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商引資與投資指南
厄瓜多爾,全稱厄瓜多爾共和國(西班牙語:República del Ecuador),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之一,位于南美洲西北部的國家,北與哥倫比亞相鄰,南接秘魯,西濱太平洋,與智利同為南美洲不與巴西相鄰的國家,另轄有距厄瓜多爾本土 1,000 公里的加拉帕戈斯群島。首都基多位于皮欽查火山的山麓。
(一)歷史:厄瓜多爾原為印加帝國一部分。1532 年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809 年 8 月10 日宣布獨立,但仍被西班牙殖民軍占領。182 年徹底擺脫了西班牙殖民統治。1825 年加入大哥倫比亞共和國。1830 年大哥倫比亞解體后,宣布成立厄瓜多爾共和國。建國后,厄瓜多爾政局一直動蕩,政變迭起。文人和軍人政府交替執政達 19 次之多。1979 年 8 月文人政府執政,結束了自 1972 年以來的軍人統治。
(二)政體:厄瓜多爾實行總統制,總統為國家最高行政首腦。外交上奉行獨立、自主、和平的外交政策。厄瓜多爾奉行獨立、自主、和平的外交政策。主張各國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干涉,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堅持不結盟政策,認為不結盟運動的任務已由政治轉向經濟。強調外交為經濟建設服務。要求建立國際經濟、金融和貨幣新秩序。贊成債務國采取一致立場和聯合行動,以爭取合理的償債條件,強調債權國必須與債務國共同承擔責任,政治解決外債問題。主張加強聯合國的作用,安理會應具有更廣泛的代表性,并增加其工作透明度和決策民主性。主張尊重和捍衛人權,支持召開國際人權會議。認為在新形勢下,拉美國家只有加強團結合作,實行一體化,才能獲得發展。主張積極發展同亞太地區國家的政治與經貿關系。要求加入亞太經合組織。同 85 個國家保持外交關系。
(三)主要城市:基多(Quito),人口 232.5 萬(2011 年)。海拔 2818 米。全年氣溫在 10℃至 23℃之間。年平均氣溫 13.5℃。瓜亞基爾(Guayaquil)是厄瓜多爾第一大城市,太平洋沿岸的主要港口,位于國境西南部瓜亞基爾灣內瓜亞斯河右岸,被稱為“太平洋的濱海明珠”。瓜亞基爾市,厄最大的工商業城市,也是厄最大沿海港口城市,人口 260 萬。
昆卡市,厄第三大城市,位于南部高原,人口 30 萬,海拔 2500 米。
(四)與我國外交關系:1980 年 1 月 2 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厄瓜多爾共和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同年 7 月,中國在厄設使館;翌年 7 月,厄在華設使館。1984 年 7 月,中國在瓜亞基爾設總領館。
1975 年, 中厄簽署貿易協定。1980 年建交后,兩國經貿關系持續穩定發展。2011年,中厄貿易額為 28.05 億美元,同比增長 40.04%,其中中方進口 5.80 億美元,增長14.40%,出口 22.25 億美元,增長 48.73%。2012 年,中厄貿易額為 35.53 億美元,同148
比增長 26.67%,其中中方出口 26.16 億美元,增長 21.39%,進口 9.37 億美元,增長61.55%。中國主要進口礦物、木材和水產品,出口機械、電機設備和鋼鐵制品等產品。
1984 年,兩國建立經貿混委會,迄今已舉行 12 次會議。第十二次混委會于 2012 年 5月在北京舉行。
二、經濟概況
