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招網訊:盛夏時節,穿行隴南大地,從熱火朝天的隴南市區長江大道到場面恢宏的文縣20萬KVA鐵合金生產基地建設工地,從紫金礦業黃金開采生產線建設到上海剛泰一批房地產項目破土開工,從隴南浙江商會成立到與安徽亳州淮北兩市締結友好城市……企業紛至沓來,合作伙伴接二連三,項目相繼落地,隴南大地撲面而來的是開放的良好環境和開發的建設熱潮。
近年來,隴南把招商引資作為實現區域經濟新一輪快速發展的突破口。全市上下按照“招大商大招商”的工作部署,以承接產業梯度轉移為主線,以招大引強為核心,搶抓發展機遇,認真論證儲備項目,搭建合作交流平臺,優化投資發展環境,使一大批項目相繼簽約和開工建設,為隴南經濟發展鉚足了后勁,注入了強大活力,無論是經濟狀況,還是社會發展;無論是城市基礎設施,還是環境建設都正在發生令人矚目的變化。
數據顯示,自2009年以來,全市共簽約招商引資合同項目415個,簽約資金307億元,到位資金141.1億元。
從不斷攀升的數字中,從一個個投產的企業生產線中,從全市的城鄉巨變中,人人都能感受到招商引資的能量。
加強招商是擴大對外開放、提升地方形象的內在要求,是推動轉型跨越、壯大綜合實力的強大動力
隴南地處偏僻,山大溝深、基礎設施建設歷史欠賬較多,加上經濟基礎薄弱、遠離消費市場,自主發展能力嚴重不足,是典型的投資拉動型地區。要實現經濟社會的轉型跨越發展,就要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全方位、寬領域、多形式、高頻度開展招商引資工作,才能以大招商吸引大投資,以大投資推動大發展。
過去的幾年,是隴南災害頻發、困難最多的幾年,但也是投資最多、發展最快的時期。由于災后重建、擴大內需、深圳援建和高速公路、鐵路等重大項目的集中實施,隴南連續幾年保持了投資的高位運行,對經濟增長產生了巨大的拉動作用。隨著災后重建任務的完成,國家投資相對減少,隴南市面臨著投資下行的壓力,尤其是投資結構單一的問題較為突出。要解決投資難題,靠自身積累太慢,靠財政投入太少,僅靠銀行貸款也不切實際,加強招商引資無疑是隴南加快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的現實選擇。
“欠發達的隴南要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必須緊緊圍繞擴大投資,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切實加強招商項目建設,努力推進開發開放水平,著力提高招商引資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激發內力,借助外力,形成合力。”成為當地干部群眾的共識。
隴南市委書記王璽玉說:“加強招商引資工作是擴大對外開放、提升地方形象的內在要求,是優化經濟結構、實現產業升級的有效途徑,是改善投資環境、創造發展條件的有力抓手,是推動轉型跨越、壯大綜合實力的強大動力。如果不最大限度地向外開放市場,開放資源,開放一切可以開放的領域,吸引更多的市場主體到隴南投資創業,隴南要實現轉型跨越發展的步伐將會放慢。”
基于此,近年來,隴南市委、市政府結合市情,確立了“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富民強市為目標,圍繞發展與和諧兩大主題,搶抓國家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建設關中—天水經濟區等重大歷史機遇,實現交通建設、工業發展、城鎮建設三大突破,突出特色農業、旅游開發、生態建設、社會事業、改善民生五個重點,強化黨的建設、項目帶動、資源整合、優化環境和創新機制五項保證,推動隴南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的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思路。
按照這一思路,近年來,隴南各級干部牢固樹立 “擴大開放就是出路,招商引資就是發展”的發展觀念,著力突出招商引資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地位和作用,真正把招商引資工作當作“第一要務、重中之重、一號工程”來抓。
完善機制推動招商,優化環境吸引客商,真情服務留住客商
思路決定出路。為確保招商引資工作取得重大成效,并結合我市基本市情和近幾年全市招商引資工作實際,借鑒發達地區和周邊市州招商引資的成功經驗,經過周密細致謀劃,研究制定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招商引資工作的意見》《關于實行市級領導干部和市直相關部門招商引資工作責任制的通知》《隴南市招商引資優惠政策》三個招商引資政策文件。文件把招商引資作為隴南實現轉型跨越發展的重大戰略進行了部署,提出了未來五年招商引資簽約資金每年平均增速20%以上,到位資金年均增速25%的目標。
