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招商引資信息網闡述才能吸引更多有質量的投資商http://aiccly.com
各地政府到底入該如何招商引資?
目前,地區間的競爭日趨激烈,城市與城市之間、區縣與區縣之間經濟發展的競爭在某種程度上表現為招商引資成效的比拼。事實上,哪個地區的開放度 高、招商引資多,那個地區的經濟發展就快、競爭力就強。作為區縣一級政府而言,做好招商引資工作,取得招商引資成效,對于促進地方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 經濟結構調整;對于彌補建設資金不足,實現經濟增長目標;對于擴大就業,促進社會進步;特別是對于發展開放型經濟,促進地區經濟與世界經濟接軌有著極其重 要意義。從全國來看,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省市基本上都在沿海,而這些省市無一例外都是招商引資的大戶;從重慶市來看,招商引資處于前列的區縣多數是在都市 發達經濟圈中,而都市發達經濟圈區縣的經濟發展速度和總量無疑是遙遙領先的,主城九區吸引外資的總量已經占到全市的80%以上。但是,實際工作中,由于政 府在招商引資中招商方式和行為的不同選擇,招商引資的效果會有很大差異。作為區縣政府,如何正確認識問題,處理好招商引資中的各種關系至關重要。
一、 招商引資招什么
人們往往一說起招商引資,很快就想到吸引外資,這在重慶市以及各區縣紛紛提出發展開放型經濟的今天尤其突出,不足為 怪,但這遠遠不夠。分析當前招商引資的情況,政府下大力氣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必須要搞清楚“招什么”的問題。
首先,要把引進外資放在首位。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對外資吸引力最高的國家,加入世貿組織以后,外資流入的整體形勢向好,美國加州大學教授做過分析,他看到,每當外商投入增長1%, 中國的GDP便有0.5個百分點增長的可能。目前,沿海吸引外資的比重仍然在上升,盡管國家推出了西部大開發戰略,但西部利用外資的相對比重實際增長不 大,而且西部各地區之間利用外資的水平有明顯差距。這與國際資本流動的現實情況是高度對接的。發展開放型經濟,我們必須瞄準新動向,把利用外資作為重中之重。
其次,吸收外商在中國境內的再投資,吸引沿海地區大公司、大集團的擴張性投資。從外商投資從珠江三角洲向長江三角洲流動的跡象看,反映了外商在中國境 內再投資的結果。為適應產業結構大調整,世界制造業中心東移,國外汽車、電子、化工等產業開始向大陸進軍,沿海制造業也開始向西部尋求商機,福特汽車、格 力空調重慶擴張即屬于此。
再次,廣泛吸引民間資本在內的“內資”投入地方經濟建設。除了外資、外商再投資以及內資再投資以外,民間資本也是一支相當雄厚的力量,保守估計我市有 近千億民間資本處于“休眠”狀態。激活、引導民間資本投資,對于廣大農村和西部地區而言,可以彌補由于受自然條件、地理位置及經濟發展程度制約,吸引外資 相對困難的弱勢,同時,無論從民間資本的發展需要,還是從政府減輕資金壓力來看,都是一個雙贏的事情。因此,如何爭取外地和本地民間資本的投資便成為政府 應著重解決的問題。
二、當前政府招商引資中存在問題
其一,過度優惠招商,壓低土地價格招商,造成應得利益大量流失。一些區縣為了營造氣氛,多引快引資金,展開了同周邊區縣在政策上的競相攀比,甚至不惜 血本,壓低地價讓稅讓利,承諾“只要你能來,什么都好說”,兄弟之間互相殘殺,漁翁得利的是別人。有的企業專門找“優惠”的空子,吃完了甲地的優惠又跑到 乙地去。
其二,政府包辦代替,招商引資主體錯位。招商引資中,政府任務應該是定規劃、搞協調、抓服務、管督促,形成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良好局面。但現實情況 是政府想方設法組織企業參加各種招商活動,而企業的熱情不高,往往是政府忙得不亦樂乎,費力不少,效果不佳,簽定協議的數量不少,真正落實的不多。
其三,重引進輕管理,管理和引進脫節,F在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引進的力度大,管理的力度弱,相互脫節。原因就是政府管引、企業管花,引的難處企業不理 解,花的去向政府也不能完全過問。由于重引輕管,服務沒跟上,聯系不緊密,使得一些老客商、老企業產生了環境差的印象,有被騙上當的感覺,不愿再加大投 入。
其四,引進的項目不少,但質量不高。有的地方為了用加快招商引資步伐來創造政績,熱衷于盲目追求招商數量,簽合資項目和協議金額,對引進的資金和項目 是否有利于地區經濟發展,是否能發揮當地優勢很少考慮,結果饑不擇食,盲目引進,花了不少冤枉錢,引進了不少低水平的重復建設,危害不淺。
