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樹市位于吉林省中北部,地處長春、吉林、哈爾濱三大城市構成的三角區中心,西南以第二松花江為界與德惠市毗鄰,西靠松源市,北、東隔拉林河與黑龍江省雙城、五常兩市相望,南接舒蘭市。南北、東西寬均為85公里,周長354公里,幅員面積4,722平方公里,耕地436萬畝,占全市總面積的68%。全市轄30個鄉鎮,4個街道辦事處,388個村。總人口122萬人,其中市區人口15萬人。
榆樹市地處長白山向西部草原過渡的臺地區,具有比較豐富的資源和優越的自然條件,對發展糧食生產和林、牧、漁各業十分有利。境內中西部地勢平坦,土質肥沃,適宜各種一季作物生長。東部為丘陵地帶,森林資源比較豐富,木材積蓄量達160萬立方米。野生植物及土特產品品種繁多,產量很大,野生藥材達140多種,蕨菜、黃花菜、榛蘑等銷往各地。全市有48萬畝宜牧草地,畜牧業發展前景廣闊。有水面26萬畝,發展漁業和水面養殖潛力很大。境內有幾處礦泉水資源,儲量很大,含十幾種礦物質和多種微量元素,屬重碳酸鈣鎂型礦泉水質,適宜生產滋補飲料。境內有64條大小河流,縱橫交錯,水量充沛,卡岔河縱貫中部腹地,松花江與拉林河兩水環抱,松花江在境內52.61公里,流域面積727平方公里,年平均徑流量為150億立方米,水深流急,航運潛力很大。
改革開放以來,榆樹市發生了歷史性變化,國民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快速健康協調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別是1999年初全市開展了解放思想大討論,進一步深化了對市情的認識,理清了發展思路,破除了思想障礙,抓住了主要矛盾,實施了重點突破,使全市國民經濟煥發出勃勃生機,并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產業結構不斷優化。預計到年末,全市國內生產總值實現89億元,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達到39億元、20億元和30億元。全市全口徑財政收入實現29,298萬元,五年平均增長5.5%。農業的基礎地位不斷鞏固。榆樹市是全國著名農業大市(縣),國家重點商品糧基地之一,素以松遼平原第一倉——盛產玉米和大豆而蜚聲海內外,糧食總產量和商品量連年名列前茅,糧食總產保持在20億公斤的階段性水平;預計全市農村經濟總收入可達56億元,五年平均增長5.9%。畜牧業總產值預計達到25.2億元,五年平均增長9.1%。鄉鎮企業增加值完成25.2億元。工業企業初具規模,發展潛力巨大。以糧食和農副產品為主的淀粉、飼料、制藥、釀酒等十大產業鏈日臻成熟。預計到年末,全市全口徑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31億元,實現增加值11.2億元,五年平均增長分別為5.9%和6.5%。商貿流通快速發展。預計到年末,全市民營經濟增加值可達28億元,稅金可達5000萬元。城市基礎設施功能完善。主要街道柏油路面達到100%,日供水量達到 18,000 噸,排水實現了網絡化。交通郵電有很大發展。榆樹市公路四通八達,方便快捷,在全省第一個實現了鄉鄉通油路,村村通砂石路,新建的榆陶公路直通102國道,鐵路連通京哈線。全市公路客運量達到635萬人次,貨運量達到491萬噸。市內電話全部實現程控,可直撥世界各地,新建電話村146個,市話擴容8萬門,發展因特網3500戶。招商引資成績斐然。五年引進內資18.6億元,利用外資4,997萬美元。信息傳遞放在突出位置,信息產業發展迅速。榆樹市既眼睛向內,改革挖潛,又眼睛向外,參與國際經濟大循環。榆樹市通過國際互聯網等各種渠道和載體,與域外各城市、各類機構和組織保持了密切聯系,在項目、招商、科技、人才、供求等各方面互通有無,精誠合作。率先開通了長春市首家縣級政府網站——榆樹信息港,推動了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健康協調發展。社會事業蓬勃發展。全市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形成了從學前到高中、職業教育、師范教育比較完備的教育體系,每年向國家輸送大中專學生兩千多人。萬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24人,萬人擁有醫療床位14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