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川縣位于德宏州西南部。北緯24°08′-24°39′,東經97°39′-98°17′。東鄰潞西市,南連瑞麗市,北接梁河、盈江兩縣,西與緬甸毗鄰。縣城距州府芒市130千米,距省府昆明779千米,距緬甸八莫92千米。全縣位于總面積1931平方千米。2005年末,總人口17.28萬人.縣人民政府駐章鳳鎮,郵編:678700。代碼:533124。區號:0692。拼音:Longchuan xian。
全境由高黎貢山余脈縱貫,地貌特征為“三山兩壩一河谷”,東北高峻,西南低平,最高海拔2618.8米,最低海拔780米。山區、半山區1429.55平方千米,占76.72%;壩區433.9平方千米,占23.28%。境內有大小河流98條,總長752.85千米。屬南亞 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熱量豐富,四季不明顯。歷年平均氣溫18.9℃,降雨量1595毫米,日照數2316小時,相對濕度79%,風速1.5米/秒。
隴川縣轄4個鎮、5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章鳳鎮、隴把鎮、景罕鎮、城子鎮、戶撒阿昌族鄉、護國鄉、清平鄉、王子樹鄉、勐約鄉;隴川農場。
隴川,因縣東有隴川江(亦曰麓川江)而得名,傣語稱“勐宛”,意為太陽照耀的地方。東漢歸永昌郡哀牢縣,唐南詔時屬永昌節度,宋屬大理金齒。南宋紹興三十年(1160),麓川思氏部酋興起,在勐卯(今瑞麗)統一了幾個部落,隨之兼并勐宛(隴川),建立麓川王朝政權。元至元十三年(1276),在麓川統轄范圍置麓川路、平緬路(置首府于今隴川壩北)。至順元年(1330)置麓川軍民總管府,統管原麓川地。至正十五年(1355),在姐蘭(今緬甸南坎附近)置麓川平緬宣慰使司。“三征麓川”后,明正統九年(1444)撤麓川平緬宣慰使司,立隴川宣撫司,轄今隴川、瑞麗、遮放及緬屬高麗等地區。 公元450年,居住在保山卡斯洼的傣族部落首領法賽練率367戶,遷徙到今隴川壩尾南宛河旁定居。法賽練氏部落統治勐宛480年,傳19代。10世紀,德昂族首領莽達良率眾征服勐宛,在雷基(今洋人街)建立德昂王城。莽氏家族統治隴川304年。1233年,勐宛被勐卯王混賀罕兼并。元至元六年(1340)思可法立為勐卯王,遷都“姐蘭”,建立麓川王國,并開始向德宏及保山地區擴張。明王朝為鞏固其統治,派兵“三征麓川”,于正統九年(1444),立隴川宣撫司(正四品)。1447年,明朝庭廢恭項,立原同知多歪孟為隴川宣撫使,沿襲28代,執政503年。
清沿明制。民國時期,1912年設彈壓委員,劃入戶撒、臘撒兩司地。1916年改為行政委員,行署旱季住章鳳,雨季住杉木籠。同年,戶撒劃歸干崖,臘撒歸勐卯。1932年改設隴川設治局,隸屬云南第一殖邊督辦。(出處)
1950年5月隴川解放。1951年12月21日成立隴川縣各民族聯合政丨府,隸屬保山專區管轄。同年10月,瑞、隴兩縣合并,稱瑞麗縣。1959年9月,瑞、隴分開,重置隴川縣,隸屬德宏州。1969年建人民公社。
1993年修復“洋八”公路,縣委、縣政丨府正式遷到章鳳掛牌辦公。1998年3月20日,隴川縣城正式搬遷至章鳳口岸;4月29日,國務院正式批準將隴川縣人民政丨府駐地由城子鎮遷至章鳳鎮。2001年原駐老縣城各機關相繼完成搬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