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病,有醫生坐診;想鍛煉,有建身器材;想買菜,打個電話直接送家來;不能自己做飯,10塊錢一天能吃上營養配餐;即使自己在家摔倒了,都有人馬上知道。這就是新型的社區養老,不用出社區,養老問題全解決。遼寧省首個社區養老試點將在11月底投入使用,隨后向沈陽全市推廣。昨日,記者走進位于大東區東塔地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探訪已經籌備一年之久,由遼寧省民政廳扶持遼寧省老年服務協會(以下稱老服會)籌建的省內第一家依托于社區社會化服務的社區養老試點。
工薪家庭老人得實惠啥樣?
項目=打麻將+健身+體檢中心+食堂價格=食堂每天10元+手機話費
位于沈陽市大東區久安社區的大東區東塔地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已經籌備了一年多,是由遼寧省民政廳扶持遼寧省老年服務協會(以下稱老服會)籌建的省內第一家依托于社區社會化服務的社區養老試點。
500平方米的大廳里寬敞明亮,桌椅上擺著保健儀器,地板上放著健身器材,對開門玻璃門內布置著廚房和餐桌。遼寧省老年服務協會老服會副會長趙玉禮介紹,這些房間和設備都是由政府提供,其他費用由是老服會承擔。養老服務中心,給老人提供的是家一樣的服務。
白天,老年人可以在活動室打乒乓球、打麻將,一樓保健室有各種保健器材、健身器材,還有體檢中心治病、買藥可以刷醫保卡,中午餓了就在中心吃營養配餐。
一些老人剛開始的時候不免擔心,定期體檢、球場休閑、“一鍵通”老年手機、營養配餐食堂、用品送貨上門,這些服務工薪家庭的老人是不是能負擔得起。久安社區養老服務中心主任于凱表示,能負擔得起。在久安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除了營養配餐的食堂每天10元錢,手機話費和購買的商品要自己掏錢買單外,社區老人享受其他的服務都是免費的。
500平方米大廳里寬敞明亮,桌椅上擺著保健儀器,地板上放著健身器材。老服會副會長趙玉禮介紹,這些房間和設備都是由政府提供,其他費用是老服會承擔。之所以可以做到這樣低廉的價格,是得益于它的微利潤循環體系。
廉價而優質的服務來自于微利潤循環體系的建立:家政服務、醫保服務、食品供給等都是由政府出面,跟農家和企業對接,價格做到低于目前市場售價。經營所得到的微利,就用來支付服務人員的工資和服務中心支出,老人們就能享受到低廉物美的服務。
昨日上午,當記者來到試點的醫療保健室內時,30多名老人正拿著自己的體檢表等待體檢。保健室主任那大夫說,按照國家標準是一年體檢一次,但老年人身體狀況變化快,目前按照試點的計劃,老人們是一個季度體檢一次,“如果只體檢不治療,全程是不收費的,治療也可以刷醫保卡,只是相當于把醫院搬到了家門口。 ”
如果老人臥床不起該怎么辦?
按下“一鍵通”=可以叫餐+叫保姆+叫醫生價格=有人洗衣送飯做保健雇保姆可享補貼 擬500多元請保姆
兒女不在身邊,老人身體好的時候,到中心來運動、吃飯、買菜沒問題,那如果臥床不起或是有了突發情況,該怎么辦呢?“我們已經跟國內通信運營商達成協議,定制了老年‘一鍵通’手機,”久安社區養老服務中心主任于凱說,“如果臥床老人有需求,按一下按鈕,電話就直通養老服務中心辦公室,送飯、叫保姆、叫醫生都在十分鐘內完成。老人真需要雇保姆那天,也會享受資金補貼。目前,計劃應該在每月500多元就可以請保姆照顧。 ”
當記者上午來到試點的醫療保健室時,30多名老人正拿著自己的體檢表等待體檢。保健室主任那大夫說,按照國家標準是一年體檢一次,但老年人身體狀況變化快,目前按照試點的計劃,老人們是一個季度體檢一次,“如果只體檢不治療,全程是不收費的,治療也可以刷醫保卡,只是相當于把醫院搬到了家門口。 ”張世先老人說,有一天他覺得沒睡好,頭一直昏昏的,中午不想做飯,就打了一個服務電話。本來也沒抱太大希望,結果十分鐘左右,工作人員就送來了一葷兩素套餐還有一桶豆油,實在是太出乎意料。
老人在家意外摔倒怎么辦?
老人一摔倒 工作人員一鍵通手機馬上能感應到網上信息分析等于有了免費管家 控制室的急救燈會馬上亮起
如果老人在家意外摔倒怎么辦,突發情況恐怕工作人員也能及時知道。
面對記者的問題,正在服務中心日間照料站休息的75歲的張士英老人說出了秘密。“服務信息室的孩子告訴我,一鍵通手機發給我們的手機上,有智能感應系統,我們在家要是摔了或者突然倒地,手機就能感應到,控制室的急救燈會馬上亮起,如果通話后老人沒應答,工作人員就會直接撥打120。 ”
張士英老人的三個兒女身體和家境都不好,老伴去世后她就一直在為自己的養老問題頭疼,“有了服務站真是太好了,以后我就靠它了,一個月一千多塊錢退休金,剛好什么都夠了。 ”
服務信息室的工作人員還透露了一個如何主動為老人服務的秘訣:老人每叫一次服務,網絡就記錄一次,時間久了根據數據就能分析出每個老人的生活習慣。這樣就能很方便的主動給老人提供服務,按時詢問老人需求,等于免費有了一個智能管家。
新型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如何推廣?
服務逐步完善 有望明年推廣計劃在每個街道建設一個“總站” 每個社區建一個“分站” 以點帶面
東塔街道久安社區養老服務中心試點目前還未全部運行,其中“米袋子”和“菜籃子”還在布置當中,預計11月底將正式開始運營。遼寧省老年服務協會副會長趙玉禮說,目前計劃在每個街道建設一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總站),街道下轄每個社區建一個養老服務站(分站),以點帶面逐步完善社會服務化型養老模式。“經過嘗試和改進,如果試點通過考驗,應該在明年新型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將向全市推廣,繼而推廣到全省。 ”(記者 康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