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提出要抓緊實施“走出去”的開放戰略,把“走出去”與“引進來”緊密地結合起來,這項戰略措施既是我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內在要求,又是應對經濟全球化挑戰的必然選擇,也是提高我國際競爭力的必由之路。
中國與特多從1957年開始進行貿易往來,1974年正式建立外交關系后,雙邊貿易與投資進入平穩發展時期。1985年7月兩國簽訂了貿易、經濟和科技合作協定。2002年和2003年,兩國相繼簽定了投資保護協議和避免雙重征稅協議,為兩國經貿往來的健康、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2005年1月,****副主席訪問特多,雙邊貿易及經貿合作全面升溫,中國企業在特多市場實施走出去戰略的步伐進入了加速發展的新階段。
(一)貿易領域
中特雙邊貿易迅速發展,增幅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近年來,特多實行對外開放,對內調整經濟的政策,實行貿易多元化和自由化,對進口取消了許多非關稅壁壘,為我擴大出口提供了機會,中國向特多出口的商品主要是工業制成品,如紡織品、輕工產品、家用電器、五金工具和箱包及鞋類產品。近來,我機電產品也開始打入特多市場,如東風卡車和解放卡車等已登陸特多。我從特多進口逐年大幅度增加,進口商品主要是特天然瀝青、尿素和少量化工原料。
據中方統計,2005年1-9月,中特雙邊貿易總額為8259萬美元,同比增長49%,其中中國出口7018萬美元,同比增長22.5%,中國進口1241萬美元,同比增長450.4%。
(二)投資領域
與貿易領域相比,投資領域雙邊交流相對緩慢,我國有企業的國有資本來特投資幾乎為空白,雙方在談的幾個重大項目基本上是當地業主投資、中方融資承建,這種狀況根源是特多本國及本地區經濟格局所決定的,其自身的工業經濟基礎薄弱,體系單調,幾乎沒有形成完整的工業門類,支柱產業僅僅是石油與天然氣開采、加工工業,由于歷史、儲量等原因,主要控制在英、美、澳等幾大石油能源公司手中,沒有中國公司參與。
近年來,由于石油價格日趨攀升,特多預算收入增多,與所有發展中國家經濟起步階段的發展模式一樣,也首先從基本建設、基礎設施開始著手,大興土木,基建投資驟增。據特方統計,2005年,建筑產業已經成為特多第二大支柱產業,吸引了中國的相關企業進入特多市場。
目前,中國來特投資的主要企業及項目有:
中國江蘇國際經濟合作公司1998年在特多當地注冊,累計投資約100萬美元,參加特多低成本住房項目,2005年中標額約2000萬美元。
上海建工集團2005年在特多當地注冊,初期投資約100萬美元,參與特多重大建筑領域,2005年中標財政部辦公大樓,總金額約6100萬美元。
特方擬利用本地區(牙買加)鋁礬土資源及本國天然氣資源,興建12.5萬噸電解鋁廠,由特多國家能源公司與委內瑞拉蘇拉爾公司合資成立特多鋁業公司,項目總投資5.9億美元,由中國機械設備進出口公司提供技術、設備及部分融資(4億美元)及工程承建工作。
中建、中土、天津建工、湖南國際經濟合作公司等大型國有建筑企業擬參與特多建筑市場,目前正在與特方商談合作項目。
清華同方、普天、華為等國內IT企業擬參與特多電訊信息技術市場,目前正在與特方商談合作項目。
中國遠洋、中國成套等國有大型企業擬參與特多港口、城鐵等項目,目前正在與特方進行前期接觸。
駐特多使館商務處
二00六年一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