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招網訊:一、項目名稱
30萬噸/年離子膜燒堿項目
二、項目內容及規模
利用渠縣豐富價廉的鹽、水資源,依托工業園區規劃建設的70萬噸/年真空制鹽項目,實施“鹽堿聯產”,以延伸鹽化工產業鏈,提高鹽化工產品的附加值,規模為30萬噸/年。
三、前期工作
已由四川省化工設計院編制完成項目建議書。
四、建設條件
(一)資源條件
1.巖鹽資源
據原地礦部第二地質大隊提交的《四川省渠縣鮮渡河巖鹽礦區詳查評價階段報告》,巖鹽礦產是渠縣潛在的資源優勢,于渠江流域自渠縣鮮渡河至土溪、水口場一帶均有分布,并以鮮渡河一帶為中心,構成一個巨型的含鹽盆地。巖鹽資源測算總量達萬億噸以上,僅以渠縣境內已有普查控制礦井范圍內,資源量也達千億噸以上。渠縣巖鹽礦產具有“層位多、規模大、礦層厚、資源富、品質優、保存好、開采易、交通便”等八個特點,是四川省規模最大并為全國罕見的巨型富礦。境內南北分布已達40余公里,向西南方向延伸可達蓬安、南充、遂寧直至簡陽一帶。該鹽體東西最長270公里,南北最寬達160公里,面積大于25000平方公里,而渠縣鮮渡河一帶正處于該成鹽盆地的厚度中心部位。據四川省礦產儲量委員會川儲發[1988]41號《審查批準〈四川省渠縣鮮渡河巖鹽礦區詳查評價階段報告>的決議書》:鮮渡河巖鹽礦區位于渠縣縣城南西,直距14公里,屬鮮渡鎮所轄;礦區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106°53'17,北緯30°45'35,礦區面積25平方公里。巖鹽礦體賦存于中三疊統雷口坡組第一、三段及下三疊統嘉陵江組第四、五段等四個層位中,或稱四個含鹽系,巖鹽分布層位穩定,呈層狀,似層狀產出,產狀與地層一致,巖層與頂底板薄層硬石膏巖界面清楚。其中雷三含鹽系由泥質灰巖、鈣質頁巖、硬石膏及巖鹽層組成,厚度253米,是四個含鹽系中鹽層厚度最大(厚達151.11米)、鹽體埋深最淺(2688.98—2933.00米)的含鹽系。鹽體基本上為單一厚巖鹽層組成,在區域分布較穩定,巖鹽礦石質純,Nacl的平均含量多在95%以上。雷三含鹽系剖面結構簡單,按含鹽地層剖面次序劃分為上、中、下三個鹽層。上鹽層埋深2688.98—2749.62米,鉆厚60.74米,鹽層厚58.64米,Nacl平均含量96.00%;中鹽層埋深2755.25—2893.01米,鉆厚65.01米,Nacl平均93.26%;下鹽層埋深2933.00—2960.46米,鉆厚27.46米,Nacl平均含量95.90%。雷一含鹽系主要由白云巖與硬質石膏巖韻律互層組成,厚49.74米。有巖鹽礦一層,厚2.5—3.2米,巖層頂板埋深3265米。嘉五含鹽系由碳酸鹽巖及硬石膏巖韻律互層組成,厚60.47米,有巖鹽礦5層,單層厚0.28—7.54米。累計厚度17.45米。嘉四含鹽系主要由白云巖、硬石膏巖及巖鹽韻律互層組成,厚175.79米,有巖鹽礦16層,單層厚0.5—13.5米,累計厚度46.13米,Nacl平均含量為80%左右,巖層頂板埋深3383.94米。
2.水資源
渠縣水資源十分豐富。渠江多年平均流量639.92m3/s,水資源達8億立方米/年,飲用水質達到Ⅱ級標準,可為渠縣發展鹽化工產業提供充足的優質水源。
3.電力資源
渠縣現有裝機容量96.6萬千瓦,五年內電力裝機容量可望突破200萬千瓦。電力供應完全能滿足渠縣發展鹽化工產業對電力的需求。
4.天然氣資源
渠縣所在的達州地區天然氣資源十分豐富。根據有關資料,達州地區天然氣遠景資源量達4萬億立方米。預計到2010年,達州地區天然氣年產量可達130億立方米。
渠縣境內現有日處理400萬方天然氣凈化廠一座,具有豐富的后備資源,且天然氣氣質較好。每年的外銷天然氣量約為1400萬立方米。
5.煤資源
渠縣原煤資源總儲量9262萬噸,工業儲量3932萬噸,年產原煤70萬噸,技改和新項目投產后可望在2到3年內形成年產130萬噸煤的產煤量,可為工業園區規劃建設的熱電中心提供所需燃料。
(二)交通運輸條件
渠縣交通運輸網絡發達,襄渝鐵路縱貫南北,達成鐵路橫跨東西,兩線10站,現有里程99km。達成鐵路二線現已竣工投運,襄渝鐵路二線可望今年底投運。渠縣火車站具有接軌條件。國道318線過境49公里,全縣通車總里程達2480公里。水上航運北接州河、巴河,南連嘉陵江進入長江。境內通航305公里,通航能力為四級航道,3×500噸級,年運輸量500-600萬噸,大件運輸有保證。
(三)依托條件
按照渠縣鹽化工發展規劃,將對天渠鹽化有限公司進行技術改造,采用國內先進、成熟的制鹽工藝技術,設計生產規模為70萬噸/年,生產高品質工業鹽,以高品質的濕鹽供給本項目,可為本項目節省相當的精制費用,減少了廢水、廢渣的排放量,符合工業園區“上下游一體化”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