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寫作能力令人難以置信”
【德國之聲電臺網站10月12日報道】題:維佩曼:莫言的寫作能力令人難以置信
德國法蘭克福大學漢學系教授多羅特婭·維佩曼多年來從事中國文學研究。
維佩曼就中國作家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一事說,莫言將中國主題與非常現代化、充滿多樣性且極具創意的敘事手法結合。尤其是他的魔幻現實主義,他在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現代史的現實敘述中添加了奇幻和神話的色彩,構成了很強的吸引力。
維佩曼說,他的寫作能力令人難以置信。閱讀他的文字,就像看一場富含創意的文字焰火,但其中又有一定程度的質樸。他采用多樣性的寫作技巧,不拘泥于傳統敘述模式,而是運用不同的時間框架和敘述者,但讀者仍能理解他的創作內容。受眾也能注意到,莫言熟悉拉丁美洲的魔幻現實主義作品,也通曉各種國際文學中的現代敘事手法。純粹從內容上看,他的作品主要敘述中國。他經常敘述20世紀的中國社會,但在審視中國現今情況的同時還反映出最普遍的人性。
他的作品都很有趣,也反映出中國歷史不同的層面,特別是上世紀50年代末期的中國。莫言的作品總是富有全新的創意。維佩曼認為《酒國》充滿爆炸性而且極為動人。它講述一名偵探受委托調查一則謠傳在一個中國城市中有許多嬰兒被吃掉。這個主題一方面勾繪出改革時期經濟繁榮的現代中國,另一方面呈現出過度消費和享樂的文化。從這本書里人們也能看到,莫言作為一個作家確實有能力描寫這樣的社會情況。
維佩曼說,總體而言,一名生活在中國的作家能夠獲得諾貝爾獎已經是值得注意的一件事。這對中國而言是極大的支持和鼓勵。
“從農民視角描繪中國社會劇變”
【日本《東京新聞》10月12日報道】題:文學的使命是描寫底層民眾的痛苦
文學的重要使命就是描寫艱辛的生活和底層民眾的痛苦。莫言去年訪日時接受了本報專訪,如此闡述自己的文學觀。
莫言作品中大膽地加入在中國長期被視作禁忌的性描寫,惟妙惟肖地刻畫了一個個扎根大地的民眾形象。
一般認為,莫言作品的特征在于現實與幻想混合交融的“魔幻現實主義”表現手法。他說,這一手法可以加大對現實的批判力。
去年日文譯本問世的《蛙》聚焦在中國逐漸引發嚴重問題的計劃生育政策。莫言說,其實在中國,文學創作也有很多禁忌。不過,他創作并出版了這樣的作品,這證明中國社會發生了巨變,賦予作家的自由度也越來越大。
莫言作品的主要舞臺是其出生地山東省的農村。他以饑餓和孤獨為一大主題,從農民的視角描繪中國社會的劇變。他的作品中還有餓到吞咽煤炭的場景,不過據悉這些描寫都基于其親身經歷。莫言說,文學家最好歷經貧苦。在這樣的環境下,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人性的本質。
在日本作家中,莫言和大江健三郎有交往。關于東日本大地震,他說,大災難時,人將暴露出最美的一面和最丑惡的一面。文學就是揭示人性的內涵。所以,災難應該會對文學提供一次良機。
“中國還有很多作家不比莫言遜色”
【《日本經濟新聞》10月12日報道】莫言深受美國作家福克納和哥倫比亞作家馬爾克斯的影響,采用“魔幻現實主義”的夸張手法描寫了中國農村的現實。
莫言的很多作品被翻譯成日文,他本人也多次訪問日本。2006年他獲得福岡亞洲文化獎,同年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亞洲很多國家都面臨著共同的課題。文學比政治更能發揮作用。”
東京大學教授藤井省三這樣評價說:“莫言是中國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中國有很多作家出生于城市,但莫言卻在農村長大,發表了很多描寫農民心理和生活的作品。他受拉美文學的啟發,采用魔幻現實主義的手法塑造出一個充滿奇幻色彩的世界。他在突破傳統文學壁壘方面做出了很大貢獻。中國還有很多作家并不比莫言遜色,今后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