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保險高層主管告訴我,好的業務員和不好的業務員,主要的差別在于“想法上的不同”,而這些差別就會形成說話上的大不同。
舉個例子來說,有些人認為“行銷是為了交朋友”,有些人則反過來認為“交朋友是為了行銷”。這種不同表現在用詞上,就會形成A總是對客戶說“YES”,B卻總是說“NO”;表現在行動上,就是只知道去“找客戶”,卻不明白“創造客戶”才有發展契機。
我們也看到,許多業務員因為賺不到錢而離開,追究他們賺不到錢的原因,會發現那是因為他們完全把行銷當做一份“工作”。
新光人壽總經理潘柏錚這么說過:“保險這一行,就跟每天在競選一樣!”他不把行銷當工作,而是深入日常生活的“活動”。所以他天天都在點頭、微笑及認識新朋友,甚至連坐飛機時,也要挑一個正當壯年、可能會買保單的人當鄰座,并在接下來的四十分鐘內成功行銷保單。
因為一路遵循這個守則,讓他從最基層的業務員一路晉到總經理,并把這個想法傳遞給更多員工,開創新光人壽輝煌的業績。
簡單來說,想改變別人的想法之前,必須先改變自己的想法。根據美國一份統計資料,他們分析靠說話累積財富的人士(例如:保險業務、汽車業務、演講人士等等)獲得成功的要素后發現,想要說話致富,一定要擁有下列幾個心態。
要有誠心
如果你只是把客戶當成“血牛”,即使生意做成了,也不會長久,甚至可能引起法律糾紛。
之前曾發生一家凈水器業務人員,以檢查水質為名進入住,檢查后表示住戶水質不太干凈,公司愿贈送凈水器、飲水機給住戶。
既然是免費的,住戶當然不拿白不拿,誰知道業務人員在半個月后就來電表示,住戶每年要定期執行四次水質檢驗、濾芯更換及機器保養,為期三年,每次得支付七干多元,否則恐怕無法保證水質安全,而且機器已經安裝,如果想拆除,就得支付拆除及當初安裝的費用。
這些住戶當然有吃虧被耍的感覺,紛紛以書面或電話向縣府消保官提出申訴,最后這名業務員被公司掃地出門,還得賠償住戶的精神損失。其實不管是有形(各種業務推銷)或無形(演講、談判)的行銷,都是一個和對方交流的過程,以誠相待,才能保證銷售線的長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