豐縣委、縣政府堅持以人為本,關注民生,切實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持民生領域全覆蓋,堅持財力向民生傾斜,實施了教育向上集中、衛生向下延伸、蜜橘品質提升等一批民生工程,辦好了收購民營南豐中學、建設子固小學、新建中醫院住院部、組建國有城市公交公司、“村村通”工程、老城區路面改造、老城區單行道管理等一批民生實事。堅持各項事業協調推進,科技、教育、文化、衛生、計生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堅持依法治縣,高度重視信訪、維穩、安全生產工作,化解了大量矛盾糾紛,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人民群眾的安全指數、幸福指數大幅提升。先后被評為“江西省公眾安全感滿意縣”、“江西省平安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