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彌山石窟,坐落在寧夏固原西北的須彌山南麓,距縣城55公里。“須彌”是梵文音譯,意為寶山。這里峰巒迭嶂,巖石嶙峋。夏秋之際蒼松挺拔,桃李郁然,景色異常秀麗,是中國西北黃土高原上少有的風景區。具有重要藝術價值的北朝、隋唐時期的須彌山大型石窟藝術造像,就開鑿在“寶山”諸峰的峭壁上。它和名震中外的敦煌、云崗、龍門石窟一樣,都是我國古代文化遺產瑰寶。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須彌山石窟大多坐落在大佛樓、子孫宮、圓光寺、桃花溝等5個地方,蜿蜒約有2公里。須彌山寺內保存有很多關于石窟的題記,這些都是研究石窟形成和發展的直接資料。從北朝起,隋、唐、宋、西夏、元、明都在此營造窟室,其中北周造像最為精美,在全國造像中是佼佼者。隋代的造像風格淳樸,唐代造像面形豐滿,表情安詳。最大的一座釋迦像是唐代大中三年(公元849)前雕鑿的,高約26米,雙手置膝,雙腿下垂,面部豐滿,布紋自然,線條流暢,極具濃厚的唐代藝術風格。
須彌山石窟遺存的石窟,反映了我國從北朝中期到隋、唐以來各朝代的佛教石刻藝術,是絲綢之路北線的珍貴文化遺存,是中外經濟文化交流融合的歷史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