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縣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西部,金沙江上游左岸。東靠新龍縣,南接巴塘、理塘縣,西隔金沙江與西藏自治工江達貢覺縣相望,北與德格、甘孜州毗鄰。縣城東西跨越128.8公里,南北縱橫143.4公里,幅員面積10386平方公里,轄4區17個鄉,156個行政村,全縣有7990戶41537人,其中藏族39577人,占總人口的95%,漢族1942人,占總人口的4.7%,其余為彝族、回族等。2001年全縣實現國內生產總值9083萬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918元。白玉,是西南高山原始林區唯一保持完整的地帶。有林地25萬公頃,占全縣總土地面積的24%;活立木蓄積量4057萬立方米,居四川省第二位。
主要樹種有川西云杉、鱗皮冷杉、黃果冷杉、高山櫟、紅樺、白樺、山楊、密枝園柏、高山柏、高山松等等。在海拔3300米至3500米的熱加鄉阿仁溝有面積212公頃、蓄積量達23150立方米的一片原始密枝園柏純林,是目前已發現的一些珍稀植物物種的最高分布線,具有一定的科研價值。白玉,一座神奇的動植物王國!浩瀚林海,為眾多野生動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屬國家一類保護的11種,更是青藏高原特有白唇鹿的集中分布區,數量逾3000頭,占了世界存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屬國家二類保護的44種,其他還有魚類、蛇類等多種,僅哺乳綱就有5目12科40種。此外,名優野生動植物藥材640余種,以蟲草、貝母、麝香、豹骨、雪蓮花、桃杏仁、黃芪、等質佳量多;松茸、草原白菌、羊肚菌、猴頭菌、靈之菌及各種香菇、木耳等,味美營養高,因未受污染還可治病強身。步入縣境,耳聽林濤鳴應,鼻聞野果放香,眼見繁花似錦,路遇珍禽異獸,頓給人回歸大自然樂園的超風之趣。
礦產資源得天獨厚,享有多金屬王國之美譽。已查出黑色金屬、有色金屬、貴金屬、非金屬礦床159處,其中超大型2處,大型20處。掘出的6300克自然狗頭型整金塊名噪中外,蘊藏的價值逾400億人民幣的特大型呷村銀多金屬礦為亞洲之最。上述礦床普遍具有三大特點:一是種類多;二是儲量豐;三是品位高,極具開發價值。
水能資源優勢突出。金沙江在縣境流程181公里,三條一級支流偶曲、昌曲、降曲,一條二級支流登曲,縱橫全境,河道總長 3608.7公里,流域面積9529平方公里。平均河流密度0.348公里/平方公里。徑流總量36.37億立方米,人均占有地表流量10.62萬立方米。且水流急、落差大,約為10米\公里,水能蘊藏量124萬千瓦。有高山湖泊110多個,水域面積1318公頃,總積水量2.5億立方米,對調節河流水量作用十分明顯;有較大溫泉21處,以碳酸水為主,硫化氧水次之。
畜牧業優勢明顯。白玉,以牧為主,是甘孜州五大牧業縣之一。全縣天然草場面積1020萬畝,占總土地面積的59.4%。半野生放養著33萬余頭(只、匹)以耗牛、藏系山羊為主的各類牲畜。特別是昌臺大草原,更是我縣畜牧業的發展基地,不僅草場植被較好,發展空間巨大且沒有一點污染,是發展生態畜牧業的最佳區域,每逢春至,在茫茫無邊的遼闊草原上,一群群牛羊點綴如云,駿馬嘶鳴,牧歌激越,詩情畫意油然而生。
白玉宗教文化源遠流長,熠熠生輝。有舉世人稱第二金剛座的嘎拖寺,有“靈鷲蓮花院,人間明境臺”的白玉寺,有《大園滿心髓》發祥吉地安章寺。《四川民族史志》在“藏傳佛教在白玉”一文的提要中稱:現在開放的33座寺廟之中,許多寺院有悠久的歷史,風格高雅的建筑,豐富多彩的珍貴歷史文物或多姿的美妙風光,是國內外旅游者們的一個極好的去處!
這里,民俗文化地方特色濃厚,民族文娛活動多姿多彩,民間文學耐人尋味。幾乎每一座山都有一個動人的傳說,每一條河都有一個美妙的故事, 每一個人都能歌善舞,每一處村寨、牛場都熱情好客,現今山巖鄉,還保留著2700余年來以父系血緣繼嗣關系組就的氏族組織——“戈巴”的原始屬性,專家們稱為“獨有的山巖父系文化”;《光明日報》、《文匯報》等新聞媒體說成是“阿里王朝的后裔”,“原始父系社會僅存的活標本”。這就給山巖增添了更神奇的色彩,引得學者們探秘之心頓生,絡繹而去山巖。
這里,民族手工藝品“歷數百年而不衰”,曾四次送廣交會展出,被評為“全國民間工藝美術佳品”。全國政協副主席阿沛.阿旺晉美夸為“白玉民族手工藝品是民族文化的一朵鮮花,是藏民族的驕傲”;《人民日報》贊它是“我國民間工藝百花園中的一只奇葩”;四川一些宣傳媒體還作了這樣的提要:“白玉產出的藏民族工藝品,集實用與藝術為一身,不僅滿足人們日常生活使用的需要,而且給人們帶來使用過程中的美的享受,有的精品甚至可以作為某類器物美的象征與具體使用相脫離而獨立存在。它是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載體,藏漢民族文化交流源遠流長的歷史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