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15日電 題:為中國對非合作一辯
作者:曲星
日前,尼日利亞央行行長在英國《金融時報》上撰文,批評中國在非洲進行大規模礦產開發,買走大量初級產品,賣出工業制成品,與昔日殖民主義毫無二致;中國在非洲使用本國設備和勞動力,沒有向非洲轉讓技術;中國已成為一個有能力采取與西方相同剝削手段的經濟巨人,是導致非洲去工業化并陷于欠發達狀態的因素之一。當然,該文也提出,非洲應執行以非洲為中心的經濟政策,建設一流的基礎設施,加大技術和職業教育投資,發展制造業,開拓國內市場,以充分挖掘自身經濟潛力,創造更多財富和就業機會。
作為一個長期從事國際關系研究的學者,我贊同行長先生關于非洲增強自主發展能力的建議,也理解他希望非洲經濟取得更大發展的急切愿望,但對他批評中國在非洲搞殖民主義、剝削非洲、導致非洲去工業化的言論實難茍同。
技術轉移
行長先生指責中國企業在對非合作中使用中國的設備和勞動力。說實在的,這也是我們不愿看到的局面。據我了解,中國政府一直積極推動企業在對非合作中更多使用當地設備和勞動力。
但凡事都要看客觀條件。拿設備來說,如果不從中國進口,要么選擇購買當地設備,要么選擇從其他國家進口。而實際情況是,很多設備在非洲國家買不到,從其他國家進口價格又很高。從經濟角度來講,從中國進口設備是劃算的做法,可以少花錢多辦事。
中國企業在合作中向非洲派遣一些勞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是為了保證合作項目的順利推進。與派遣的勞務相比,中國企業對非合作創造的就業機會要多得多。
南非標準銀行的一份報告顯示,除在極個別國家外,在非中國公司85%的員工是當地人。贊比亞經濟學家莫約稱,在贊中資企業的非洲和中國員工比例超過了13:1。
還有研究表明,由于種種現實因素制約,剛到非洲創業的中國企業可能會更傾向于雇用中國員工,而隨著合作的深入,中國企業雇傭當地員工的比例會逐步上升。
比如,在剛果(金)的68家中資企業中,成立不到五年的企業中,中方人員的比例平均將近三成,但在當地運營五年以上的企業中,中方人員的比例下降到17%。
在贊比亞中國經濟貿易合作區,初始的建設、機器裝配和培訓階段約有400中國工人和500當地工人,但在合作區運轉后,贊方工人的比例上升到近80%。
中國政府也在積極采取措施加大對非洲技術轉移。目前中國每年為非洲培訓各類人員1萬多人,每年向非洲國家提供的政府獎學金名額也超過6000個。
工業化
在非洲去工業化問題上指責中國也不公平。在促進非洲工業化方面,中國做的事情比其他任何國家都只多不少。
據了解,中國政府近年來出臺了一系列促進企業對非投資的舉措,比如設立中非發展基金、中非經貿合作區。中方連續幾次推出對非大規模融資舉措,都把促進中非制造業合作作為一個投入重點。這些事情都是其他國家沒有做到的。
當然,中非制造業合作取得成功,光有政府的推動和促進還不夠,企業有沒有積極性,非洲國家的投資環境怎么樣,以及國際分工的變化,都在影響這一合作的開展。
我就聽到中國的一些企業反映,一些非洲國家環保標準比西方還要高,工資也遠遠超過中國國內的工資水平,這讓很多中國企業望而卻步,不利于非洲的工業化進程。
從國際分工來看,中國很多企業也都處于國際產業鏈的低端,為西方跨國公司產品代工,制造業是否轉移、轉移到什么地方,不是中國說了算,而是很多西方跨國公司在主導。
正如行長先生所說,近年來隨著中國勞動力成本上升,中國制造業出現了向外轉移的趨勢,不光是非洲,還有其他國家特別是中國的周邊國家都希望承接這部分產業。
坦率講,在投資環境、政策激勵、勞動力素質等方面,非洲國家如果不能奮起直追,很可能競爭不過其他國家,再次錯失發展良機。
貿易
中國生產物美價廉的商品沒有錯,選擇購買什么樣的商品權利在非洲消費者手中。中國并沒有像過去的殖民主義者那樣拿著槍炮逼著非洲國家購買本國商品。把非洲去工業化歸咎于中國的貿易政策顯然不合邏輯。
事實上,近年來中非貿易取得了顯著發展,給雙方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我就經常聽非洲朋友跟我講,中非貿易讓很多非洲民眾圓了“手機夢”、“電視夢”、“汽車夢”。我們也一直在采取措施改善中非貿易結構,特別是鼓勵企業從非洲進口高附加值商品。
根據美國一家知名國際研究機構的調查,中非貿易相似度指數很低,大概只有4%-7%,中國和非洲國家的產品在市場上并不形成競爭。中國的產品質優價廉,更多是對其他國家對非出口產品產生了替代作用,而不是沖擊當地的市場。
有一個例子很能說明問題。前幾年,為了回應非方的關切,中國主動采取措施,自我限制向一些非洲國家出口紡織品。結果是,中國的紡織品市場份額確實下降了,但取而代之的不是非洲國家本地的產品,而是來自其他國家的產品。
能源資源
非洲擁有豐富的能源資源,這是非洲國家促進自身發展、參與全球經濟的重要比較優勢。非洲國家也普遍希望,通過加強能源資源合作,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在這方面,中國是非洲實施能源資源多元化合作的一個機遇。
但如果認為中國對非合作只是盯著石油和礦產,那就是以偏蓋全,失之淺薄了。正如美國學者黛博拉·布羅蒂加姆撰寫的《龍的禮物--中國在非洲的真實故事》認為,中國在非洲援建了公路、橋梁、學校、醫院,同殖民時期主要連接礦山和港口的基礎設施不一樣,很明顯也不是為了攫取資源而進行某種整體規劃中的一環。
中國在合作當中,更注重“授人以漁”,在同蘇丹、乍得、尼日爾開展能源合作時,就幫助他們建立起一整套石油工業體系,而這是他們無法奢求西方的。
一位非洲國家的外交官承認,中國人正努力參與我們經濟的各個領域,如果你去看西方人,除了石油,石油,石油之外,沒有別的東西。
其實,同西方石油進口大國相比,中國從非洲進口石油數量約占非洲出口總量的17%,在非石油投資只占世界在非洲此類投資總額的1/16,均遠低于美國和歐洲。行長先生來自于非洲最大的產油國,對這一點應該十分清楚。
總之,行長先生在文章中提出的很多增強非洲自主發展能力的想法,都是中國一直推動在做的。但中非合作的發展、非洲自主發展能力的提升,不光是中國一家的事情,甚至不只是中非之間的事情,既需要中非雙方共同努力、相向而行,也需要國際環境總體的改善,而不應把所有問題都歸咎于中國。我們從不認為中非合作是完美無缺的,也從不回避中非合作在發展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但動輒把殖民主義的帽子扣到中國頭上,我們決不接受。非洲國家在要求中方做得更好的同時,是否也應反思自己應該多做些什么。(作者為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