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功立業的過程中,遇到困難,遭受挫折都是在所難免的,問題是我們怎么去對待這些問題。面對挫折,應該是不屈不撓,是勵精圖治,發奮圖強,艱苦奮斗,東山再起。而對危難應該是不被其嚇倒,鎮定自若,有大將風度。要利用自己的智慧,依靠眾人的力量去戰勝危難。
自古成者王侯敗者寇,其實成敗只不過是一種臨時的結果,不要把勝利失敗看得過重。勝者不可以常勝,敗者只要不輕易言敗,也不會是常敗。楚漢之爭中,劉邦幾乎是每戰則敗,但是該下一戰,卻擊敗了不可一世的項羽而建立了漢朝。如果幾次失敗過后,就不敢進取,不敢再與對手交戰,勝利又從何而來呢?勝者則更要有忍耐精神。勝利了不為其臨時的成功而驕傲,要保持勝利的勢頭,再接再勵,否則早晚也會失敗。勝者也會是敗者,敗者也能變成勝者,這是歷史發展中常有的事情。
成就大業不是那么輕而易舉的事,要付出心血和代價,所以做事要謹慎小心,不可疏忽大意,也不能自視強大欺凌弱小,那樣的話,早晚有一天,你也會落到被別人欺壓的地步。所以不能以強凌弱,不能侍勇欺人,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強,也沒有絕對的弱,強與弱都是相對而言的。強時要自持,要考慮到自己也會有被取而代之的那一天,所以要忍強,但不能持強。
在建立自己事業的時候,應該廣泛地團結人,聽取別人的意見,這樣你才能心明眼亮,知道如何去做,也知道自己的問題出在那里。千萬不能不聽人言,剛愎自用,那樣會產生驕傲之情。危機也隨之而來。
人的一生之中,不可能什么事情都是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挫折,無論是來自自身的,還是來自外界的,都在所難免。能不能忍受一時的不順利,這就要看你是否有雄心壯志。一個真正想成就一番事業的人,志在高遠,不以一時一事的順利和阻礙為念,也不會為一時的成敗所困擾。面對挫折,必然會發奮圖強,艱苦奮斗,去實現自己的理想,成就功業,這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困難正是磨練人意志的最好時機,只有經受了困難挫折考驗的人,也才能成大事。
《周易•乾•象》中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話,是說天道運行強健不息,君子也應該積極奮發向上,永不停息才對。《孟子•告子下》中那一段盡人皆知的“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話,也很好地總結了如何才能走向成功的彼岸的道理。
傳說在堯的時候,天下洪水泛濫,大水沖毀了田園房屋,人們只能逃到樹上和山中居住,無法種植莊稼,作為部落首領的堯心急如焚,他決心治水,但因年老只能苦心尋找能治服洪水,為民造福的能人。禹是顓頊的孫子,他勤奮敏捷,聰明能干,深受民眾喜愛。接受了堯的命令之后,大禹和伯益、后稷開始了治水的工程。而此時禹才剛剛成婚四天,他毅然告別新婚的妻子涂山女,投入了治水大業。在禹之前,他的父親鯀也曾治水,鯀采用沿河堵截,攔水筑壩的方法治水,在水患不太嚴重的時候還行,但一有大水,則無濟于事,所以治水九年,一事無成,最后被殺了。禹面對這種艱難的局面,不氣餒,不后退,認真總結了父親治水的經驗和教訓,虛心地向有經驗的老人請教,慢慢地摸索出了疏通河床,開渠鑿道,把水引導到曠野之中去的辦法。
然而,治水談何容易!當時人們不知道河水的源流、走向和地理環境,怎么去疏導洪水呢?于是大禹親自帶人跋山涉水,與野獸斗,與惡劣的自然環境斗,考察山川形勢,克服了種種難以設想的困難,總算制定了洪水的方案。
但是治水依然無法進行,一些異族部落和三苗,不聽勸說,拒不合作治水,成為治理水患的嚴重障礙,而對此種狀態,大禹只好發動戰爭,征服了三苗。擋清了治水障礙以后,大禹夜以繼日地與治水群眾一起大干。有一次禹路過家門,本想去看一看離別幾年的妻子,這時從遠處走來了一群扶老攜幼的災民,禹看見了以后,毅然轉身離開趕往別處治水去了。就這樣,歷經失敗、成功,大禹治水十三年,二過家門而不入,最后終于消除了水患。
古人認為,人的一生之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對于挫折,要勇于接受這種挑戰,不能因為遇上一點困難,就怒氣沖天,不能忍耐。在《論語》中孔子說:“一時發起怒來,不顧自身和親戚。這難道不是說發怒而忘記了自己的安危嗎?”
人的一生誰沒有挫折?有幾個是一帆風順的?自古以來,凡成大事者,無不屢受挫折。他們全都靠自己大無畏的勇氣,戰勝了挫折。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列舉了一系列敢于忍受挫折,面對入逆境的挑戰,毫不氣餒,奮發向上的例子。他說:“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躍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圣賢發憤之所為作也。“這正是忍成大業的明證。