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招網訊:溪東橋,俗稱上橋,位于東溪與南溪合并的河段上,離鎮中心只有一百多米。明代之前,人們過溪靠的是狹窄的碇步,雨季來臨時,兩岸百姓望洋興嘆。明隆慶四年(1570),當地人在白粉墻和溪東兩村之間首建木平橋梁,后被洪水沖毀。到了清乾隆十年(1745)年,白粉墻村先賢林正緒和王佐兩個人捐出巨資,以林正緒為首事,聘請名匠資重建溪東橋。
非常奇怪的是,溪東橋建成之后,林正緒卻不得不離開他熱愛的故土,搬遷到百里之外的異鄉生活,這是為什么呢?有這么一則故事:
當年九月初,廊橋修建完工,就等“圓橋”最后一道程序了。這一天,陰
溪東橋是重檐屋頂,兩個樓層12個角翼高高翹起,在遠處青山的映襯下,顯得異常的靈動。與其他木拱廊橋一樣,溪東橋整座橋不用一個丁鉚,并且橋正中的壓力越大,橋身就越牢固,所以古代師傅在建橋的時候都盡量加重橋的重量。溪東橋上建有廊屋15間,當中三間向上突起為樓閣式,設有神龕,繪有壁畫,天花板及四角雕有花卉和蝙蝠圖案,工藝精細,栩栩如生。南北橋頭各掛著書法大家林劍丹所書的橫匾:“虹橋凌云”、“影搖波月”。橋的東西兩側釘有擋風板,板面漆色赭紅,有些剝落,與靠近北橋頭的那座陳十四娘娘宮相得益彰。從遠處看,群山之中,飛紅一抹,溪東橋像是一位隔絕塵世的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