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瑞士大宗商品貿易行業發展和現狀
�。ㄒ唬┤鹗孔鳛槭澜绱笞谏唐方灰字行挠蓙硪丫�
早在19世紀中期,亨利·萊斯利(雀巢公司創始人,咖啡貿易)、安德烈家族(1877年創立André&Cie家族企業,破產前是世界五大糧食貿易公司之一)和索羅門·佛克哈特(Solomon Volkart,從事棉花、茶葉等貿易,豐泰保險創始人之一)等知名企業家已在瑞士開展跨國大宗商品交易,為瑞士大宗商品貿易發展奠定了基礎。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瑞士已形成世界重要的谷物、大豆油和花生交易平臺。
瑞士大宗商品貿易的真正興起是二戰以后,在國際安全形勢不穩定的背景下,許多東歐、亞洲和北非的大家族遷移到日內瓦附近定居和經商。20世紀初,世界最大的獨立民間商品檢驗、測試和認證專業機構——瑞士通用公證行(SGS,現中國辦事處名為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的成立和壯大,為在瑞士開展大宗商品貿易提供了便利。20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爆發以及冷戰結束后,中東和俄羅斯的石油企業也開始來瑞開展業務,現在俄羅斯超過四分之三的石油交易在瑞士完成。
�。ǘ┤諆韧咭殉蔀樽钪匾笞谏唐方灰字行闹�
瑞士大宗商品貿易行業企業主要聚集在日內瓦(包括日內瓦湖周邊地區),包括交易商、金融機構、商品檢測和運輸服務企業共400多家企業,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集群。大宗商品貿易對該地區GDP的貢獻達到10%。根據日內瓦貿易和船運聯合會公布的數據,日內瓦地區占世界三分之一的原油及石油產品交易量、全球近一半的咖啡及糖交易量、精煤和油菜籽交易量世界第一、棉花交易量與倫敦并列世界第一。該地區大宗商品貿易信貸額世界第一,大宗商品檢測認證業務量世界第一,為大宗商品提供的運輸服務占全球大宗商品海運的22%。
此外,楚格州(約100家企業)是重要的鎳、鈀、鋁交易地,控制著全球銅、煤炭及鋅交易的嘉能可斯特拉塔公司座落在此;盧加諾(約70家企業)也是重要的鋼、有色金屬、煤炭、農產品交易地。
�。ㄈ┤鹗渴谴笞谏唐焚Q易行業企業的聚集地
瑞士大宗商品貿易中心活躍著許多國際知名大宗商品貿易企業(見圖表),他們或將全球總部設在瑞士,或在瑞士設有重要分支機構。日前剛剛完成合并的嘉能可斯特拉塔公司是世界第一大宗商品貿易企業,擁有從開采到銷售整個產業鏈。
| 涉足領域 | |||||||||||||||
不可再生資源 | 可再生資源 | |||||||||||||||
能源 | 礦產、 原材料 | 農產品 | ||||||||||||||
嘉能可斯特拉塔(Glencore Xstrata,總部楚格州) | √ | √ | √ | |||||||||||||
嘉吉(Cargill,總部美國明尼蘇達州) | √ | √ | √ | |||||||||||||
路易達孚(Dreyfus,總部巴黎) | √ | √ | √ | |||||||||||||
邦吉(Bunge,總部阿姆斯特丹) |
|
| √ | |||||||||||||
托克(Trafigura,原總部盧塞恩,2012年遷至新加坡) | √ | √ |
| |||||||||||||
維多(Vitol,總部日內瓦) | √ | √ |
| |||||||||||||
摩科瑞(Mercuria,總部日內瓦) | √ |
|
| |||||||||||||
貢渥(Gunvor,總部日內瓦) | √ |
|
