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地處浙江中部,市域面積1105平方公里,下轄6鎮7街道。本地戶籍人口71.6萬,長住義烏的外來建設者100多萬。義烏歷史悠久,建縣于公元前222年,距今已有2229年的建縣史,1988年撤縣建市。歷史上孕育了“初唐四杰”之一駱賓王、宋代名將宗澤、金元四大名醫之一朱丹溪及現代教育家陳望道、文藝理論家馮雪峰、歷史學家吳晗等一批名人志士。改革開放以來,義烏堅持和深化“興商建市”發展戰略,以培育、發展、提升市場為核心,大力推進工業化、國際化和城鄉一體化,走出了一條富有自身特色的區域發展之路。2007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20億元,增長15.7%;完成財政一般預算收入58.88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2.28億元,分別增長31.2%和33.2%。實現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07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0255元,分別增長15.9%和16.4%。
總結義烏經濟社會發展的特色,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1、興商建市,國際性小商品流通中心地位逐步確立。1982年,義烏率先在全國開放了小商品市場,進而提出了“興商建縣”的發展戰略。26年來,義烏小商品市場五易其址、九次擴建,實現了從最初的“馬路市場”、“棚架市場”向大型現代化室內交易商場的跨越。目前,義烏市場經營面積達260萬平方米,經營商位5.8萬個,有43個行業、1900個大類、40多萬種商品。市場成交額連續17年位居全國各大專業市場榜首。2005年,聯合國、世界銀行、摩根士丹利聯合發布的《震驚全球的中國數字》報告指出,義烏市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批發市場。創新是義烏市場發展的永恒主題,26年來,義烏市場組織形態已從簡陋的集貿市場轉變提升為現代化、國際化的商貿城;市場功能由單一的商品交易向商品展示、信息匯集、價格形成、產品創新等方向拓展;交易方式由傳統的“三現”(現金、現貨、現場)交易,向洽談訂單、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等現代交易方式轉變。正在建設中的國際商貿城三期市場,融入了節能、環保、生態理念,全力打造以結算平臺、授信平臺、信用平臺建設為核心的新一代市場,確保義烏市場可持續發展的能力。2006年10月開始,由國家商務部主持編制的“義烏•中國小商品指數”定期向全球發布,成為全球小商品生產貿易價格變動的“風向標”和“晴雨表”。義烏中國小商品城先后被國家質檢總局、工商總局授予全國唯一的“重質量、守信用”市場、“守合同、重信用”市場稱號。
2、優化環境,現代服務業蓬勃發展。市場的持續繁榮,帶動了會展、物流、金融等現代服務業的快速發展。目前,全市已注冊登記的服務業經營單位有9萬多家,從業人員50多萬。義烏被浙江省政府列為全省“十一五”時期現代服務業建設五大高地之一。依托大市場,培育大會展。通過營造良好的展會環境,吸引了15家國家級行業協會以及眾多的國內外知名展覽機構到義烏辦展,展會數量、檔次、影響力逐年提高,2007年共舉辦各類展會80多個。經國務院批準,由商務部和浙江省政府主辦的中國義烏國際小商品博覽會,每年一屆,設國際標準展位4000個,已成為繼廣交會、華交會之后的全國第三大貿易類展會。義烏成為全國首個獲得出國展覽權的縣級市。購物旅游業成為義烏的新名片。近三年來,國際商貿城客流量年均增長30%以上,2007年共接待游客超過500萬人次,其中境外游客30萬人次,被評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浙江省最具吸引力十大景點之一”、“全國首家4A級購物旅游景區”。現代物流業快速發展。現有國內貨運經營單位600多家,可直達除臺灣省以外的國內250多個大中城市。有17家全球知名貨代、船運公司在義烏設辦事處,義烏被浙江省政府確定為全省三個“大通關”建設重點之一,全省重點培育的四大現代物流樞紐之一。“金融洼地”初步形成。義烏充分發揮經濟高增長、銀行低風險、金融生態好的優勢,不斷健全金融服務體系,改善金融生態環境,強化外管服務職能,推動金融市場的持續繁榮。目前,義烏已有各類金融機構40家,其中銀行13家,金融網點248個;證券營業部4家;保險分支機構23家。義烏已成為浙江省金融機構組織體系最為完善的縣市之一。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專門推出“義烏中國小商品城貿易信用保險”,是我國第一個專門幫助中小企業收匯、規避外貿風險的出口信用保險產品。文化體育產業逐漸興起。每年承辦CBA籃球聯賽、全國乒乓球超級聯賽、全國女足錦標賽等國家級體育賽事80多場。