文件對市級黨政領導干部每年引資額進行了明確要求,每兩年時間,市級黨政領導干部引資在2000萬元以上,實際到位資金1000萬元以上;要求市人大、政協領導干部實行引資到機關,責任到人,每年到位資金在2000萬元以上;對42個市直部門的主要領導也下達招商引資目標任務,并納入年終目標考核,嚴格兌現獎懲。此次出臺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中,還首次提出了中介人引薦項目的認定獎勵條件和獎勵標準。
為了營造良好的投資發展環境,全市上下在深入開展“優化發展環境,塑造良好形象”活動的基礎上,采取“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服務承諾制、跟蹤協調服務制”等機制,推行“一門受理、現場辦結、超時默認、責任追究”的工作制度,以及對1000萬以上的重大項目實行“一個會議研究所有問題,出一個紀要辦理所有手續”的辦法,使全市各級干部職工的環境意識、發展意識、競爭意識、包容意識和責任意識不斷增強,思想觀念、工作作風、辦事效率、服務質量都得到了加強和提高。對引進的外地客商,從子女上學、就業和政治、經濟待遇等方面與本土企業家“一視同仁”的感情氛圍的營造,一個以誠待商、以情留商的投資熱土已經形成。
領導帶頭親自招商, 部門聯動合力招商,創新載體全方位招商
為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市委連續兩次召開四大班子聯席會議,專題分析、研究、部署招商引資工作。市委書記王璽玉說,招商引資是領導干部的一項政治責任,是體現個人價值的舞臺。
為吸引更多的客商到隴南投資興業,市委書記王璽玉、市長孫雪濤身先士卒,先后率代表團深入北京、深圳、西安等省市,宣傳推介隴南,考察洽談項目,推進經濟合作。
5月16日,借隴南浙江商會成立慶典暨揭牌儀式之際,市委、市政府舉行隴南市投資環境推介會暨經濟合作交流備忘錄簽署儀式,與甘肅浙江企業聯合會、甘肅省安徽商會簽署了經濟合作交流備忘錄,搭建以商招商的良好平臺。
目前,市委書記王璽玉已與西安中菲、武漢凱迪、中國醫藥集團等公司進行了洽談,部分項目已簽約。市長孫雪濤發揮在北京工作過的優勢,先后四次與中央國家機關青聯懇談對接。6月4日,在蘭州與安徽亳州、淮北兩市簽署了經濟文化合作交流框架協議。6月5日,又與中國三峽集團進行水電項目合作達成一致意見。
孫雪濤說:“只有善于發揮比較優勢,放大特惠政策效應,找準特惠政策和隴南實際的結合點,才能把資源優勢和特惠政策有效對接,才能把每一項具體的特惠政策變成一個個具體項目。”
市人大、市政協將招商引資納入今年重點工作計劃,提出了“不受任務限制、全員參與招商引資”的工作目標,建立了“一個重點項目、一個領導掛帥、一個責任目標、一套人馬抓到底”的工作機制,充分發揮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優勢,加強與有實力的集團企業聯系,積極開展推介洽談活動。
“走出去尋求項目,引進來共謀發展,創環境吸引外資,優服務留住客商……”隴南市副市長張慶宏說,在招商引資工作中,主要領導身先士卒抓招商、主動引商,這是隴南市招商引資工作取得成績的一個關鍵。如果沒有市委、市政府的重視和支持,沒有主要領導的親自出馬,一些大項目僅靠某個部門和個人的力量,根本跑不下來,在領導帶頭的效應下,全市長年在外招商的10余支專業小分隊活躍在招商一線,通過定點定向招商、會展招商、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園區載體招商、以情招商、商會招商、聯合招商等方式,廣泛對接,積極推介。市縣招商部門借蘭洽會、西洽會、西交會、西博會、深圳文博會等重大貿易節會,宣傳推介隴南,同時,各縣區還立足自身優勢,自行舉辦花椒節、文化旅游藝術節、核桃節、采茶旅游節等多種形式的經貿節會,不斷創新招商引資工作載體。主動出擊招商,不僅進一步拓展了招商的新空間,而且進一步提升了引資合作的層次。
市招商局作為全市招商引資工作主抓部門,積極組織相關縣區招商、工信部門負責人,赴安徽省亳州市和銅陵市考察中藥材和礦產資源開發等項目,與兩市有關企業在隴南建設中藥材飲片加工廠和礦產資源風險勘探、產業園打造等項目初步達成了合作意向,赴四川廣元就落實兩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與相關部門進行了座談和對接。
市直部門根據各自行業特點,充分發揮人脈資源,多渠道展開招商引資。已有旅游、特色農業等項目達成了意向。
