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太原11月24日電(記者 徐偉 梁賽玉)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然而與眾多的佛教石窟相比,道教石窟在中國卻很少見,山西太原市龍山山頂的大規模元代純道教石窟就是其中之一。為保護這一國寶級文物,龍山道教石窟的保護方案即將出臺。
太原市龍山文物保管所所長李繼東說:“因為龍山石窟長期暴露在大自然中,對它的外表皮破壞得比較大,窟內的雕像也風化得非常嚴重。”
1996年,龍山道教石窟被評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西省也成立了龍山文物保管所,專門保護龍山地區以石窟為主的文物。
龍山石窟建于砂巖之上,極易受到雨水和強光的侵蝕,目前石窟外表的雕刻幾乎完全脫落,窟內的刻畫也在逐漸風化,部分頭像的表面輪廓已十分模糊。李繼東告訴記者,文管所成立之初就在尋找保護石窟的好的方案,近幾年,隨著科技的發展和與國外的交流,石窟的保護已經有了一定的辦法。
李繼東說:“初步設計了兩套保護方案,一套就是按照石窟外面的窟窿眼,把窟檐恢復起來進行保護,防止雨水侵蝕;還有一種就是離開石窟一定距離修建一個大棚,把它完全罩在里面,可以通風,讓陽光不會直接照在石窟上面。”
然而,與這些外在的保護措施相比,最大的難度是刻像本體的保護。李繼東介紹,正在與相關的科研機構進行合作,石窟刻畫本體的保護方法正在進行科研論證。
據介紹,目前龍山道教石窟的整體保護方案將于明年上半年上報國家文物局審批,通過后即可動工。
山西省龍山道教石窟初建于中國唐代,主窟開鑿于蒙元時期,現有9窟,現存造像66尊,龕內供奉道教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等諸神像,同時也雕刻著全真七子站像,還有云龍、雙鳳藻井,仙鶴、飛天等浮雕圖案。石雕風格樸實、凝練、莊重,衣飾簡潔肅靜、褶皺分明,有明顯的蒙元風格,與佛教石窟雕像風格迥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