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邊縣招商網訊:在峨邊彝族自治縣楊河鄉境內有一條名為莫家營的小溪,溪上有一座條石為墩,三根圓木搭架的三孔便橋,人們管它“三根橋”。其實這三孔便橋并非“三根橋”,而是清朝乾隆年間用青石建造并取名“萬福橋”。“萬福橋”的兩個橋墩高一丈零二寸,寬三尺二寸,厚一尺五寸,橋墩設三孔,孔距均為二丈四尺三寸,兩岸橋墩基礎用青石條砌成,橋面由二丈四尺二寸、寬一尺、厚八寸的九根條石搭面。在“萬福橋”南岸立石碑一面,高五尺、厚五寸、長四尺三寸,頂端突出三小阜,成“八”字形。碑文如下:\"嘗考王政惠民,必徒杠輿。梁之有成,而后行于旅鮮涉之憂,可知造橋濟人,古今之道義也。今我莫家營雖山僻崎嶇之所,實屬樂峨屏三邑連界之緣,前通銅廠,后接縣屬,來往旅客,不絕于道,是屬南北接踵區也。奈小河中隔,必資橋渡,予等托跡此鄉,古之道跡尚在,然未免傾朽不堪,勢難永久,恐居者多厲揚之患,行者有反駕之嗟,愛約數人無辭倡者,募化眾善,小解囊金,修成石橋三硐,岸渡一路行人,庶幾履險有若夷之嘆,賓至獲如歸之樂,雖日踵前人之故事,渾然效王政之大道矣。夫有善必錄,成美之道也,眾之捐資,詎可忽乎?受功諸名,永垂不朽是矣。特授四川嘉定府峨眉縣正堂加五紀級錄五次王諱贊\". 碑文上端刻有“修萬福橋碑記”六個大字,每兩字中間有云紋圖飾,碑文之后刻有捐資善眾約二百五十人名單,名單上部有“化主為首,團結善緣,同載重性”十二個字,其下有小字兩行:“五十八年十一月發墩,
在“萬福橋”附近的張家山、白臘坪、莫家營一帶至今尚存10余座廟宇遺跡,墳墓、瓦片、莫家營營房遺址和街道遺跡。
據說,這個地方當時非常繁華,在莫家營設有店鋪、酒館、飯店、客棧,漢族商旅販運絲綢、布匹、鹽巴到此,向彝族兌換大煙、皮張、中藥材等,各路商賈絡繹不絕,大有峨邊“金山角”的氣派。
從碑文和善眾名單推斷,莫家營這個地方在清乾隆五十八年時為漢族居住地,而且是一個由兵營把守的軍事據點,是通往樂山、峨眉(當時峨邊屬峨眉縣)、屏山的古驛道。據說“萬福橋”是由兵營(官方)倡議,民間募集的善舉。令人驚嘆的是,在無任何起重機械的年代,又處山僻崎嶇之鄉,全靠人力搭建如此宏大的石橋工程實屬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