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宇航學會是由全國航天科學技術工作者組成,并依法登記的學術性機構和法人社會團體。中國宇航學會由錢學森、任新民、張震寰發起,于1979年10月成立。其宗旨是團結和組織廣大航天科技工作者,促進航天科學技術的創新和發展,推動航天科學技術的普及與推廣,不斷提高航天科技人才的素質,加速他們的發展和成長,從而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中國宇航學會的主要任務是: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舉辦各種國內和國際學術會議、講座、展覽,促進民間國際科技交流,積極開展青少年航天科技教育活動,普及航天科學技術知識,傳播推廣先進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 主辦“宇航學報”和“太空探索”雜志,組織編輯、出版、發行航天科技書、報、刊、會議文集以及科技文獻等。開展科技咨詢、科技服務和科技轉讓。創辦以咨詢服務為主體的科技實體。接受委托對航天科技發展戰略、政策和經濟建設中的重大決策進行論證、評估和咨詢,組織科技成果鑒定、技術職務資格評定。推薦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和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候選人。開展對會員和科技人員的知識更新和繼續教育;及時發現并推薦人才;評選在科學研究、科技進步及先進技術推廣取得優異成績的科技工作者,并擇優推薦、申報國家科學技術獎;表彰、獎勵優秀航天科技工作者以及有突出成績的學會專兼職工作人員。 反映會員的建議和呼聲,維護航天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權益。
本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全國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理事會,理事會的成員由熱心學會工作的航天各專業的專家、學者以及在航天領域中有影響的人士組成,任期5年。在理事會閉幕期間,常務理事會行使理事會職權。
本會自1979年成立以來,已經舉行過五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2004年3月中國宇航學會第五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第五屆理事會。第五屆理事會由223名理事組成。學會的常設辦事機構是在常務理事會領導下,由秘書長、副秘書長主持日常工作。
根據開展專業活動需要,學會下設一個無人飛行器專業分會和26個專業委員會,即戰術導彈系統工程、特種裝備、質量與可靠性、機器人、計算機應用、材料工藝、結構強度與環境工程、計量與測試、發射工程與地面設備、返回與再入、發射試驗、遙測、固體火箭推進、液體火箭推進、空間電子學、空間能源、空間遙感、空間控制、空間動力學與飛行力學、飛行器制造工藝、飛行器慣性器件、飛行器測控、飛行器總體、航天運載系統、光電技術和深空探測技術,它們負責組織開展各自領域的航天科技學術交流活動。
為了充分發揮地方優勢,中國宇航學會已在北京、上海、陜西、湖南、黑龍江、貴州、湖北、遼寧、四川、廣西、江蘇、浙江、山東等十三個省、市、自治區分別成立了地方宇航學會。
中國宇航學會:聯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阜成路8號
通信地址:北京市838信箱 中國宇航學會
郵政編碼:100830
聯系電話:010-68768617
聯系傳真:010-68768624
電子信箱:csaspace[ta]163bj.com
宇航學報編輯部:通訊地址:北京838信箱
郵政編碼:100830
聯系電話:(010)68767751;(010)68768614
聯系傳真:(010)68768624
電子信箱:yhxbbjb[ta]263.net
太空探索雜志社:聯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阜成路8號主辦公樓3層302、304室
通信地址:北京838信箱太空探索雜志社
郵政編碼:100830
聯系電話:(010)68767130,68767020
聯系傳真:(010)68767020
電子信箱:tkts[ta]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