| |||||||||||||
Litasco(俄羅斯魯克石油全資子公司,總部日內瓦) | √ |
|
|
�。ㄋ模┐笞谏唐焚Q易行業已成瑞士國民經濟重要部分
2012年在全球大宗商品交易量中,在瑞士交易的原油占38%,農產品占38%,金屬礦物占59%。瑞士國家銀行測算,該行業2010年總交易額達到7629億瑞郎,盈利約200億瑞郎,對瑞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達到3.5%,相當于作為瑞支柱產業的機械制造業,超過了旅游業。
根據《瑞士商報》的研究報告,瑞士企業銷售額排名前20位近半數為大宗商品貿易企業。2011年前三名分別是維多(Vitol),嘉能可(Glencore)和托克(Trafigura)。盡管瑞官方不發布這些企業的納稅情況,由于銷售額巨大,企業對瑞士特別是所在聯邦州稅收的重要貢獻是顯而易見的。
但是,大宗商品貿易行業在就業方面貢獻較小,約570家企業共有1萬多名從業人員,就業人數與機械制造、醫藥化工等支柱產業無法相比。
二、瑞士作為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的優勢
根據普華永道公司對瑞士大宗商品貿易企業的調查結果,選擇瑞士設立機構的主要原因包括:地處歐洲中心;政治、法律及社會環境穩定;國際化程度高;稅收優惠;工業和金融業發達;人才豐富;教育水平和生活質量高等。其中最具決定意義的有以下三項:
�。ㄒ唬┒愂諆瀯�
根據各聯邦州情況不同,企業在瑞士的實際稅收負擔平均為20%左右,國際上可與之競爭的只有新加坡、香港等少數地區。瑞士還對控股公司和管理公司等公司形式予以稅收優惠。滿足條件的控股公司可免除各州的所得稅,僅繳納調低后的資本稅。如果一家貿易公司80%以上的贏利和支出都在國外市場,基本不在瑞士本國市場從事經營活動,其實際稅率可低至8%。
瑞士對自然人征稅較低也是吸引這些企業來投資的原因之一。在部分聯邦州,外國人可申請按照“一次性繳納”的方式納稅,稅率按照瑞士當地消費水平制定,不僅可減輕稅賦,而且還可避免納稅人公開所有的收入及財產。
瑞士簽有或正在商談共90多項避免雙重征稅協定,為瑞士企業構建了一個完善的國際稅收體系,利于企業開展跨境業務。瑞士政府還在致力于促成免除利息、特許經營收益、分紅等收入的國外所得稅,進一步強化在瑞士開設公司的稅收優勢。
�。ǘ┵Y本優勢
大宗商品貿易依賴于專業、高效的金融市場。大宗商品貿易信貸金額大、風險高,要求金融機構有雄厚的資本實力和豐富的經驗。瑞士金融業發達,且在貿易融資方面有傳統優勢。在瑞士從事大宗商品貿易信貸的金融機構眾多,瑞銀(UBS)和瑞信(Credit Suisse)兩家大銀行及幾個較大的州立銀行和許多外資銀行,他們通過在世界各地的分支機構更加便利地為企業提供融資服務。
瑞士金融機構以多年的行業經驗為基礎,根據企業資產負債情況基礎以企業以往的交易記錄,針對不同的業務類型對信貸風險作出全面評估,比英美金融機構簡單審核企業資產負債的方式更加靈活。據瑞士銀行家協會統計,2011年瑞士大宗商品貿易信貸總額達到1.5萬億瑞郎。
�。ㄈ┑乩砦恢煤腿瞬艃瀯�
瑞士地處歐洲中心,介于亞洲和美洲之間的時區,交通便利,通達亞、美、非各洲。瑞士作為中立國,不僅本國政治環境穩定,而且與世界許多國家簽有互免簽證協議,便利了瑞士企業家的商務往來。
這種地理位置還造就了瑞士多語種的環境,德、法、意三種官方語言,加上英語教育的普及,瑞士多語種人才豐富。精通外語往往是跨境貿易從業者的必備素質之一,在瑞士招聘工作人員能輕松管理世界多個地區的業務。瑞士的優越環境和良好的經濟形勢還在不斷地吸引周邊國家的高素質人才來瑞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