(一)發展招商引資與投資指南:厄瓜多爾經濟規模較小,綜合經濟實力較弱。經濟發展分為三個時期,即可可時期、香蕉時期和石油時期。厄以“香蕉之國”聞名于世。2000 年 1 月,厄正式實施經濟美元化政策。2004 年,厄政府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金融機構達成外債重組和貸款協議,經濟保持持續增長勢頭。2006 年,帕拉西奧政府著重增加社會和生產性投資以促進生產力。科雷亞總統 2007 年 1 月執政后,宣布摒棄新自由主義經濟模式,加強國家對經濟運行的控制力度,重審與外國簽署的投資保護協定。在資源問題上強調國家利益與主權,頒布《第 42 號石油法修正案補充法令》,將外國公司在厄簽訂的石油合同超額油價稅分成由 50% 比 50% 調高為 99% 比 1%。同時利用石油出口、僑匯收入和社會投入等手段拉動經濟增長。2008 年下半年以來,國際金融危機對厄實體經濟影響逐步顯現,厄原油出口下降。為此,厄政府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拉動投資和就業,刺激經濟增長。2011 年以來,厄經濟實現較快復蘇。
(二)中資企業發展:2009 年起,為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厄瓜多爾政府在水電、水利、石油勘探開發、通訊等領域推出一系列重大建設項目,但由于受經濟危機影響,政府缺乏資金,在這些項目招標議標中要求建設者提供融資便利,這樣就給中國企業的進入提供了機會,許多中資企業抓住這次機會進入厄瓜多爾市場。
(三)經濟增長情況與數據:2014 年厄瓜多爾國內生產總值 1005.4 億美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6273 美元,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 2.2%。
1.2009-2014 年厄瓜多爾國內生產總值情況年份 GDP(億美元) 人均 GDP(美元) GDP 增長率2009 年 520.22 3714 0.36%
2010 年 569.98 4013 3.7%
2011 年 659.45 4578 7.78%
2012 年 862 5835 5.2%
年份 GDP(億美元) 人均 GDP(美元) GDP 增長率2013 年 901.6 6103 4.6%
2014 年 1005.4 6273 2.2%
資料來源:厄瓜多爾駐華使館
2.GDP 構成:在厄瓜多爾 2012 年 GDP 構成中,第一、
二、三產業的占比分別為:
10%、36.5% 和 43.6%;其他部門對 GDP 的貢獻為 9.9%。農業中初級資源類占絕對比重,深加工能力較差,產業鏈相對較短,農產品附加價值低。而工業制造業主要依靠原油開采,深加工和提煉能力也較差。
3. 財政收支:厄財政收入主要來自石油、貿易型稅收、所得稅以及公債發行等,稅收約占財政總收入的 60%,石油收入約占 30%。近年來,厄中央財政收支規模逐年擴大,財政赤字占 GDP 比重低于 3% 的國際警戒線,國家整體財政狀況良好。
4. 通貨膨脹:2014 年,厄通脹率 3.7%,較 2013 年上漲 1 個百分點。厄政府自 2013年 11 月以來不斷通過提高關稅和控制進口配額,繼續實施貿易保護政策,是導致通脹率上升的一大因素。
5. 就業形勢:2014 年,厄登記失業率為 5.1%,較低的失業率有利于推動家庭消費保持強勁增長。
6. 貿易逆差:自 2013 年 11 月以來,為減少進口,平衡貿易逆差,厄政府對 293 項產品實施進口限制措施,并于 2015 年 3 月開始對 2900 余種進口商品增收關稅。2014 年,厄進出口貿易總額為 521.6 億美元,其中出口 257.3 億美元,進口 264.3 億美元,貿易逆差從 2013 年的 9.8 億美元下降至 7 億美元,外貿依存度 52%,遠高于發達國家 20-30% 的平均水平,本國經濟表現受外部經濟環境影響較大。
