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紀錄的游客“逼走”了不少鼓浪嶼居民
連續4天,鼓浪嶼上島人數都以10萬計。“快走啊!晚了,就出不去了!”國慶黃金周,游客來了,鼓浪嶼原住民紛紛“出逃”,只求安靜。島上居民們想出許多招數:“逃回”廈門島內;“宅”在家閉門不出;回老家小鎮躲幾天,順便旅旅游。這是一場逃離,前所未有。
第一招:搬進島
阿賓小兩口,帶著4歲的女兒,放假前就“逃回”了廈門島內,住在外婆家。這是第三個國慶黃金周,阿賓沒有在自己家過了。
廈門島內車少、人少,沒有嘈雜的游客大軍,阿賓一家覺得舒服極了。
“一到節假日,島上居民就沒辦法出行,待在家里,又太嘈雜。”說起黃金周,阿賓滿腹牢騷。
很多像阿賓一樣的原住民,為免受擾,在國慶期間無奈地選擇了“走人”,搬到島內的親戚家躲幾天。
第二招:宅在家
“老板,還有螃蟹嗎?”
“沒有了。”
“那魚蝦呢?”
“都沒有啦,只剩點青菜了。”
“……”
島上原住民小朱,去菜市場買海鮮,最終卻只能提著青菜回家。
海鮮呢?被游客大軍買光了。游客大軍涌入鼓浪嶼,不僅占領了景點,連菜市場也占領了。
“白天人太多,根本不敢出門,都宅在家里。晚上七八點鐘,才敢出去買菜,人會相對少些。”小朱說。可往往這個時間,菜都賣光了。“現在很多游客也跑去菜市場買海鮮,再找店家加工。我們居民買菜,還要和游客搶。”
小朱說,這個假期,她打算宅在家里,哪兒都不去。
70歲的孫阿婆也是這樣想的,她買足七天的食糧,黃金周基本可以閉門不出了。
第三招:去旅游
剛退休的老鄭,這個假期就帶上老伴回浙江老家的小鎮躲幾天,順便旅旅游。
“老家是江南水鄉,比鼓浪嶼清靜多了,可以過一個安靜的國慶節。”老鄭說。
老鄭說,放假了,有時老兩口不想煮飯,想出去吃,可國慶節期間,島上幾乎所有的餐飲店都是游客,價高量少。沒辦法,只能選擇出行,躲躲風頭。
記者觀察
島上原住民的流失
一項調查數據顯示:在1940年,島上華人達4萬人。但2010年的人口普查數據是:戶籍居民6800人,空掛戶7100人,外來人口7300人。
原住民逃離鼓浪嶼,越來越多,并非節假日短暫的逃離。
2009年春節前,廈門文史專家何丙仲“揮淚告別”住了半個多世紀的鼓浪嶼,搬到了廈門島內居住。
“太不方便了,醫院搬走了,學校搬走了,老朋友也都搬走了,鼓浪嶼上已沒有人可以一起聊天、喝茶了。”何丙仲的感傷發自內心,“現在,島上是一些老人和外來務工人員。”
何丙仲的搬離,不是個案。
住在島上的著名詩人舒婷也曾抱怨說,臺風刮破了家里的玻璃,島上無店可買,被迫坐船過渡到廈門島內購買后雇人運至島上安裝,而熨衣服也無處解決。但她還在堅守著。
同樣掙扎的,還有連岳、周菡等名人。(海峽導報 記者 崔曉旭 詹文/文吳曉平/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