招商助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招商有效促進開放開發
中招網訊:近年來,隴南市委、市政府適應發展的新形勢,以項目統領經濟工作全局,把招商引資作為項目建設的主渠道,大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積極探索機制創新,建立健全對外開放工作的領導體系、政策體系和工作推進機制,開放型經濟的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新格局,有力地促進了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為跨越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09年以來,全市共簽約招商引資合同項目 415個,簽約資金307億元,到位資金141.1億元。市、縣(區)招商局接待客商達3000余人次,落實服務事項650余件。全市建成了康縣獨一味制藥廠、禮縣長城果汁廠,武都區金升大市場等招商引資項目116個,投資總額63.7億元,在建招商引資項目245個,總投資283.5億元,其中續建項目225個,新建項目20個。大唐電力、中國華能等極具實力的電力企業在文縣投資水電能源開發,紫金礦業、山東黃金也相繼入住隴南,投資礦產資源開發。
這些企業落戶隴南,既為當地人提供了就業崗位,也帶動了餐飲、倉儲、運輸等相關行業的快速發展。
康縣獨一味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落戶康縣后,對原康縣制藥廠進行了改制,不僅吸納了原制藥廠的大部分技術工人,還為縣內勞動力就近就業提供了數百個崗位,并成為全市首家上市企業。
“目前,甘肅獨一味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共有員工近700人,總資產超過6億元。2011年,上繳稅金5300多萬元,撐起了康縣財政收入的‘半壁江山’。”康縣縣長文元旦說。
紫金礦業于2011年11月投資4.5億元正式啟動禮縣李壩礦區日處理6000噸堆浸尾渣綜合回收選礦工程,項目建成后可向社會提供就業崗位1000多個,年上繳稅收1.5億元以上。
目前,成縣祁連山水泥廠二期工程、文縣苗家壩電站、武都區橙子溝電站累、禮縣含氰尾渣回收環境綜合治理項目、市區長江大道東西延伸工程、文縣20萬KVA鐵合金生產基地建設等全市重大招商引資項目建設進展良好。
今年,全市各級、各部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通過加強組織領導、創新工作方式、完善工作機制、強化責任落實和優化招商環境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有力地推動招商引資各項工作順利開展。截至5月底,全市新簽約招商引資合同項目36個,同比增長12.5%,其中:省外資金項目26個,同比增長30%;簽約資金33.94億元,完成年度任務指標的28.3%,同比增長71%。在第十八屆蘭洽會上,隴南市將有50個以上的項目簽約,總投資超過了150億元。
展望未來,隨著國家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關中—天水經濟區建設、甘肅循環經濟示范區建設等一系列扶持優惠政策的有效實施,東南沿海發達地區產業加速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為隴南市吸引投資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隴南境內實施的蘭渝鐵路隴南段、成蘭鐵路隴南段、武罐高速、成武高速、十天高速隴南等一批重大交通項目的實施和武九高速、成州機場的立項,隴南將成為連接甘陜川三省的重要交通樞紐,隴南的投資環境、發展環境將產生質的跨越。更令人欣喜的是,隴南人民期盼已久的秦巴山區扶貧開發規劃于5月10日正式啟動實施,隴南發展的基礎將得到進一步夯實,發展的勢頭將會更加強勁。西成經濟開發區、徽縣工業集中區等省級工業園區的落成,隴南將逐步形成層次分明、特色鮮明、相互支撐的產業集聚區,為各路客商到隴南投資興業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投資隴南,您就投資了未來、投資了財富;選擇隴南,您就選擇了成功、選擇了健康。”開放開發、熱情包容的隴南人民歡迎您前來觀光旅游;生機勃發、政策疊加、機遇無限的隴上江南歡迎您前來投資興業、大展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