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縣地處四川盆地北部邊緣,白龍江下游,川、甘、陜三省結合部,處于中西部交接地帶。周圍與陜西省寧強縣、甘肅省文縣、武都縣,四川省江油市、平武縣,廣元市市中區、朝天區、劍閣縣等八縣(區)相鄰,素有“雞鳴三省”、“金三角”之稱。全縣幅員面積3271平方公里,約490萬畝,總人口2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2萬人。轄9鎮28鄉,271個行政村,1952個農業合作社。總人口中,漢族占98%,有漢、回、藏、壯、朝鮮等9個民族,其中回族鄉兩個。
青川歷史悠久,文物古跡甚多。青川縣名因“其水清美”而得。自西漢置郡至今,歷代設置州、縣、郡、所、司、汛17次,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古時是秦隴入蜀之咽喉,為歷代兵家之爭,商賈必經之地。氐人曾在此建“仇池國”,歷史上著名的陰平古道、景谷道、馬鳴閣道,橫穿縣境東西,連接古絲綢之路。三國時著名的“蜀中三關”之一的白水關雄踞縣城東南。1979年在縣城附近發掘的國家一級文物戰國木牘,為研究封建社會初期的法律和書法演變提供了極為珍貴的實物。青川有著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中原文化和巴蜀文化在此交融,孕育了豐富的文化積淀。青川有著光榮輝煌的革命文化,紅軍在此英勇奮戰,留下的革命文物傳播著無盡的文化精神食糧。青川有著豐富的民間民俗文化。在元代就設置青川縣,1949年12月19日解放,今屬四川省廣元市,縣政府駐地喬莊鎮,距省會成都349公里。
青川物華天寶,地腴物豐。境內地勢西高東低,坡度大于25°的占幅員面積的73。8%,最高海拔3837米,最低海拔491米。春寒秋涼,夏短冬長,屬亞 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隨地貌呈立體變化。年平均氣溫13.7℃,最熱為7月,平均氣溫23.6℃,最冷為1月,平均氣溫2.5℃。年平均雨量1021.7毫米,年均日照1337.6小時,日照率30%,無霜期243天。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氣候宜人,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大巨大。一是土地資源豐富。全縣人均占有土地19.83畝,耕地1.75畝,林地17.46畝,牧地1.47畝。
青川縣是全國生態農業試點縣,四川省畜牧業生產基地縣;二是森林資源豐富。青川是四川省林業基地縣,全縣林業用地面積330萬畝,占幅員的67,3%,森林覆蓋率42.3%,活立木蓄積量1200萬立米。現有木本植物4000余種,其中珙桐、冷杉、銀杏、樟樹等珍貴樹種。境內占地73萬畝的國家級唐家河自然保護區,是舉世聞名的珍稀動植物“基因庫”,是國寶大熊貓、金絲猴、扭角羚、貝母雞等國家珍稀動物生長的樂園,是珙桐、冷杉等珍貴植物生長的凈土,是研究世界珍稀動物的基地。
三是山珍資源豐富。“山珍之最在青川”,被國家定為“黑木耳質標”的青川木耳,“天然高級保鮮品”的香菇,“真菌之花”的竹蓀,“山菜之王”的蕨菜等綠色食品享譽國內外,是全國森林蔬菜八強縣和干菜食用菌基地縣。全縣盛產杜仲、黃柏、厚柏、天麻、烏藥等名貴中藥材,是四川省中藥材基地縣;盛產核桃、油桐、板栗等干果和刺梨、獼猴桃等野果。
四是礦產資源豐富。全縣初步探明有各類礦點70多處,有儲量礦種20多種,貴金屬礦和非金屬礦是青川縣礦產資源的優勢,主要有砂金、巖金、銀礦、石英石、重晶石、石灰石、蛇紋石、鋁土礦、瀝青礦、鋅、銅、硫、煤等。
五是水利資源豐富。境內河流屬長江水系,白龍江和青竹江橫貫縣境,小河、溪溝境內遍布,全縣總蓄水量157億立方米,水能蘊藏量100多萬千瓦,國家重點能源工程裝機70萬千瓦的“寶珠寺”水電站處于境內,隨之形成中國西南地區最大的人工湖----白龍湖,水產養殖、水上運動、旅游開發大有可為;六是旅游資源豐富。白龍湖的“秀”,唐家河自然保護區的“稀”,陰平古道的“奇”,戰國墓群和文物古跡的“古”,構成絢麗多彩、獨具特色的旅游資源。特別是“寶電”建成蓄水形成的“白龍湖”,其水域面積62平方公里,庫容量26.7億立方米,平均水深54.5米,最寬處10多公里,集湖泊、島嶼、山巒、森林、峽谷、溶洞等自然景觀和豐富的歷史文化遺跡等人文景觀于一體,是旅游度假勝地和休養、療養及水上運動的理想場所,水產養殖的開發條件十分優越,發展潛力廣闊,作為國家級風景名勝的白龍湖,它位于劍門蜀道、黃龍寺和九寨溝等國家級風景名勝之間,與具有世界性影響的金牛道、景谷道、陰平古道和國際熊貓旅游線交匯于此,與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旅游區,以蘭州為中心的絲綢之路旅游區和以成都為中心的川西北旅游區,即中國西部金三角旅游區為一體,開發發展前景十分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