7. 財政赤字:2014 年,厄中央政府財政收入 203.8 美元,財政支出 267.9 億美元,赤字 64.1 億美元,財政赤字率為 6.4%,大幅超過 3% 的警戒線。自 2014 年第四季度以來,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大幅下跌,對厄財政收入產生明顯負面影響。2014 年,厄實現稅收收入144.6 億美元,石油收入 37.65 億美元,分別占比財政收入的 71%、18.5%。
近年來,擴張性財政政策使厄財政支出規模逐年擴大,導致財政赤字逐年增加。2014年,厄政府經常性支出 149.8 億美元,固定資產投資支出 118.1 億美元。
8. 公共債務:截至 2014 年 12 月底,厄中央政府公共債務總余額為 301.4 億美元,占 GDP 比重 30%,同比增長 6 個百分點。其中,外債余額達到 175.8 億美元,凈值同比增長 36.1%,遠高于 GDP 增長水平,外債負債率 17.5%;內債余額 125.6 億美元,增長率26.5%。
9. 主權評級:2014 年 8 月、12 月,標準普爾、穆迪分別上調對厄瓜多爾主權信用評級提高至 B+ 與 B。惠譽保持 2013 年 10 月對厄的主權信用評級為 B。
10. 對外貿易:奉行出口商品和市場多樣化、保護和發展民族工業、鼓勵工業制成品和半制成品出口等政策。主張同世界不同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國家發展貿易并進一步尋求新市場。與 90 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關系。
主要出口石油、香蕉、大蝦和鮮花,主要進口機械設備、工業原料、燃料和消費品等。
主要貿易伙伴是美國、巴拿馬、哥倫比亞、秘魯、中國、歐盟和日本。
11. 外國資本:1997 年,厄頒布《促進與保障投資法》,規定在國防、安全、廣播電視、新聞等領域不接受外國直接投資,在其他領域外國與本國投資享受同等待遇。
2008 年厄頒布新憲法規定,國內資本優先于外資,外資為本國資本的補充。2014 年,厄吸收外資 3.86 億美元。
三、厄瓜多爾與山東省經貿合作情況2014 年,山東省與厄瓜多爾進出口貿易總額為 27162 萬美元,比去年同期減少35.42%。其中,進口額為 21018 萬美元,比去年減少了 0.71%,出口額為 6144 萬美元,比去年減少了 70.6%。
截止至 2014 年底,厄瓜多爾在山東省共投資企業 4 家,合同外資合計 953 萬美元,實際外資 112 萬美元。
2015 年,截止至 7 月,厄瓜多爾在山東省新投資設立 2 家企業,投資額共 500 萬美元。
四、投資環境
(一)基礎設施1. 公路:厄瓜多爾公路總長 4.32 萬公里,其中瀝青路 6040 公里,硬石路 2.1 萬公里,其余為土路。兩條國際公路貫穿南北,其中泛美南部公路沿安第斯山脈由北向南,另一條自哥倫比亞邊界經沿海至秘魯邊界。此外,還有三條支路,通往東部和亞馬遜地區,形成比較完整的公路網。
2. 鐵路:厄瓜多爾鐵路全長 965.5 公里,有車站 15 個。近 20 年來鐵路運營基本處于停滯狀態,設施損壞嚴重。本屆政府與中國政府簽訂《鐵路合作諒解備忘錄》,計劃對全國鐵路網進行修復,同時還擬擴建鐵路網,并與本地區鄰國聯合修建自厄瓜多爾曼塔港至巴西馬瑙斯港橫貫南美大陸的鐵路、水路、空運聯合運輸大通道。
3. 空運:厄瓜多爾有 3 個國際機場,分別在基多、瓜亞基爾和昆卡(僅從事國際貨運),可供各種型號飛機起降。國內航線的民用機場 17 個,跑道 70 條;另外還有 350 個簡易機場,多為軍用機場,主要集中在亞馬遜地區。厄瓜多爾主要有 TAME 和 AEROGAL 及 CUENCANA 家航空公司。TAME 于 2013 年 6 月開辟了從首都基多直通阿根廷布利諾斯艾利斯航線,該航線是 2013 年繼直飛巴西圣保羅航線后,開辟的第二條國際航線。目前該公司擁有直飛秘魯、巴拿馬、古巴、巴西、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和阿根廷和美國 9 條國際航線。目前有家外國航空公司在厄瓜多爾運營,AA(美航)、LAN、DELTA 班機分別飛往美國邁阿密、紐約、休斯頓;IBERIA 和 LAN 班機飛往馬德里、KLM 到阿姆斯特丹;****IANCA 和 TACA 飛往哥倫比亞波哥達和秘魯利馬以及拉丁美洲其他國家。國內航線,則由 TAME、AEROGAL、CLUB VIP 及其他私人航空公司承擔。從中國可經荷蘭、法國、德國和西班牙等國中轉至厄瓜多爾,也可經美國主要城市紐約、邁阿密、休斯頓、亞特蘭大等中轉。
