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明珠”青銅峽市,位于黃河上游寧夏平原中部。牛首、峽口兩山對峙,黃河穿峽而過,山光水色相映,宛如開然銅鏡,“青銅峽”由此而得名。青銅峽歷史悠久,秦代起就有行政建置,屬北地郡富平縣地;清雍正二年設寧朔縣,F全市轄6鎮8鄉3個農林場,共有104個行政村,24個居委會,有漢、回、滿、蒙等16個民族,總人口24萬人。海拔高度在1100-1700米,有山地、丘陵、平原三大地貌。 青銅峽市地理位置優越,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具有豐富的土地、水利、電力、礦產、旅游等資源。自然景觀、工程景觀和人文景觀等旅游資源獨具特色,遠近聞名。主要景點有:元代一百零八喇嘛塔,是國務院公布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董府和廣武口子門溝巖畫,為寧夏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有牛首山寺廟群、古渠首、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等諸多景點,吸引著萬千游人爭相觀賞、流連忘返。
青銅峽市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排灌便利,氣候適宜,具有發展農業的巨大優勢,農業歷來是優勢產業和支柱產業。糧食總產量連續12年排在全區第一位,產量約占全區的十分之一,提供的商品糧約占全區的六分之一,為全國商品糧基地市縣之一和自治區科技興農試點市,獲“全國林業百強縣”殊榮。盛產小麥、水稻、玉米、大豆等糧食作物以及肉奶、禽蛋、蔬菜、果品等各類農副產品。 全市四縱(109國道、小李公路、小邵公路、沿山公路)三橫(吳青公路、小大公路、葉甘公路)7條主要公路已形成網絡,包蘭鐵路穿境而過,并設有青銅峽、大壩、玉泉營三個火車站。實現了鄉鄉通柏油路,鄉村道路硬化率達90%,村村通上了班車。
青銅峽市轄8個鎮:裕民街道;小壩鎮、大壩鎮、青銅峽鎮、葉盛鎮、瞿靖鎮、峽口鎮、邵剛鎮、陳袁灘鎮;連湖農場。
秦統一中國后,市境屬北地郡富平縣。西漢、東漢時仍屬富平縣。北魏太炎三年(公元436年)置薄骨律鎮。孝昌二年(公元526年)改薄骨律鎮為靈州,青銅峽市屬其管轄。北周屬回樂縣。隋屬靈武郡。唐為回樂、靈武兩縣屬地。宋初屬靈州,咸平五年(1002年)地入黨項,西夏置為順州。元屬寧夏府路靈州,隸甘肅行中書省。明屬寧夏衛,隸陜西都指揮使。清雍正三年(1725年),置寧夏府今市境分屬寧朔縣和靈州。同治十一年(1827年)設置寧靈廳。民國二年(1913年)改寧靈廳為金積縣,轄黃河東及中灘。中華民國改寧夏府為朔方道(亦稱寧夏道),仍屬甘肅省。1929年寧夏道改建為寧夏省,青銅峽市屬其管轄。1945年寧夏省建行政督察專員區,現市境屬第一督察專員區,不久,此區撤銷,仍屬寧夏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寧夏省于1954年建立河東回族自治區,市轄金積縣部分屬河東回族自治區。同年秋,寧夏省撤銷,并入甘肅省,甘肅省銀川專區建立,市轄寧朔縣部分屬銀川專區。195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銀川專區撤銷,市轄地均直屬寧夏回族自治區。1960年,寧朔、金積兩縣撤銷,設置青銅峽市,駐青銅峽。1963年青銅峽市改為青銅峽縣,駐小壩。1972年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南地區成立,青銅峽歸屬其管轄。1984年,撤銷青銅峽縣,恢復青銅峽市。
青銅峽市地處東部季風區與西部干旱區域的交匯地帶,屬中溫帶大陸性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分明,晝夜溫差大,全年日照2955小時,年平均氣溫攝氏8.3-8.6度,無霜期176天,年降水量260.7毫米。黃河流經青銅峽市58公里,年過境水量400億立方米,自秦漢先后開掘的秦渠、漢渠、唐徠渠等九大干渠均從青銅峽境內引出,引黃灌溉條件得天獨厚。地下水補給總量3.5億立方米,可利用量1.2億立方米,為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優質水資源。是寧夏的電力工業基地,有裝機容量120萬千瓦的大壩火力發電廠、裝機容量30.2萬千瓦的青銅峽水電廠和8萬千瓦的風力發電廠,年發電量100.8億度,為全市經濟跨越式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