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馬,藏語意為“紅房子”,原屬西藏噶廈政府江孜宗管轄。1960年康巴縣成立,隸屬江孜專區。1964年,日喀則、江孜兩專區合并,康馬縣歸日喀則地區管轄。康馬縣位于喜馬拉雅山北麓,距日喀則市140公里,是以牧業為主的半農半牧邊境縣。境外與不丹王國接壤,邊境線長78公里,境內與亞東,白朗、江孜、浪卡子四縣相鄰。全縣總面積70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300米,海拔最低的鄉4100米,最高的鄉4500米?h域內山大溝深,高山占總面積一半以上,年平均降雨量180毫米,年平均溫度4攝氏度,冬春多風,風力在5級左右。湖泊有沖巴湖、色木湖、白湖、美龍湖;河流有江如河、涅如河、康如河,均屬年楚河流域;礦產有金、銀、銅、鐵等。耕地面積4.7萬畝,可利用草場488萬畝,綠色植被覆蓋率7%。全縣轄8鄉1鎮、48個村民委員會、160多個自然村、人口3529戶20036人,藏族占總人口的99%以上,農牧區人口占總人口的94%,大部分農牧民群眾信教。
國民經濟綜合指標。國內生產總值為8243萬元,同比增長16%。地方財政凈收入為145萬元,同比增長83%,首次突破百萬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為1901元,同比增長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為6672萬元,同比增長71%。
農牧區經濟。農村經濟總收入4741萬元。工業總產值124.9萬元;鄉辦企業9家、村辦企業28家,產值308萬元;個體工商戶220戶。糧油總產2350.28萬斤;牲畜年載畜量33.61萬頭,年末存欄24.15萬頭,畜產品商品率達到40%以上。
基礎設施。全縣有水庫4座,水塘99個,水渠350條,防洪堤壩228公里,農田、草場水利基礎設施基本能保證農牧業的正常生產;公路通車253公里,鄉(鎮)、村基本通車;電站1座,裝機容量1000千瓦,農網改造58.85公里,6個鄉(鎮)通電;6個鄉(鎮)通電話,48個行政村實現了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縣城實現了閉路電視。
教育衛生事業。全縣有1所中學、9所鄉(鎮)中心小學、13所教學點。教師學歷合格率小學100%、中學91%;適齡兒童入學率98.78%,中小學在校生3441人,畢業生升學率小學100%、中學83.42%;“普六”義務教育得到鞏固,“普九”義務教育進展順利,基礎教育名列地區、自治區前茅。農牧科枝推廣站9個,各類專業技術人員33名。“一甲”醫院1所,醫務人員33人,住院床位20張。鄉級衛生所9個,防疫站所10個。人口自然增長率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