3、貿工聯動,“小商品、義烏造”的號角已經吹響。義烏在資源匱乏,國有工業基礎十分薄弱的情況下,堅持市場取向,緊緊依托市場發展小商品加工業,不以物小而不為,做大做足做好小商品制造業文章,大力實施“以商促工、貿工聯動”戰略,“小商品、大產業,小企業、大集群”的制造業發展格局基本形成。目前全市有各類工業企業1.6萬余家,形成了針織襪業、飾品、工藝品、毛紡、化妝品等20多個優勢行業,其中飾品產量占國內市場份額的65%以上、襪業占35%以上、拉鏈占30%以上,涌現了新光、夢娜、偉海等一批行業內的全國乃至世界“單打冠軍”。義烏先后被授予制筆、化妝品、無縫針織服裝、工藝禮品等8個國家級產業基地稱號,目前義烏市場商品的本地產品占有率達30%以上。全市擁有中國馳名商標37件、中國名牌產品7個,國家免檢產品19個。
4、放眼全球,義烏駛上了國際化的快車道。義烏市場商品已出口到全世界215個國家和地區,市場外向度達55%以上。民航義烏機場境外旅客比例達40%以上,2007年突破50萬人次。有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萬余名境外客商常駐義烏進行國際采購,來自16個國家和地區的280多名外籍兒童在義烏就學。經批準設立的境外公司企業代表處有1340多家,占全省總數的三分之一以上。聯合國難民署以及家樂福等10多家國際零售集團在義烏設立了采購信息中心,在國際商貿城內開設了美國館、韓國館、臺灣館和香港館。義烏商人“走出去”步伐加快,在阿聯酋迪拜就有2000多義烏人在經商,俄羅斯莫斯科有50多家義烏店,在五大洲都能見到義烏商人忙碌的身影。涉外管理服務體系日益完善,義烏法院成為全國第一家可管轄涉外民商案件的基層法院,義烏成為全國第一家設立出入境管理局的縣級市和全國首個可以直接受理外國人在華就業行政許可的縣級市。近年來,先后有科摩羅、薩摩亞、多米尼克等五國元首來義訪問,去年共有300多批國外使節、政府高級代表團到義烏考察訪問。
5、注重民生,城鄉社會統籌和諧。近年來,義烏每年投資數十億元,加強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功能日趨完善。據衛星遙感數據測算,義烏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為73平方公里。新農村建設扎實推進,現已完成400多個村的舊村改造和環境整治,“異地奔小康”安居小區建設成效顯著。全面實行城鄉一體垃圾集中處理、城鄉一體污水集中處理、城鄉一體飲用水工程,城鄉一體化工程受益面達90%以上。妥善解決了2萬余名外來建設者子女的就學問題,推進教育均衡發展,構筑了較為完善的公共衛生體系。城鄉居民社會保障網和新型社會救助體系不斷完善,城鄉居民大病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占全市總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做到應保盡保,農村“五保”人員集中供養率達到85%,城鎮“三無”對象集中供養率達到100%。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打防控”體系,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率達98%。在全國首開外來人員當選市、鎮人大代表的先河,職工維權工作經驗得到胡錦濤總書記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國推廣。義烏先后被評為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全國文化工作先進市、全國體育工作先進市等稱號。
今后一個時期,是義烏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時期。義烏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浙江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進一步解放思想,抓創新、重提升、促和諧,又好又快地推進國際性商貿城市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