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地處山東中部、泰山西麓。1992年撤縣建市,總面積1277.3平方公里,轄14個鄉鎮、辦事處,1個省級高新技術開發區,607個村(居)民委員會,總人口96.3萬人。肥城歷史悠久,也是革命老區。西周時肥族人散居于此,古稱肥子國,肥城因此而得名。西漢初設置肥城縣,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肥城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古稱“君子之邑”,是史圣左丘明的家鄉,商圣范蠡最后的定居之地。在近代也有著光榮的革命歷史,著名的泰西抗日武裝起義和羅榮桓、陳光指揮的陸房戰斗就發生在肥城。
肥城資源特產豐富,肥城桃是獨有的寶貴資源,被國家命名為“中國佛桃之鄉”,栽培總面積超過10萬畝,被列為“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肥城也是全國和山東省重要的能源、建材基地。境內主要資源有煤炭、巖鹽、石膏、花崗巖、鉀長石、優質石灰巖和豐富的地熱資源,年產原煤600多萬噸、水泥近200萬噸、鋼材100萬噸,石橫電廠裝機總量126萬千瓦。
全市各級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建設“世上桃園、和諧肥城”目標,努力推進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在2007年公布的全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中排第72位,比上年前移了3個位次。2007年,全市完成生產總值286億元,境內財政總收入23.1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2.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107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58元。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557.6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展到240家,全市有104家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過億元、98家利稅過千萬元,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到21家。去年先后被命名為全國綠色小康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示范市等7個國家級榮譽稱號,全省適宜人居環境獎、平安建設先進市、國土資源執法模范市、社會文化建設先進縣等18個省級榮譽稱號,累計榮獲泰安市級以上獎勵188項。
肥城縣始置于西漢。二千二百多年來,縣境為郡、為縣、為鎮代有沿革。
肥城置縣前,商(殷)時期,地域屬青州、徐州所轄;西周時屬兗州所轄;春秋時期屬齊、魯兩國所轄;戰國時期歸齊國管轄;秦代為齊郡所轄。
西漢初年(公元前206年)始置肥城縣,屬兗州刺史部泰山郡所轄。
東漢章帝末年(公元87~88年)撤銷肥城縣,境地分屬濟北郡盧縣、蛇邱縣和東平國富城縣。
三國魏(220~265年)至東晉(317年前)歸屬同東漢。327年(晉成帝咸和二年)后,境地屬后趙、前燕、前秦、后燕、南燕的濟北郡、東平郡分轄。
南北朝宋(420~479年),在原肥城縣故城設濟北郡,原肥城縣境地分屬盧縣、蛇邱縣和富城縣,隸屬兗州。
南北朝北魏,527年(孝昌三年)復置肥城縣,并設東濟北郡于肥城縣城。
南北朝北齊(550~577年)撤東濟北郡,并入茌平縣的濟北郡,肥城縣屬之。
南北朝北周,577年(建德六年)于肥城縣城置肥城郡。
隋開皇初年,廢肥城郡,保留肥城縣,屬濟州轄,隸屬兗州。隋末,廢肥城縣,境地屬濟北郡管轄。
唐代622年(武德五年)復置肥城縣,屬東泰州轄,隸屬河南道兗州。627年(貞觀元年)撤肥城縣,境地并入博城縣。666年(乾封元年)改博城縣為乾封縣。668年(總章元年),改乾封縣復為博城縣。705年(神龍元年)再次改稱乾封縣。
五代(907~960年)境地仍屬乾封縣,隸屬兗州。
宋代(960~1279年)初屬乾封縣,后屬奉符縣、平陰縣分轄,隸屬京東西路鄆州。1115~1234年曾在舊肥城設辛寨 鎮,境地屬平陰縣、奉符縣分轄,隸屬山東西路東平府。
元代1275年(至元十二年)復置肥城縣,隸屬山東東西道濟寧路。
明代1369年(洪武二年),肥城縣改屬濟南府,隸屬山東布政使司。
清代初沿明制。1734年(雍正十二年)改屬泰安州,隸屬山東布政使司泰武道。1735年(雍正十三年)泰安州升為泰安府,肥城縣仍屬之。
1913年屬岱北道。1914年屬濟南道。1938年,屬第六行政督察區。1945年2月屬魯西(第二辦事處)第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47年屬第十五行政督察區。
1939年10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初屬泰西行政委員會,后屬泰西專員公署。1942年10月屬晉冀魯豫邊區政府冀魯豫第六專員公署。1949年9月,隸屬泰西專員公署。
1950年5月,肥城縣歸屬泰安專員公署。1958年10月劃歸聊城地區。1959年7月劃歸濟南市。1961年5月復歸泰安地區。1985年3月隸屬泰安市所轄。
1992年8月,撤銷肥城縣,設立肥城市(縣級),仍為泰安市所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