其五,策劃包裝項目不詳實,好的項目不愿拿出來。招商引資應該做到推出的項目要是別人所期望的項目,介紹的企業要是別人所期待的合資合作伙伴,提出的 條件要有吸引力。由于項目過于概念化,抽象描繪多,讓人感到不塌實,心中沒底,難以確定投資,且真正讓人心動的項目很少。一個好的企業能夠吸引外商,一個 好的項目能夠留住外商。
三、政府應認真處理好招商引資中的關系
在目前國家財政和金融資金較緊張的情況下,依靠招商引資來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確實是一條立竿見影的捷徑之路,但是決不能急于要招商引資,就良莠不分。在不斷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政府職能還沒有完全到位的情況下,政府不介入招商引資,既不現實也不可能,只有不斷調整工作方 式,妥善處理各種關系,才可能實現招商引資新的突破。
第一,在政策導向上,妥善處理好名和利的關系。追求效益、謀求發展是招商引資中雙方的共同目標,尤其是投資方常常把利益作為投資取向的先決條件,他們 不只是單單看到投資環境寬松,更主要的是看到自然資源豐富、勞動力廉價、產業配套力強、要素成本偏低等因素。所以,在具體政策的制定過程中,要顧及國家的 大政策,不能只顧名不要利。當然該優惠的政策一定要到位,不該優惠的也不能隨意放寬,對那些不擇手段,搞零地價、一元錢一畝土地的做法要堅決制止,對那些 只重政績、不顧政府稅收、增大招商成本的做法要堅決糾正。
第二,在招商主體上,要妥善處理政府與企業的關系。招商引資是一項全局性的社會工程,政府肯定要抓,并要建立目標責任制,逐個項目抓落實。但是更應該 把企業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讓他們打頭陣,政府搞服務,這樣既可以避免政府包辦代替,也可以提高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與外商之間直接洽談、直接簽定項目和引 進資金的成功率。政府可以騰出更多精力去研究和改善發展的軟環境,不斷增強本地區對外的吸引力。
第三,在項目的選擇上,要妥善處理大與小的關系。要根據實際條件選擇項目,對硬件條件好、區位優勢明顯的地區,如各類園區,就要重點引進能牽動一方經 濟的大項目,把吸引大公司、大集團包括世界500強企業入駐作為重頭戲來唱。但對于相對劣勢的地區,特別是交通條件很差的地區,對大企業大項目的障礙因素 很多。因此,選擇項目不能好高騖遠,要因地制宜,靈活政策,有大引大有小引小,特別是對一些投資少、見效快、效益好的小項目,邊遠地區的成本相對較低,適應性更強,招商工作也更容易開展。如果引導得好,不斷增加小項目,也可能以此為基礎培育壯大成特色產業,實現由小到大的轉變。但政府必須要有明確的規劃, 切忌盲目布點,全面開花,難以形成特色,還會破壞資源和環境。
第四,在引進的內容上,要妥善處理好硬與軟的關系。招商引資不外乎引進資金、設備等硬件以及人才、技術、管理經驗等軟件。作為西部地區的廣大農村發展 經濟的突出矛盾是資金緊缺、設備落后。所以要把資金的引進作為重中之重,也要通過引進先進的設備,改造和提升現有的傳統工業檔次,提高產品質量和競爭能 力。但是,也必須軟硬結合,把人才和管理引進來,才能使資金和設備發揮更大的作用,一個缺乏人才的地區,經濟不會有快速的發展,缺少管理的企業,引進再好 的項目、再多的資金也會無濟于事。
第五,在引進的速度上,要妥善處理好量與質的關系。要把效益作為招商引資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既講數量更重質量。要徹底擯棄過去那種圖形式、做表面文章 的現象,從根本上校正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上的不正確行為,遵循****同志關于“引進外資,要引得進、用得好、還得起”的指示,在加快引資速度的同時,要督 促資金到位,合理使用,促使項目盡快產生效益,項目投資后能適應市場需求,很快帶來回報,按預期收回投資。
第六、在招商引資的過程中,要妥善處理好發財和發展的關系。要強化親商意識,誠心招商、誠懇待商、誠意安商,樹立“你發了財,我才有發展”的觀念,杜 絕那些怕客商賺錢、怕負債發展的認識,在舊城改造的過程中,“政府不賺一分錢,只要舊城換新顏”,如果死守“寶地”,仍將山河依舊。招來了外商,引來了資 金,就要熱情為他們服好務,真心誠意幫助他們辦好手續,盡快投產,早出效益,早點賺錢,客商賺了錢,稅收增加了,財政增收了,政府的作用才能更好發揮。當 然,招商引資必須要有利于地方經濟發展,項目和資金要在本地落戶,要形成固定資產,要有利于稅收較快地增長,能與區域整體發展相配套,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能達到“雙贏”或多贏才是政府和客商共同追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