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東市招商網訊:黨的十七大以來,海東地區全面踐行科學發展觀,大力實施“工業強區”戰略,工業經濟走出了一條總量逐年擴大、效益明顯提升、投資逐步增加、園區初具形態、能耗逐年下降的高速發展之路。回眸“十一五”期間,海東工業連年保持快速發展勢頭,工業增加值年均增22.8%,累計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118.4億元。規模以上企業總資產貢獻率由2005年的2.8%提高到2010年的13.9%,實現利潤由2005年虧損2787余萬元到2010年盈利7.4億元,全區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創近年來最高點。
進入“十二五”,海東地區以工業集中區為載體,積極承接東部、中部和本省相關地區產業轉移,提升集中區服務能力,強化集中區產業定位。以重點項目建設為突破口,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帶動產業發展,提高技術水平,增強核心競爭力,實現工業經濟跨越發展。2011年,海東地區全年完成工業增加值76億元,實現增速34.5%。組織實施工業項目122項,總投資196.32億元。全年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達到52億元,同比增長41%。
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作為海東工業在“十二五”期間實現跨越發展的“龍頭”,海東工業園區的建設無疑開啟了一個全新的工業化時代。經過一年的規劃建設,海東工業園區“一區三園”(即:曹家堡臨空綜合經濟園、樂都工業園、民和工業園)已初具雛形,互助綠色產業園、化隆加合工業集中區和循化街子民族工業集中區鏖戰正酣。以樂都裝備制造園為核心的黑色金屬冶煉及延壓體系、以民和40萬噸大板錠和平安高精鋁項目為核心的有色金屬冶煉及延壓體系、以耀華玻璃為核心的建材產品加工體系和農畜產品加工體系“四大工業體系”正在形成。海東工業園區初步形成風電設備制造、光伏設備制造、儲能材料及組件、不銹鋼材料及產品加工、輕質合金材料、機械裝備制造、新型建材、鋁基合金、鎂基合金、農副產品深加工等十大主導產業。目前,耀華金鼎玻璃、康泰鑄鍛680MN多功能鍛壓機組、40萬噸鋁基合金大板錠、青海銘德集團10萬噸太陽能晶硅片超細粉體刃料、投資20億元年儲藏30萬立方米的青海延長中立新能源成品油、投資6億元年產500套風筒和5萬噸塔材的青海江源電力器材設備制造、投資50億元的平安高鐵新區移民搬遷等重大項目正在建設和投產當中,成為推動全省經濟發展的強勁引擎。
與此同時,海東地區進一步加大工業企業污染整治力度,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加快高載能、污染企業的技改升級和產業鏈延伸,下大力氣提升化隆加合工業集中區企業,遷轉互助塘川、樂都湯阿高耗能高污染企業。“十一五”期間,全區共淘汰落后產能247萬噸,僅在2011年,全區共淘汰落后產能52.3萬噸。
“十一五”期間,海東地區以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加大了對青稞酒廠等28戶重點企業的改革力度,使企業的組織結構、產權結構、負債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向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邁出了重要的步伐。加強融資平臺建設,加強政銀企合作,提高政府融資能力。融資擔保機構從無到有,2011年,全區9家融資平臺公司注冊資本金達到19.33億元,總資產達到70.8億元,累計融資到位資金40億元。招商引資水平不斷提高。招商領域逐步拓寬,招商方式日趨多樣,引資規模不斷擴大,全區招商引資額由2005年的9.02億元增加到2010年的41.54億元,五年累計達到139億元,其中工業項目招商資金達到104億元,占整個“十一五”期間工業投資的87.8%。2011年,全區引進項目117項,到位資金58.08億元,同比增長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