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官方22日在孔子誕生地山東曲阜尼山古書院前宣布,兩年內將在全省建成153所“尼山書院”。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許嘉璐受聘為尼山書院新任山長。圖為活動現場。 梁犇 攝
曲阜尼山書院始于唐,建成于宋慶歷三年(1043年),因建于孔子出生地尼山而命名,金代自然坍塌后至元順帝至元二年(1336年)重置,以彭璠為山長。
現場圖片。
中新網曲阜5月22日電(李欣 梁犇)山東省官方22日在孔子誕生地山東曲阜尼山古書院前宣布,兩年內將在全省建成153所“尼山書院”。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許嘉璐受聘為尼山書院新任山長。
曲阜尼山書院始于唐,建成于宋慶歷三年(1043年),因建于孔子出生地尼山而命名,金代自然坍塌后至元順帝至元二年(1336年)重置,以彭璠為山長。尼山書院是歷代儒家學者講學的地方,講學多以《四書》、《五經》為基本教材,書院主持人通常被稱為洞主、山長、堂長、院長、教授等職名。
200名青年學生當天高聲誦讀《論語》經典語句,以重現兩千多年前孔子杏壇傳道、授業、解惑的情景。
尼山論壇秘書處秘書長、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山東省文化廳廳長徐向紅宣布,2015年底前,山東省將在公共圖書館、企業圖書館、民辦圖書館中建成153所“尼山書院”。這些尼山書院將舉行經典誦讀、辦國學講座、講解禮儀雅樂知識,并傳授琴棋書畫和傳統民間藝術。
徐向紅說,書院是中國古代特有的刊藏典籍、教化育人、研究傳播為主要職責的文化教育機構,現代公共圖書館則承擔著文獻收藏、整理研究、社會教育的職能,山東省將圖書館和書院模式進行結合,在全省圖書館系統建設“尼山書院”,目的是以此為載體,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許嘉璐在受聘后發表感言說,建設尼山書院,是為激活傳統,祖宗留下了這座具有千年歷史的尼山書院,將其作為文物保護單位和建筑,它是死的,如果將其繼續辦成活躍的尼山書院,它就活了。中國的現行教育需要書院提供更多學習中國儒家經典的機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