4. 水運:厄瓜多爾有自己的石油船隊,共有 8 艘油船,1700 艘漁船。此外還有 2 家較小的私人海運公司。厄瓜多爾在太平洋沿岸有瓜亞基爾、曼塔、埃斯梅拉達斯、玻利瓦爾和巴拉奧等 5 座主要港口。瓜亞基爾港為厄瓜多爾最古老也是最主要的港口。每年吞吐量約 1300 萬噸,占厄瓜多爾進出口量的 65%。埃斯梅臘達斯的港口主要是油港。薩利納斯、圣洛倫索和卡拉克斯灣等為厄瓜多爾沿海的中、小港口,它們均與良好的公路相通。
5. 輸油管道:由東部阿格略湖至埃斯梅拉達斯港,全長 503 公里。
(二)教育和人口:
厄瓜多爾憲法規定國民生產總值至少 6% 用于基礎和中等教育。2014 年厄政府預算17.7% 用于教育。國立大、中、小學實行免費教育,大學實行自治,保護私人辦學自由。
2014 年厄全國文盲率為 6.8%。著名高等院校有厄瓜多爾中央大學、天主教大學、瓜亞基爾大學和昆卡大學。
厄瓜多爾人口為 1448 萬(2011 年)。其中,印歐混血種人占 77.42%,印第安人占6.83%,白種人占 10.46%,黑白混血種人占 2.74%,黑人和其他人種占 2.55%。首都基多人口 232.5 萬,瓜亞基爾人口 332.85 萬,昆卡人口 45 萬,安巴托人口 29 萬。
目前,在厄瓜多爾有華人華僑 3 萬多,主要從事百貨零售、服裝、鞋進口、餐飲、養蝦、種植棕櫚樹、木材、開采金礦等行業。大多事業有成,進入當地中層階級,但融入當地社會情況較差。新生代華僑大都受過西方高等教育,基本或完全融入當地社會,少數人進入政界、教育界和法律界,其中有擔任衛生部長、環境部長等職務。
五、產業情況
(一)產業結構單厄瓜多爾經濟增長主要依賴石油、農牧業和漁業,經濟發展對外依存程度較高。
厄瓜多爾地理和氣候等自然條件得天獨厚,自然資源十分豐富。礦物以石油為主,主要分布于瓜亞基爾灣一帶,在亞馬遜平原地區也發現有油田。金和銀分布于馬查奇和薩魯馬等地。銅產于馬查奇。科隆群島上有硫磺礦。此外還有鐵、鉛等。森林面積約占全國面積的 68%,大部分分布在東部地區,盛產貴重木材,如紅木和香膏木(或稱巴爾薩木)。沿海盛產金槍魚和蝦類。
(二)主要產業:
1. 石油天然氣:厄瓜多爾境內油汽資源主要集中在東部亞馬遜盆地和瓜亞斯省西部半島地區,瓜亞基爾灣也有少量油田分布。厄瓜多爾地質條件較好,油層儲藏豐富,是拉美地區第五大石油生產國。石油是厄瓜多爾經濟重要支柱,已探明儲量為 60.3 億桶,天然氣儲量 2250 億立方米。
2. 礦產:金屬礦藏包括黃金、白銀、銅、鐵、鉛、鋅、鉬、錫、鎢、鈀等,非金屬礦藏有石灰巖、粘土、石膏、重晶石、瀝青、黑大理石、磷等。
3. 林業:厄瓜多爾氣候多樣、土地肥沃、雨量充足、日照時間長,適合各類不同植被的生長,厄瓜多爾擁有 2-2.5 萬種木本植物,占世界植物總量的 10%,是世界 10 個生態物種最多的國家之一。森林面積106,630平方公里,占全國領土面積42.5%。共生長著5,000多個樹種,每平方公里有136科樹種,1,250種樹木。厄瓜多爾有1,200多種蕨類植物,3,254
種蘭花植物;有哺乳類動物 324 種,鳥類 1,559 種,409 種爬行動物,402 種水陸兩棲動物。森林 80% 集中在亞馬遜地區,沿海省份占 13%,中部山區占 7%。森林分為國家自然保護區內的森林,國家森林和植被防護系統,生產用材天然林和種植林 4 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