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山縣地處武夷山脈北麓,總面積2178平方公里,人口42萬,現轄17個鄉鎮,161個行政村,15個居委會。 鉛山山川秀美,人文薈萃。晚唐詩人王駕曾以“鵝湖山下稻粱肥”、“家家扶得醉人歸”的詩句,生動描繪了農耕經濟時代鉛山的富足與和諧。宋代哲學家朱熹與陸九淵兄弟的“鵝湖之會”在中國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著名詞人辛棄疾晚年寓居鉛山,寫下許多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中國史綱要》載:明清之際,鉛山就與上海的松江、江浙的蘇杭、安徽的蕪湖、江西的景德鎮并稱“江南五大手工業中心”,為中國資本主義萌芽最早的地區之一。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鵝湖書院、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連史紙制作工藝、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鵝湖山國家級森林公園這四塊閃亮的“國”字號招牌,是鉛山實施大開放、實現大發展的精美名片。
鉛山地表資源優越,全縣森林覆蓋率71.3%,山林面積250萬畝,活立木404萬立方米,毛竹面積49萬畝,活立竹5000余萬根水能蘊藏量達50萬千瓦,已開發和正在開發裝機容量16.5萬千瓦,是國家第二批農村電氣化試點縣。鉛山地下資源豐富,已探明的礦產有銅、鉛、鋅、煤、石灰石、花崗巖等30余種,全國第二大銅礦永平銅礦坐落境內。縣內自然、生態、歷史、人文之“八千景觀”(千古一辯鵝湖書院、千峰之首黃崗山、千載寺觀葛仙山、千年古鎮河口鎮、千首詞圣辛棄疾、千古名臣費宏、千篇華章蔣士銓、千年紙都石塘鎮),為鉛山發揮后工業時代優勢,做大做強旅游業提供了強大的資源支撐。
2006年,全縣預計實現GDP28.2億元,財政總收入2.38億元,其中一般預算收入1.4億元,城鎮以上固定資產投資15.1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08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0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713元.鉛山縣將認真貫徹省、市黨代會精神,緊緊圍繞建設四省交界區域中心城市和快速發展地區的發展戰略,堅持實施主攻工業、擴大開放、發展城鎮、服務“三農”、和諧創業“五大戰略”,全力建設創新、生態、文化、平安、魅力“五個鉛山”,全力打造贛閩交界區域新型工業化花園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