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深圳2月28日電(記者 呂紹剛、王星 通訊員 韓平華)近日,有媒體關于2009年湖南鎘超標大米通過深圳糧食集團流入廣東市場的報道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繼27日深糧集團澄清有關問題后,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市場監管局)于2月28日對此事做出回應:“深圳市場大米總體質量良好。”
據深圳市場監管局介紹,米、面、糧、油是百姓日常消費的大宗食品,歷來是深圳市質監局監管的重點品種,連續多年抽檢批次多,執法力度大。
統計數據顯示,2010至2012年,深圳市場監管局在食品生產、流通和餐飲服務三個環節共計抽檢大米3159批次,合格率分別為96.19%、97.12%、99.56%,不合格項目主要包括水分、感官、標簽、碎米總量、直鏈淀粉含量、不完善粒以及鎘。
據了解,我國食品安全標準(GB 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鎘的限值為0.2 mg/kg,國際標準(CAC)限值為0.4 mg/kg。標準限值不一致主要基于飲食結構不同。大米是我國居民膳食鎘的主要來源,控制大米鎘的含量約能控制我國居民約二分之一的鎘膳食暴露。因此,深圳市場監管局一直將鎘作為重要監測項目,鎘監測合格率連續三年持續提升。
據統計,2012年深圳市場監管局對1363批次抽檢中發現的4批次鎘超標大米(均為散裝大米,其中3批次為糯米)已查處并退市,不合格批次鎘的監測最高值0.30 mg/kg,最低值0.23 mg/kg。
深圳市場監管局表示,湖南秈米在深圳銷量很小,而深圳大米消費的主要品種為東北大米(約占40%)、泰國香米(約占20%)、油粘米等小品種大米(約占10%),其余30%的秈米絕大部分來自湖北、安徽、江西、江蘇、越南和巴基斯坦。
根據計劃,2013年深圳市場監管局的大米抽檢批次總數將進一步提升,目前專項抽檢工作已緊急啟動,重點檢測大米的重金屬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